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上鋼琴師》那些你沒看到的東西
星期五言:電影《海上鋼琴師》的表現手法是象徵性的,比如說那條虛構出來的烏托邦式的輪船,比如說那個小號手兩隻左右晃動的眼珠,甚至於故事虛構出的那個鋼琴師、那個來挑戰鋼琴師的爵士樂發明者……而這些象徵性的人或物或事背後隱藏的便是複雜的歷史變革與社會背景(當然還有創作者的情感)。因此,從現實角度而言,我們從該片視覺聽覺上獲得的東西可能遠遠小於它所涉及到的東西!那需要一番解讀。
當然,本人絕不是在肯定解讀這部電影的必要性,因為光是憑觀感,它也足以滿足不同層次觀者的需求了,比如說一個學音樂的人從電影裡的專業技能中得到的靈感;一個在外漂泊的上班族在電影講述者的境遇上得到的共鳴;一個在理想與事業間徘徊的人從鋼琴師與小號手之間獲得的啟示等等。這也恰恰證明了這部電影的過人之處——它是娛樂性與思想性並行的,也是多元化開放式的!
好啦,說清以上兩點後,本文將帶大家從三個角度(隱藏在故事背後的東西、隱藏在象徵性手法背後的東西、較“加長版”刪減的東西)來看看這部電影那些我們“沒看到的東西”。
(注:我們的解讀是以165分鐘加長版《海上鋼琴師》為基準的,正在國內上映的《海上鋼琴師》為125分鐘版)
文:太虛宮 \ 編輯:Mr.Friday \ 圖片:電影截圖
一、故事背後你所沒看到的
1、電影所跨越的時(代)長(度)
要知道電影故事所跨越的時長,只需注意電影中人物提到的幾個時間點和幾句臺詞:
▼ 首先是1900年這個時間點:
這是電影主角的名字;同時也是男主角在船上(維吉尼亞號)被發現的時間;當然也是整部《海上鋼琴師》故事的起點。
▼ 其次是24歲這個時間點:
這是小號手(也是劇中故事的講述者)登船的時間,如果我們假設小號手和鋼琴師年齡相仿,再假設鋼琴師被發現的時候離出生日不遠,那麼便可推算出小號手登船的時間是美國二十年代初期。(注:小號手曾被人稱呼“Yank美國佬”,這說明他應該是個地道的美國人)
▲注意小號手出現在電影開端閃回鏡頭中,說明那不是故事的開端,而是他24歲登船的時間
▼ 再次是1933年這個時間點:
這是小號手離船的時間,也是他跟海上鋼琴師分開的時間(自此兩人一個陸上一個水上)。
▲注意小號手離船時的色調反差以及他前面的那群富人
▼ 最後是琴行老闆的一句臺詞:
“但戰爭結束後,人們都想聽明快的曲子(不聽爵士、布魯斯了)……”
注意“戰爭結束”字眼,它發生在小號手離船(1933)後,那艘維吉尼亞號船即將被炸毀、小號手再次登船尋找鋼琴師前。顯然這個戰爭指的是“二戰”!而輪船被炸毀之時,也是故事的終點。
根據以上,我們不難推斷出《海上鋼琴師》電影故事跨越的時間是從1900年到1945年後的半個世紀。這絕對是史詩級別的“電影時長”了!
2、這段時間歐美發生了什麼
(提示:愛因斯坦的合影、連接歐美大陸的船)
注意:我們這裡之所以說的是歐美發生了什麼,而不是世界發生了什麼,那是因為那艘維吉尼亞號船連接的是歐美大陸,這在電影中反復被強調過(它承載的多為歐洲移民)。
▲注意英國國旗和美國自由女神像的對應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看前文那些時間點所涉及的一些細節——
首先 是海上鋼琴師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這該在1900-1920年前(也就是小號手上船前):
顯然,這段時間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的爆發直接導致了大量的歐洲人移民美國(這在船上有集中的體現,也不難看出那時的難民對美國的渴望)。
其次 是小號手登船和離船間的那些年,這是1920-1933間的事情:
注意,這段時間美國頒佈了禁酒令,國內大量正規行當倒閉,同時投機分子、匪徒、黑幫盛行(這在另一部義大利人拍的電影《美國往事》裡有集中體現);
禁酒令後期(1929-1933)爆發了美國經濟大蕭條(這也是“美國夢”破滅的開始);
再次 是1933年後,美國禁酒令逐漸被撤銷。這也是小號手離船後的時段。然而,1933這個時間點所蘊含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來看電影中的一個細節——
海上鋼琴師躺在船艙臥室的床上,床邊的牆上貼滿了照片,鏡頭逐漸拉近,我們看到了其中一張照片的特寫:那是他跟愛因斯坦的合照(如果你再仔細看,還有鋼琴師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合照)。
我們拋開導演出此鏡頭向偉人致敬的可能性,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照片在提示我們一件事情:二戰爆發了(注:愛因斯坦離開德國去美國大概就是在1933年)!
