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zoom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读书日,和孩子聊聊阅读

zooman
·

今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他突然问:“爸爸,给我带本书呗?”我顺手从书架上拿出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孩子翻了翻,随即将书塞入书包。

正好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分享一封和孩子聊阅读的信。这是去年应孩子老师的要求写的,没想到这封信真的带来了变化。从这学期开始,每次送孩子回学校,他都会让我给他带本书。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阅读已经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分享这封信,希望鼓励更多家长和孩子珍视阅读,让它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灵。

祝愿每位读者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

亲爱的儿子:

上周,老师说学校举办心理活动周,向家长征集“给孩子的一封信”,我没有多考虑,便报名参与写家书活动。

因为我正好有好多话要和你说。这些话,如果不通过文字来表达,我相信你很快会把我打入“喋喋不休的说教老爸”行列。

你长大了,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很好的自主性,有自己的目标,也知道怎么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这一点爸爸妈妈特别欣慰。所以,平常我们几乎用不着在学习上对你“唠叨”。

但我们也关注到,自初中开始,繁忙的功课,让你远离了阅读,特别是进了高中,你留给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即便老师或者教学大纲有布置名著阅读任务,我注意到,你也仅仅只是去扒书中可能被考试考到的知识点,阅读本身,反而变得无足轻重。这当然是一种买椟还珠,很愚蠢。不止是你,可能大部分的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是这样“阅读”的,实用至上,考试至上。

我担心的是,这样的阅读,非但没有益处,很可能还会败了你阅读的胃口。

每个周末,我和你妈接你回家的路上,我常常装作不经意的聊天,引导你要多花些时间在阅读上,每次都会被你识破我说教的目的,然后便被你“知道知道”,应付过去。

今天,我想认真和你谈谈,为什么即便在功课繁忙的高中阶段,你也不应轻易放弃阅读的爱好。

高中的学业压力很重,很多家长,包括老师,都恨不得榨取孩子们的每一刻闲暇时光,投入到无边的题海训练中,我却担心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不够。我是这么看待阅读这件事的。

第一,阅读是心灵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人的成长,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自己的心智品质。心智品质是我今天早上刚从贾行家文化参考专栏里学到的一个新词,有一点儿类似常说的“独立思考”。

我非常喜欢心智品质的说法,人的心智是有品质的,思想是有品质的,做事也是有品质的。不同心智品质之间的对话是很难的,常常要比不同立场之间的更大。而那些激烈而又缺乏意义的争斗,常常是发生在心智品质不高的群体之间。

高中时代的校园生活,单纯而美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时光。但是校园生活,它最大的局限也是它的单纯。人面对复杂生活的感受,以及在其中产生的人性变量,从此也被遮蔽了。这不仅是一个遗憾,更是一种危险。一个人如果高中乃至大学毕业,他的心智还是像一张白纸一样“纯洁”,这样的人,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呆子。要想避免做只会解题,对社会、生活、人性一窍不通的书呆子,只有通过广泛、丰富的阅读,来锤炼自己的心智品质。

第二,阅读可以帮你“跳出自己的头脑”。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而高中阶段的学习,为了让你们能通过大学选拔考试,千方百计把你们训练成高效的考试机器,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很多人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很多年轻人因此普遍对阅读学失去兴趣。

金克木在《书读完了》这本书里多次说到:教育是不可逆转的。好奇心是必须在儿童阶段培养的,定型了以后就再也难改了。高等教育只能进行增删,没法对好奇心做根本改变。他还提醒说:青少年读书快,可以用“观其大略”的方法,把基础性的书都过一遍。不要被考试和作业压得太死,要保护好奇心。金克木这里说的好奇心,和我前面说的心智品质,意思也大差不差。

你要是能学会在繁重的练习和考试间隙,抽出一些时间,让自己稍事放松,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对保护自己的好奇心,培养自己的心智品质有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劳逸结合,或许会比单纯的题海战术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记得奥巴马在他卸任总统后写的自传《应许之地》中说到,书籍帮助他从白天的简报和政策文件里转换过来,也就是“跳出自己的头脑”,这种暂时的超脱和慢节奏,让他在八年的疲于奔命里保持了平衡。

怎么在疲于奔命的题海训练中保持内心的平衡,我觉得阅读或许可以帮到你。

第三,阅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享受生活。

吴军是你最为欣赏的学者。他的《硅谷来信》《谷歌方法论》《数学通识》,都是你很喜欢的专栏。吴军老师后来还开设过一门课《阅读与写作》。一位理工科的学者,为什么能跨界讲阅读写作?他在一篇文章中揭晓了答案:

我很难相信,如果没有掌握快速有效阅读的能力,没有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获得人生启迪和智慧,我是否有现在这样丰富的感受力,有感受幸福和表达爱的能力。

当你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时候,从上古的某个瞬间里听到松涛和蝉鸣,这是多么让人神往的享受。看《光荣与梦想》,最难忘的是有人说起杜鲁门当上了总统以后,走起路来都能听到两只睾丸叮叮当当的撞击声。这样愉悦的读书,可以让我们把书一直读下去。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湿。如果你的人生没有阅读的底色,你可能就是哪个被雨淋湿,而感受不到雨的人。

第四,阅读是智慧的磨刀石。

这个说法来自台湾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吕世浩的一场演讲。我曾经让你看过他的视频,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

吕世浩说,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这种阅读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和吕世浩的方法类似,鲍鹏山也讲过一个阅读磨练智慧的方法。他说:“读孔子,问题不是孔子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孔子他老人家不在了。而是在我们面对的一切公共事务里面,我们要有能力判断孔子如果在这个处境下,他会站在哪儿,然后我们走过去,和他站在一起。”

这段话说得真好。如果我们有能力这样读孔子,孔子才进入了我们体内,成为我们自己人格组合的一部分。

司马迁在《史记》中,两次写到了同一句话:“想见其为人。”一次是说孔子,“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还有一次是说屈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谪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是,我读了屈原写的文章,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贬职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也经常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你看,读书的结果,是能够看到那些自己倾慕的人,感知他们的境遇,为他们欢喜,为他们赞叹,为他们流泪,从此把他们留驻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命中每多一个这样的人格,我们就向更好的自己迈进了一步。

我们读过的书,大部分都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在书中遇到喜欢的人、尊敬的人、有趣的人,他们做事的方式就会留下来,变成清晰的烙印,在自己的体内集成一种人格、一种体验、一种选择的方式。

第五,阅读可以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

爸爸妈妈对你的期望,将来要做什么不重要,只希望你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见识更多的可能性,建立真正的尊严,直到凝聚成一个整全的人。

阅读作为一种长期的脑力训练,不仅有无穷乐趣,还会让人获得一种宝贵的能力,就是把不同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完全打通的能力。阅读是帮助我们建立与外在世界联系的桥梁,可以无限的拓展你的视野,让你不至于成为一个狭隘的人。一个读透了书的人,世界在他眼中是一张辽阔的地图,总有未知之地等待进发。一个读透了书的人,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面对复杂,保持欢喜”,不纠结、不慌张,看得全、看得开。有如高手行棋,超脱于事物本身,跳脱出得失之外。阅读使我们知道,从最悲惨到最辉煌,生活有无限种打开方式。我们了解得越多,对未来的生活才能越有想象力。

我几周前向你推荐过罗胖的《阅读的方法》,罗胖在书中分享了书籍如何激发和丰富他的思考、体验和情感。这是一位读书人写给书籍的情书,你可以把它作为枕边书,利用在寝室的碎片时间,去感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各种美好体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