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零星的思索
秋天到了,在四季如夏的台灣南部,也有可以感受到季節的事物。例如沿著河邊蔓延的芒草,還有欒樹,忽然就鋪陳出一幅低調又奢華的美景。這些能令人感受到季節轉換的事物,特別地觸動心裡的感受。
在秋天湧現的思緒,似乎無法像在春天,或是在熱烈的夏天那樣,可以持續地、一發不可收拾地擴展出去。秋天的心境轉變的沉滯而安靜,一片飄落的落葉,顏色漸漸地由褐轉深。
精神其實和肉體一樣,常常隨著環境變動,並非因為不具有物質性的存在,就具有多高的超然性質。精神會隨著身體的狀況而昂揚或低沉,也會有自身無以言喻的週期,如同季節一樣。
如果我們將所認識的[自我],等同於這個內在感知狀態,那麼它必然是極度具有變動性和不可以依賴性的。我們一定都具有這種經驗,那就是在狀態好的時候,我們所認識到的自我,必然與那些憂鬱的時刻感受到的不同。
並不是[我]改變了,而是錯把[我所感覺到的]當作[我]。[我]是一個主體,並不是自己的感受。
那麼所謂的[我],除了我所感知的一切,還包括什麼呢?你可以打開一面鏡子,試圖從客觀的角度來認識這個[我]。但不管是鏡子,或是單數或複數的[他人],都不構成[客觀]的這個要件,都帶有欺騙的可能。所以所有這些從外界來源所收集的訊息,頂多只能當作參考的資訊,而不能夠當成標準。
[我]存在在哪裡?是在身體裡面?或是就是這個身體?有一天當肉體衰亡,是否就是[我]的末日?海德格說,死亡是通往自由的大門。他並不是說在肉體死亡以後精神就得到自由,而是說肉體死亡以後,我們就不用再忍受自己的存在。存在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它是有限的。
人的存在被侷限於這個肉身的保存期限裡面,哲學家們尋找著各種方法,來處理這件荒謬的事。有些人倚賴一個強大的精神,能夠超越肉體而存在。但他們所倚賴的"精神",也就是人的意志、感受、情感、思慮.......就和肉體一樣,都屬於變動的、有限的、損耗的領域。
還記得以前看過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故事裡聰慧的文學教授Alice,得了早發性的阿茲海默症,她所熟悉的自己正在漸漸地消失。如果她不再能思考,不再能感受,也失去所有的記憶,那麼,她還是她自己嗎?
電影的結尾,病況已經漸漸嚴重的女主角,和女兒彼此相視一笑。在這一幕中,似乎表達了[最後還剩下什麼]的答案。
常常和媽媽吵架的小女兒,最後自願負起照顧媽媽的工作。女兒讀著劇本給媽媽聽,然後問她,[妳有什麼感受?]媽媽張開嘴巴,吃力地吐出:[Love]這個字。母女倆相視一笑。
有一天,當我們忘記一切的時候,或許會想起那件最重要的事――我們是為愛而造。
“如果我能說所有人間和天使的語言,卻不愛人,我就不過是一隻吵鬧的鑼,一個當啷作響的鈸。如果我有宣講上帝話語的恩賜,如果我明白上帝各種奧秘的計畫,又擁有所有的知識,如果我有能夠移山的信心,卻不愛人,我就毫無價值。如果我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分給窮人,甚至捨身捐軀,讓自己引以為榮,我卻不愛人,那對我還是毫無益處。
愛是忍耐,也是仁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傲慢、不粗野。愛是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輕易發怒,不記住自己受到的傷害。愛是不以不公正的事為樂,只為真理得勝而歡喜。愛永不放棄,永不失去信心,而是長存盼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忍到底。”
“永存不息的有三樣,就是信心、盼望、和愛,而其中最大的是愛。”
----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