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又在寫同一篇文章?

KJOH
·
·
IPFS
·
自由書寫是一個血淋淋的書寫練習,在未打過草稿前,允許自己隨意打出來的內容裡,充滿冗言贅字。

有時候我懷疑,我的筆記軟體是不是偷偷幫我開了某個「模板重複啟動器」。每次我打開文件,滑鼠點進標題那行,然後手指還沒碰到鍵盤,大腦就自動送來幾句熟悉的開場白:「走在通勤的路上」、「日常裡的靈感」、「我一直以為……但後來發現」

啊?這不是上次才寫過嗎? 對,但今天的光線不一樣啊!(強行解釋)

我看著螢幕、甚至是發過的,有點心虛,又有點無奈,最後還是選擇原地發動後又回到那句:「找到真實的自己」總覺得


我是不是其實早就預測自己會這麼寫?

這不是開玩笑,有一陣子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默默訓練出了自己的語言模型。版本號大概是「Me-GPT 0.5」,沒有雲端,純靠我每天一點一滴的情緒累積與自我感傷訓練。

它會自動生成一些我本人第一眼好喜歡,但卻好像在心裡面已經重複看了覺得膩的句子,例如:「我像是織布的人,靈感是一條線,日常是一張織布機。」語料庫非常有限,大概就是一些走路的心情、光線的形容、還有一些句型變化包。

而且最可怕的是,這模型學我學得還挺像的,有時候甚至比我還早預測出我要寫什麼。比方說:

「來來來,現在該出現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了喔。」
「這裡可以接一段關於靈感不是閃電而是滲透的話。」
「對,現在請你慢慢收尾,讓讀者以為你想說的其實不是表面那一層。」

然後我就真的照做了。

乖乖地照做了。

老梗(或做哏)。

但就是老梗用得順啊,而且我居然還會幫它加一行註解說「這段的節奏不錯」,彷彿我是來參賽的,而不是在自言自語。自由書寫是一個血淋淋的書寫練習,在未打過草稿前,允許自己隨意打出來的內容裡,充滿冗言贅字。我先前總是很滿意這種倒出腦子表層垃圾後,就能留下最精鍊的文字。但有些沉澱打磨後的感受,無法透過寫作策略、文字修飾,就可以引起共鳴的。

而這些比喻,不知不覺就像冷凍庫裡那幾盒吃不完的剩菜,明明知道再熱一次會乾掉,可是扔掉又覺得浪費。最後就是,一邊重複加熱,一邊說:「其實還行啦。」


但這也不是說謊啦,只是重播

說到底,我也不是在假裝。這些句子,這些段落,我當下真的感覺到了。只是……我可能感覺過頭了。

像是你每次心情不好都會點同一碗陽春麵,吃著吃著就變成了一種心理儀式。不是那碗麵有什麼神奇,而是你需要它。你需要某個熟悉的東西告訴你:「你今天的狀態我懂,我還在這裡。」

所以我也一直在寫:寫這些「走路時的沉思」、「日常裡的微光」、「一閃即逝的靈感」。

也許我不是在寫「一模一樣」的東西,而是在寫「那個還沒變太多的我自己」。也不是因為我每次都有全新的啟示,而是我怕我再不寫,就忘記自己曾經有過這些感覺。想看看他現在還會不會像以前一樣,對路燈的黃光起雞皮疙瘩、為一株小草停下腳步、或是因為某一句話忽然鼻酸。


其實只是想留下些什麼吧

後來我才發現,重複不是因為我沒靈感,而是我太怕失去靈感。太怕那些「當下的我」會被時間推走,然後永遠不回頭。

怕我記不得,那個下午我走路時突然覺得世界很靜;怕我以後不再覺得,路邊的曬衣竿與空氣中的柔軟光線有什麼好寫的。怕我哪天真的不再寫了,只剩一堆曾經被重複過很多次的詞語,像褪色的貼紙,黏在腦海牆上。

一開始是因為覺得好用,後來是因為,只有這些語氣能包住我。包住我那些不知該往哪裡放的感受,還沒成熟、也不夠破碎,只能先藏在幾句格式化的比喻裡。有時候,我甚至覺得,是不是連我自己都快聽不見自己了。

我一直以為我是在重複寫同一篇文章,但其實我只是想證明,我還有東西想說。即使那些話聽起來,像是早就說過了。只有靠那些重複出現的段落,才能讓我再一次確認:「對,我還是我,還在這裡,還有話想說。」

我還沒乾枯,還沒被吞進生活那條大馬路的白噪音裡。

如果我有一點固執,那是因為,我知道這些話總有一天會說不出口。我怕那天一到,我才發現我該記錄的,全都滑過了;我該說出口的,全都變成沉默的部分。

所以我才一篇篇寫下,看似一樣,實則偷偷不同的每一天。


喘口氣的藉口

有時候,我都想著會不會我的出差,像在執行什麼秘密任務。名義上是工作,其實是偷偷換一個城市、換一張床、換一段天光水色,只為了騙出一點不一樣的靈感。說不定在別人的飯店枕頭邊,會躲著我想了很久的下一句。

離開什麼令人沉悶的日復一日,逃避也許我還有證明我能夠度處愛自己,也是換個地方,讓腦子也有機會換氣。

不像雷,也不像風,它比較像一隻膽小的貓,躲在你沒在意的角落,需要一點陌生的空氣,一點新的傢俱擺設,才願意從陰影裡走出來,讓你能才終於能寫點什麼不太一樣的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JOH靠嘴巴吃飯,可是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會變成石頭,太重的無法承受會砸傷自己的腳。換個方式吧!文字躺在某個載體上面或許就輕多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倒可樂的方式

電力隨時會歸零

寫字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