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讀不食子|《Dear Ijeawele》給養育女兒的妳
【寫在前面的話: 正月漸入尾聲,《字縛》杂志發起第二期徵稿,希望看到你的現代詩歌,詩歌中的漢字摘除了「女」字或者「女」字部,這樣的文字究竟能展示怎樣的圖景?歡迎踴躍投稿。】
尼日利亞籍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Dear Ijeawele, or a Feminist Manifesto in Fifteen Suggestions 》是一本書信體的小冊子,非常適合工作媽媽在通勤的時候閱讀,也是我更加推薦同時更加喜歡的一本書。作者被一個親密好友問到該怎樣扶養其女兒,於是作者藉此機會寫了一本給有女兒的媽媽的十五條建議。其實有兒子的媽媽也可以看看,這十五條育兒建議非常棒,以下摘錄這十五條中的一些要點:
1、“Be a full person. Motherhood is a glorious gift, but do not define yourself solely by motherhood. Be a full person.”
做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做一個充實的人。很高興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將這一個放在第一條建議中。很多女性在為人母之後就全身心投入到「育兒」中,完全丟失了「自己」,而是把「自己」完全注入或者強加到孩子身上,從此,孩子每一次要求「自我」都會伴隨著罪惡感,孩子的使命變成了完成母親的「自我」。在《Untamed》這本書中,Doyle一再強調的也就是這一點。作為母親,最佳的育兒就是讓孩子看到妳面對人生的勇氣、活力。做一個充實的人,有生命力、活力的人。一個完整的人,定義不會僅僅局限在「母親」二字上。
2、“Do it together.”
這裡的「Do it together」指的是避免「喪偶式育兒」。要夫妻二人一起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而不是說父親去換一下尿布就千恩萬謝,彼此之間必要的禮貌要有,但是,育兒這項大任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做的。
3、“Teach her to question language. Language is the repository of our prejudices, our beliefs, our assumptions. But to teach her that, you will have to question your own language.”
對語言的質疑從自己開始,同時,教育孩子質疑語言。語言是我們教給孩子們的,他們從不會一字一句到能說會道,全是從我們身上和周邊社會習得的,然而,語言中有很多扭曲的東西,需要為人父母者做到自省的同時爭取不用這些語言與孩子交流。比如,很多父母喜歡叫孩子「侮辱性的名字」,「臭寶寶」、「倒霉鬼」、「小傻子」等等,但在稱呼孩子們的時候是充滿愛意的,即便這樣,這些侮辱性的字「傻」、「笨」等會讓孩子記住,並讓他們迷惑不解,讓他們把「愛」與這些貶義字眼聯繫起來,在日後成長過程中,當他們真正明白這些貶義詞的意義後,或許會進入到另一種言語虐待的親密關係中。
4、“Never speak of marriage as an achievement. ”
不要把「嫁得好」當作是一個大成就來吹噓。這一個尤其是對於女兒來講。我同意,也不同意。同意自然是作者的觀點,但是,不同意是因為婚姻的確重要,只是其重要卻不是能夠作為個人成就來炫耀的重要。婚姻重要是因為在步入婚姻殿堂的時候應該選擇對的人,但是,沒有結婚並不意味著是一個失敗的人。
5、“Many girls think of the “feelings” of those who are hurting them. This is the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 of likeability. ⋯⋯Tell her that if anything ever makes her uncomfortable, to speak up, to say it, to shout.”
這一點太重要了。作為女孩子,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的是如何取悅他人,男女老少都需要取悅,最好一點鋒芒也不要露。很多時候,我們想被身邊的人喜歡,從取悅父母開始,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我和自己身邊的女性朋友都有著同樣的經歷——為傷害我們的人的感受負責。即便對面的這個人讓我們遍體鱗傷,我們也會在意ta的感受。不,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任何事情讓ta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大膽說出來,哪怕是衝著父母。在反覆看這句話,自己好想哭。我這短暫的一生都在為不斷傷害我的父母的情緒、感受負責,哪怕他們讓我的精神傷痕累累,我依舊在考慮他們的感受。是時候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停止這種代代相傳的扭曲了。作為成年人,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調節自己,而不是讓一個孩子為此負責。而女孩子對讓自己不舒服的人或事說「不」就更加重要,或許,這個「不」字能拯救一個人的一生。
6、“People will selectively use “tradition” to justify anything. Tell her that a double-income family is actually the true Igbo tradition because not only did mothers farm and trade before British colonialism, trading was exclusively done by women in some parts of Igboland.”
沒錯,人們真的會選擇性地用所謂的「傳統」來合理化任何事情,只要這種合理化不撼動他們的既得利益和歲月靜好。不僅是非洲的Igbo,中國城市農村的陋習甚至反人類的作法也被各種各樣的「傳統」包裹上了一層金外衣,彷彿「傳統」就是不可挑戰的,傳統就是顛撲不破的。告訴你的女兒,「傳統」沒有這樣的power。
7、“If she likes makeup, let her wear it. If she likes fashion, let her dress up. But if she doesn’t like either, let her be. Don’t think that raising her feminist means forcing her to reject femininity.”
