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百工學家】翻譯:跨越語言的橋梁
原文刊於 台灣教會公報社
走進書店,你會發現架上至少一半是翻譯書籍。你是否想過,這些書籍是如何誕生的呢?
一本書的翻譯,是譯者嘔心瀝血之作。他們需要細細咀嚼作者的原意,再以道地的中文表達出來。這個過程遠非翻翻字典那麼簡單。
我在學生時期就萌生了從事翻譯工作的想法,希望以此作為活祭壇來服事神。當時,我還不清楚該如何透過這份工作來服事,直到翻譯了第一本關於信仰與女性主義思想的著作,我才開始運用在教會學到的知識,以及自身的神學理解和信仰體會,來服事上帝。
翻譯是孤獨的工作,沒有主管、同事,譯者主要依靠網路與圖書館。除了查詢字詞,更多時候需要深入研究概念與知識內容,有時甚至要向專業人士求助。遇到一些字詞在中文沒有類似的概念時,在翻譯中加入新元素是無可厚非的。然而,若直接保留英文的句式結構,容易造成「英式中文」——翻譯作品中最令人頭疼的語言癌。這不僅無法讓讀者體會原文背後的文化,還會阻礙閱讀。
因此,翻譯不僅僅是按照字典定義逐字轉換,而是在充分理解內容後,以道地的中文表達出來。這往往需要「三番兩次」修改,直到自己用中文讀起來完全順暢,甚至忘記內容本來是用英文寫成。這種「本地化」(在地化)的過程,要求譯者不只精通英文,還要時刻關注各種文類中的中文使用變化,包括流行語和詞彙含義的演變。
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還承載著歷史、認知和文化,甚至能串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歸屬感。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通過語言表達,而語言又反過來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可以說,語言既是認知的起點,也是終點。
在翻譯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上帝在巴別塔事件中變亂人類語言的意義。這不僅是為了挫折人類在神面前的驕傲,也提醒我們要在他人面前保持謙卑,學會理解、尊重甚至欣賞不同語言及其背後文化的多樣性。我們應該學會跳脫自己的框架,包容他人,甚至允許自己因此而改變和成長。通過交談和閱讀,我們得以擴展視野,與人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本人斜槓了兩個專業,歡迎按讚追蹤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