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见闻02

Elaine
·
·
IPFS

更新一下过去一个星期的情况。

北京宣布二级响应的同时,要求中高风险地区居民禁止出京,其他地区需持七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出京。

但是实际上,这一政策并没有被严格地落实。往返京津两地的群友反馈,从17日到周末,只有19日上午在北京南站有人没拿核酸检测证明出行遇阻,之前和之后去的人都是一路通行。朋友圈也流传着一张高速检查站摆着需要核酸检测才能出行的手写牌的照片,但是具体执行尺度如何,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周三,也就是17日,我出门转了一圈。先去图书馆把书给还了,这个图书馆从5月14号开始开馆,到馆需要预约,为了避免大家扎堆还书,预留了42天的时间不收逾期费用。进馆先查了健康宝和预约码,又进行了登记才能进去。书也不能直接还,要先交给工作人员,放进消毒箱里消毒,然后他们会替你还掉。

然后去了我常去的商场。人比前几天还要少,一家连锁中餐的前台写着“本店食材均非新发地进货”,服务员站在旁边热情地招徕顾客。对了,这家店是整个商场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在去年年底有一次我过来时队伍排得很长,还有顾客劈头盖脸地在骂收银员手脚太慢。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我来回来去走了两趟,店里始终就四五个顾客。我问服务员他们有没有做核酸检测,她说昨天整个店都已经做过了。另一家寿司店已经关了,我碰巧遇到了正在收东西的老板,他说关掉是因为响应疫情防控的号召,现在整个商场正在组织商铺做核酸检测,他和周围的商家都正在等着。

说到核酸检测,从17号开始,北京的核酸检测能力基本上全都压上了。一些平时24小时就能出报告的机构,现在基本上都要72小时才能出,有人因此想投诉这些机构。没办法,一下子要检测的数量太多了,官方数字是17日晚是35万人,21日晚就到了近50万人。从网上的信息看,各个医院和机构确实都在不眠不休地检测着,一些机构逐渐从停止团体预约到连个人预约也停了。

我得到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个时间。17号去的一家进口超市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集团三天前组织了核酸检测,到18号早上,我才看到他们的群里发了一张“全员核酸检测阴性”的通知。而住在亦庄的朋友,单位里也有同事去做了检测,据说采样样本被弄丢了,再去测的时候发现出结果的时间变成了72小时以上。


在这一政策下,很多日常往返京津两地通勤的人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然河北也一样。

不过还有另一个办法。大家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天津做核酸检测,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甚至连24小时也不需要,上午做完,中午就能拿到结果。这个结果,北京没理由不承认。

于是时间窗口就变得异常重要了——只要你能顺利回到天津,就能很快拿到核酸检测,然后返回北京,只要在有效期内再回天津再做一次,便能一直实现通勤。群里不少人都是回了天津检测,根本不需要预约,直接去医院挂发热门诊,排个十来分钟就做完了。

京津两地的医疗条件差距在这件事上显露无疑。除去这次的极端情况,平时在北京预约一次B超,三甲医院一个月是正常,在天津基本都无需预约,早上过去排队就行,费用也比北京便宜。

天津的医疗水准同样是很高的。17日天津检测出了一例确诊病例,是康莱德酒店的帮厨人员。当天晚上,就公布了他最近三天的轨迹,时间精确到秒。有一位群友说:“这小伙子的轨迹够咱们讨论大半夜的,北京的患者去哪儿都是大概齐。看着是严,这也隔离那也隔离,实际上没有追根溯源的,都是马马虎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群人普遍认为天津比北京安全许多的原因。

之前说过,天津的流调靠的是轨迹。凡是公共场所,大到火车站、商场、地铁和公交,小到水果店烧饼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码,进门扫码留下轨迹,不仅知道自己去过哪儿,还能看到谁跟你前后脚进了门。关键是,信息并不是靠后台侵入你的地理信息或者不靠谱的基站检测获得的,像北京这几天就突然叫了许多手机信号在新发地附近出现过的人去检测,其中有些就是误伤。

其实真的大可不必。如果北京有天津这样的系统, 也能不慌不忙地把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找到,再进一步找密切接触者,完全不需要没头苍蝇一样把所有人都筛一遍。

这几天正好在整理论坛资料,看到社科院的李扬说:“北京这次疫情又出现反复,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又从封闭小区开始,以至于过去几个月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构成现在继续采取措施的基础。这充分暴露出我们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落后。”

周六,有朋友去盒马鲜生,回来反馈说现在进店也需要扫一个跟天津一样的码了。非得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吗?


17号晚上,我跟另一个居住在中风险地区的朋友在西单喝了咖啡,又跟我先生在那边吃了晚饭。这是我这周最后一次出门。

朋友是前一天晚上成为中风险居民的,她家隔壁楼出现了一例确诊患者,但是整座楼并没有被封起来。她去问时,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答曰已经取过环境样本,只要检测没有阳性,便不需要封楼。

我俩开玩笑说,这时候两个中风险地区的人见面是最好的,要是一个有风险一个没风险,好像显得还不太对等似的。

18日,北京宣布中高风险地区居民也要做核酸检测。周日的时候,朋友家小区被要求集体去做核酸检测了。我另外一个同事住在出现疫情的红莲菜市场附近,小区因此被封闭了,也去做过了核酸检测,至今没拿到结果。听说他们小区至少会封到28号。

不过,位于最早一批被划为中风险街道的我们小区,至今还没组织检测。或许是因为我们小区并没有确诊病例吧。

到现在,北京已经有4个高风险,37个中风险地区了。但其实对于所谓的风险分级,还有太多概念没有厘清。比如,它指的究竟是你住在这里,还是工作在这里,还是只要你经过这里,就都算有风险了?事实上,现在个人的风险等级申报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诚实,现有的基于大数据的应用程序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判断新发地都出现了不少bug,更别提这么多不同的街道了。所以说,北京“健康宝”、“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小程序根本没什么实质性的用处。


我还记得,那一晚的西单非常冷清,跟春节时朋友发给我的照片一样,喜庆的条幅广告和霓虹灯跟萧条的街道,路上小猫三两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和先生吃饭的地方在西单觅食森林,这里曾经是座网红小吃云集的三层商场,到现在因为人去楼空,连电梯都不再开了。

临回家前,我们去了趟民族文化宫剧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来北京时去的地方,时间是2011年的夏天。我想了很久,最终下了一个决心:大概是时候为离开北京做准备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