總覺得自己人生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激進女權來著,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不打扮自己,或者完全拒絕自己的女性一面。小時候我從來沒有在家裡見過指甲油,但是自己卻非常喜歡,只不過從來不被允許塗💅。獨立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地買指甲油、塗指甲油,哪怕從小來自母親的教育是塗指甲油的女人不是正經女人⋯⋯為什麼不能讓這個孩子擁抱自己喜歡的東西,哪怕是一隻口紅,為女兒女性的一面帶來光彩。Let her be。I was never allowed to just simply be me.
8、“Teach her to question our culture’s selective use of biology as “reasons” for social norms.”
沒錯。女孩來月經之後學習成績就會比男孩子差是bullshit,從女老師或女家長嘴裡說出來更是應該有恥辱感的是她們。
9、“Talk to her about sex, and start early. It will probably be a bit awkward, but it is necessary.”
「The Talk」很重要。它不應該如父母輩那樣成為恥辱感的來源。
10、“I don’t mean you should be her “friend”; I mean you should be her mother, to whom she can talk about everything.”
很多母親標榜自己是孩子無話不談的「朋友」,是為驕傲。我曾經也為此覺得自己有一個好母親。然而,孩子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朋友」,孩子需要的是且一直是一個母親,一個ta可以無話不談的母親。成為孩子的「朋友」其實是悄悄地抽離了作母親的一些責任,並想要像朋友一樣讓孩子作為「自己的朋友」來為自己同樣分擔情緒負擔,完全不在乎這並不是孩子的責任,也不是任何一個孩子應該面對的。自詡是孩子「朋友」的母親是不負責任和狡猾的,利用了「朋友」角色中的相互性來要求孩子傾聽自己的「哀愁」,將情緒包袱扔給孩子。Be the mother that you want to have.
11、“In teaching her about oppression, be careful not to turn the oppressed into saints. Saintliness i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dignity. People who are unkind and dishonest are still human, and still deserve dignity. ”
大部分國家和文化中的女性都是被壓迫的,這個無庸置疑。不要把被壓迫的變成聖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貞節牌坊來自證清白。任何人都應該獲得為人的尊嚴。被壓迫的女性不是一定要將自己活成貞節烈女或者修女才能贏得一絲來自社會的理解。
12、“Teach her never to universalize her own standards or experiences. Teach her that her standards are for her alone, and not for other people. This is the only necessary form of humility: the realization that difference is normal.”
多用用這樣的句式「我所認識的⋯」、「我所接觸過的⋯」,將觀點限制在自己的經驗、經歷範圍內,而不是,德國人都怎麼樣怎麼樣,中國人都如何如何。避免這樣習慣性地一概而論。明白自己的經驗總是有限的,並不是說總是這樣的。一直以來,母親如此忠告著「不要嫁農村人」。可是,她也只嫁了一個農村人而已。我朋友父母都是農村貧困地區的,恩愛如常,長年讓我羨慕呢。還是那句話,we are all slaves of our past experiences. 意識到那不意味著一切,否則,孩子或任何人又為何要繼續探索,為何要嚮往明天。
這本小冊子讀完感覺比作者那本《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權主義者》清爽,一陣樂觀的風撲面而來,彷彿按照這小冊子裡的十五條建議養育女兒就好,就可以避免好多,就萬事大吉。自然不是的。她所給出的這十五條其實是作為一個女兒的反思,作為一名女性的觀察和思索,如果母親們在乎這些來自女兒的思考,那便是真愛了吧。不知道有多少次,身為女兒的我一次次地告訴母親自己想要如何被對待,母親從未理睬過,行為上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嘴上一直說「愛寶寶,想寶寶」。我想,如果妳真的愛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妳的孩子也好,丈夫也罷,當ta直截了當地告訴妳,ta想要被如何對待,而妳的方式已經傷害到了ta,難道「深愛」著ta的妳不會去為ta改變嗎?是不是作為父母的你們知道,就算不改變,你們也永遠不會失去你們的孩子呢?是不是這就是成為父母後的有恃無恐呢?這是何等的一種安全感。這嘴上說的「愛」和「想念」真不值錢。你們教育出來的女兒不過被一次次當作個傻子罷了,而小時候妳已經訓練她知道,叫妳「小傻子」是爸爸媽媽愛你的方式呢。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不要再有心口不一,不要再將為人父母後從孩子那裏得來的power如此不加控制地濫用在孩子身上,還美其名曰「這就是愛」。「愛」是一種感受,是可以感受到的,而不是說說而已。愛ta就在養育ta的過程中多多反思,將ta養育成人,ta自然會以愛反饋。反之,定是反噬。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