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問的問題是“適不適合”,而不是“好不好”
前兩天聽到公司同事在閒聊,同事A問同事B說:那個XXX這麼優秀,年紀輕輕就當上主管職,你知道他以前大學是念什麼學校跟科系嗎?我以後也要讓我小孩去念那個!
這樣的對話其實充斥在我們周圍,我當下的內心OS是:那位優秀的同事走的道路即使可能是很好的,但未必適合你的小孩啊?你有先了解自己的小孩是怎樣的個性,有怎樣的興趣,對未來有怎樣的想法嗎?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自己的前一份工作是在電商產業,在傳統產業做了快10年後,跳這麼大跨度去完全不同節奏步調的電商產業,當時的結果確實也不是很理想。離開那份工作後,自己也仔細思考,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
當時剛從中國長駐回台灣,好朋友正好知道這個機會,就努力推薦我去嘗試這個工作。
我一開始也是相當猶豫,畢竟這個領域跟自己熟悉且擅長的地方,完全不同。
但當時疫情剛開始爆發,一切看起來都難以預測,自己當下也是擔心再持續等下去不知道會怎樣,就說服自己,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嘗試這些創新的產業。
不過自己確實是沒有做好準備,無論是心態上還是能力上,完全和當時這個工作的需求都無法匹配。
這確實是個相當好的工作機會,但對於我而言,卻完全不適合。即使努力地想要趕上,但最後卻灰頭土臉,甚至開始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慢慢找回自己的信心。
再舉一個例子:由於自己之前從事的是輪胎產業,負責的是商品企劃的工作。所以一些朋友,都會問我,哪一家的輪胎比較好?
我每次聽到這種問題,都會先反問:請問你開的是什麼車?你想追求的是什麼性能?你的駕駛習慣如何?
但往往這樣問了以後,許多人就失去了興趣,覺得我可能會開始扯很多技術上的問題。然而,我相信很多人往往只想得到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誰比較好?哪個品牌比較好?哪個產品比較好?哪家餐廳比較好吃?
可是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常常會選擇不適合自己的人或事或物品,最後才開始抱怨,這根本就不適合自己。
自己開車時真正想追求的舒適靜音的體驗,結果買了一條論壇上評價一流且運動性能超級好但路面回饋感很好胎噪大的輪胎。
自己真正適合的是可以陪自己談心聊天的伴侶,結果交了一個外表出眾但重視拍照美美更勝於談心的對象。
自己想要穩穩每年賺進固定5~6%的收益,但聽了投顧的建議買了一支股價波動超大的飆股,搞得自己每天無法安心入睡。
自己無論是在買東西,還是在做抉擇時,即使這個物品或者選項看似非常棒,但還是先問問自己:這是適合我的嗎?
性價比再高的商品,如果不適合我使用,對我而言就跟垃圾一樣。
條件再怎麼出色的對象,如果個性合不來,對我而言,十分鐘的相處對彼此而言就是一種折磨。
薪資跟環境再怎樣優渥的工作,如果不是適合自己發揮的領域,每天上班就如同下地獄一般。
選擇適合自己的,而非選擇更好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