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嗎?慣性討好的原因】
前陣子在逛網路書店,突然有本書的標題很吸引我的注意力,叫做「慣性討好」。我看了一下介紹文之後就中了,馬上加入購物車,這...這根本就是在說我嘛!
慣性討好是一種行為模式,根據書中所說的有以下這些反應:
「不停順應他人,努力滿足他人」
「卑躬屈膝地討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
「想要討別人喜歡,非常害怕被別人討厭和拒絕」
「不敢展現自己,覺得被別人看見真實的自己,會受人嘲笑和羞辱攻擊」
「很害怕關係的衝突與斷裂,深怕被別人遺棄和遺忘」
我幾乎每一個都中耶!回顧過去,幾乎有很大一部分都活在他人的眼光底下,在意別人對我的感受、看法,常常自己當自己的糾察隊,即使身邊人沒有說什麼,我也會自我檢討,自動過濾掉各種可能會引發衝突的言行舉止。
我幾乎把自己活得太卑微了,也過得很痛苦,尤其是當自己的想法和身邊最親近的人想法不同的時候,那時拉扯最嚴重...
這樣活得太辛苦了,所以我想透過了解自己以及學習更多療癒內心的知識,幫助自己擺脫這樣艱難的處境。
現在知道有慣性討好大致上的行為舉止,可以斷定自己就是有這樣的習性。
但,那是為什麼?
就如同要避免過敏,就要躲開過敏原;要避免未來不再重蹈覆轍,就要先了解為何會有慣性討好的原因。
書裡面提到的原因,大多數還是跟從小在原生家庭所經歷的遭遇有關。我稍微整理了一下,
1.#生存意義被貶低
像是有些大人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小時候就跟罵女孩子是「賠錢貨」,說「你要是男的就好了」。又或者因為某些因素,例如在經濟狀況不穩定時出生,父母親跟小朋友說「要是不用養你,我們可以過得多好~」之類的話,讓人從小就有「自己出生是個錯誤」的想法。
2.#身邊有情緒起伏很大的家人,常常被波及
也就是自己生長的環境,有常常把自己情緒灑在他人身上的家人,例如常怒罵、跟人吵架、冷暴力、以及家暴。這樣情緒起伏很大且影響他人就可以視為「情緒暴力」。
而常常生活在情緒暴力陰影底下的孩子,很容易會有生存危機,因為自己得依靠大人才能活下去,但身邊大人常常用情緒暴力來對待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反抗、保護自己的情況下,長久下來就會養成「迎合對方」的習性來保護自己降低情緒暴力傷害。
3.#常期陷在情緒勒索的陷阱
就像上面第2點所說的,遇到情緒起伏很大的大人,再更瘋狂、不負責任些的,就會把自己的問題和不幸遷怒在小孩身上。一直告訴孩子「我會這麼痛苦都是你害的」、「要不是你我早就走了,你還這麼不聽我的話,我還不如不要生你」,一直灌輸孩子「周遭的不幸都是孩子造成的」,如此達到洩憤以及滿足自己的掌控慾。也讓孩子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是因為自己才會讓身邊大人不幸,所以自己得窮盡一生來贖罪、彌補,好好補償這些大人。
4.#成長環境管教的方式偏挑惕、嚴格、高控制欲
這點的大人不一定是情緒化的,但可以說是非常嚴格挑惕的。他們會以非常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還常常用比較的方式要求小孩「要變得更好」。若是沒有達到大人的要求,就可能會被酸言酸語,以貶低人格的方式怒斥小孩,他們還是會幫孩子做好,但過程中就會透過言語和行動貶低孩子的自信。這點的大人即使看到孩子已經都做到自己要求的標準了,也很少會給予肯定和鼓勵,只要一抓到孩子做不好的點,他們就會一直碎念批評,灌輸孩子「你怎麼什麼都不懂,都只能靠爸媽,你真笨」。
以上這些因素,只要有其中一個且常常發生,再加上自己的個性是很重視情感關係的,就很容易養成慣性討好的習性。
這是其中我整理出來的四項慣性討好養成的原因,整理完我都覺得氣氣氣...又不是孩子在當小天使的時候,要求父母把自己生下來的。這樣成長的孩子變成大人,就可能有許多像慣性討好這樣自我傷害貶低的行為。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反應?現在知道慣性討好怎麼產生的,就可以知道過去被責備、被罵的許多事情不一定你的錯。
認出問題的樣貌與成因,問題就解決一半了,那麼該怎麼應對自己慣性討好的習性,讓自己有勇氣免於被身邊人情勒、活出自己想法呢?
這點我將在下一篇跟你分享~
-----
另外也歡迎幫我按讚、分享、收藏
你的支持是蜜絲Q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蜜絲Q|了解自己 X 療癒過往 X 幸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