《樊登講論語:學而》冷知識與微心得

閱讀筆耕
·
·
IPFS
·
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孔老夫子的原意,但總歸那一句話:最重要的是找到對自己的裨益,將書中智慧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題目:《論語》冷知識與微心得。
類型:閱讀筆記。
場景:導讀。
嵌入論語金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作者: 樊登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逐字逐句讀完《論語》的一半(上論),但無「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遠大胸襟。只想趕快從頭再讀一遍,這次要慢讀、精讀,多一點佇足與思考,這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



■ 冷知識

《論語》共 20 篇,後人以每篇第一章正文的前兩、三字作為篇名。

例如下圖,是我們中學時很熟悉的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以〈學而〉為首。

元刊覆宋本 何晏注 論語集解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你知道在《論語》中,除了孔子以外,還有誰被稱作「子」嗎?

答案是有子和曾子,其它學生都直呼其名。故有人懷疑《論語》是有若和曾參(對,就是「臥冰求鯉」的曾參)的學生所編纂,學生才會尊稱自己的老師為「子」。



■ 微心得

除非你天生神力,不然並不建議生啃《論語》,稍後會提到原因;我是透過《樊登講論語》系列來一窺堂奧,書中融入了樊老師的註釋與評析,超厚的,分兩冊。

真的需要「引路人」來幫我們解密,理由有二:

《論語》沒有逗號和句號,標點符號是後人所添加,在解讀時,有時因為斷句不同,理解也不一樣;就算斷句相同,其解釋常有諸多門派,意見歧異,很希望有人站出來統整這些說法。此乃其一。

《論語》中不少假借修辭,像是前面提到的不亦「説」乎,若無人提點,甚難與「悅」聯想在一塊兒;更見錯字,估計是前人的手抄筆誤,也得有人糾正。此乃其二。

Photo by Denise Bossarte on Unsplash

我覺得《樊登講論語》做得很理想的是,如有歧見,會先列出各家派別不同的觀點;但也根據理解,給定一個作者本人的偏好,並交代其脈絡,這是樊「子」對讀者們的體貼。

樊子也強調,我們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和解釋就好,最重要的是能否將書中的智慧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變成口頭禪,琅琅上口,卻不一定進到了心裡。



■ 一個釋例作結

文末舉〈雍也〉篇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作為釋例,呼應前開種種。

首先,知就是「智」,這假借相信大家必然不陌生。這句話機械式翻譯(機翻)起來非常直觀:「智慧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

學生時期讀到這段,不求甚解,反正掌握住單詞的意思就交差完事。但仔細思索,喜歡水和山,到底跟智和仁有什麼關係呢?國文老師也說不清,因為只能循著課本這「正規教材」 呢!

然樊子看到一個註解,如果改變一下斷句,變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就說得通了。引用書中的詮釋如下:

一個追求智慧的人,把智慧作為第一要義,這種人的快樂像水一樣,是流動的、活潑的、靈動的;一個仁厚的人,他忠厚、包容、博大,他的快樂像山一樣,如如不動。
智與仁,水和山,動與不動,是一種互為印證的關係

如果沒有山,襯托不出水的搖曳。如果沒有水,顯示不出山的厚重;智慧的人喜歡變革、訴諸行動,尋求多元的快樂;仁厚的人喜歡守成、安靜自處,能夠擁有長久的滿足。

讀到這裡,豁然開朗,多麽美好的一幅山水畫面!

Photo by Danyu Wang on Unsplash

雖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孔老夫子的原意,但總歸那一句話:最重要的是找到對自己的裨益,將書中智慧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快來一起讀《論語》吧!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喔!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短心得/心智圖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ediumVocu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3|如何處理「引述」,讓永久筆記真正幫助知識內化?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1|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回來了!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作者、譯者、編輯、出版社上上下下全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