綜上我們來做個總結,這半個世紀歐美發生了什麼,按電影裡提示的東西來講,那就是:一戰、美國禁酒時期、美國經濟大蕭條、二戰、二戰後的工業衰落(這段體現在小號手船外的戲份上)。
3、小號手、鋼琴師經歷與身份的互補
我們如果以上面這些事件點為參照物來看《海上鋼琴師》兩個主要人物的設置(小號手和鋼琴師),你會發現,剛好兩個人的經歷起到了一個對現實事件互補的作用。換句話說,鋼琴師沒經歷的陸地上的生活,那個小號手都經歷了!——這其中包括戰爭,包括社會動亂,包括經濟衰落,包括美國夢的破碎……
而小號手沒經歷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創作,海上鋼琴師都幹了!
如此看來,我們是否可以說兩個人物的設置,一個是現實中的具象人物,一個是藝術上抽象出來的人物;一個是對現實生活的呈現,一個是對幻想生活的假設……
兩個人合在一起產生出了極強的藝術對比性與對稱性,電影其他各處的象徵情節則都是在這兩個人物連成的軸線下表達出來的。
那麼在這種象徵性的對比與對稱中,又隱藏著什麼我們沒看到的東西呢?
二、象徵性背後你所沒看到的
1、關於講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
“只要你有一個好的故事以及聽故事的人,你就永遠不會完蛋!”(原文:You’re never really done for as long as you got a good story and someone to tell it to)
這句話出自海上鋼琴師之口,但通過小號手複述不下三遍。非但如此,電影在演到小號手講故事的時候,多次表現出了那些聽講述的人被深深吸引的跡象(表現在閃回前後銜接以及聽者反應上)。
這足以證明導演對講(電影)故事手法和技巧的重視度了!也足以體現義大利導演講故事善用的方式了!(幾乎同年上映的港產片《南海十三郎》與此片講故事手法異曲同工,請參看《這部97港產片竟神預演了中國電影的命運》)
縱觀義大利導演托納多雷的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用的都是這種講故事的方式。
2、三個 F*ck……
《海上鋼琴師》裡的主要人物總體來說都挺紳士的,都文縐縐的、好脾氣,因此,電影中出現的為數不多的幾次“F*ck”顯得格外顯眼,其實準確的說正式從人口中說出的不多不少只有三次:
▼ 第一次是鋼琴師父親對船長:F*ck the law(法律)
▼ 第二次是少年鋼琴師對船長:F*ck the regulations(規則)
▼ 第三次是鋼琴師對來挑戰的樂手:F*ck jazz(爵士樂)
我認為這三個 F*ck 可不是隨手拈來的臺詞,他是導演精心設計的具有一定象徵性的臺詞,它體現出了創作者對政治、世俗以及資本主義國家文化價值觀的態度,同時也為這艘維吉尼亞號輪船萌生了一層高度民主、烏托邦的浪漫色彩。
這三句話構成了創作者整部電影的個人情感框架。
3、被炸毀的船、鋼琴師以及沒落的爵士樂
當然,也正是這層浪漫色彩讓這艘船越發顯得虛幻、超現實、不得永久。這也是維吉尼亞號最終被炸事件的象徵性意義。
注意:與輪船同時毀掉的還有另外兩樣東西——鋼琴師和“爵士樂”
海上鋼琴師隨船毀滅不難理解,他的人格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是在現實中無法存活的,從現實角度來講,他這種人要能在“文明社會”活下去才不對勁兒了!
我們來看“爵士樂”。創作者的情感在那個小號手船外的戲份上展現無遺。電影開篇就演出了一種悲劇色彩——他(小號手)生活窘迫、要賣掉自己最愛、最珍貴的那個康恩牌小號,而這個小號在商人眼裡,只不過值六英鎊(二十五美元)。這些數字和情節足以象徵化地表現出創作者對“傳統爵士樂”沒落的傷感。
▼ 現實中,爵士樂的發展曾經歷過兩此轉變:
一次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美國南部新奧爾良向北部地域上的遷徙。這次轉變讓傳統爵士樂更普及了,但同時也更商業化了。被商業包裝下的爵士明星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電影中那個從紐約趕來PK海上鋼琴師的爵士樂手便是這種轉變過程的象徵性代表;
另一次轉變是二戰後爵士樂的融合化、搖滾化,這也是爵士樂進一步向商業化靠攏的印證。(貓王、披頭士便是在這一時期誕生)
如此看來,導演將爵士樂沒落的個人情感與時代、社會沒落捆綁到一起,其象徵性手法極其高明。
4、鋼琴師下船、扔帽子、回船
很多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總在糾結鋼琴師為什麼不下船這件事,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更別說還有個一見鍾情的女人在等著他……
這種想法是典型脫離現實的商業片的思維模式。很多人可能會把不下船的原因歸咎于鋼琴師父親以及那個義大利人的話對他造成的影響,但這是建立在一種特殊性與藝術偶然性之上的!
如果我們把海上鋼琴師當成一類人的象徵,並理解這類人無法在現實存活的概念,就不難理解鋼琴師的選擇了(這點前文提過)。
那麼現實是怎樣的呢(或者說陸地是怎樣的),我們來看片中鋼琴師下船與留船的那個臨界點——
注意:空中的飛鳥和被鋼琴師扔出的帽子形成了視覺上的對應,兩者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
當然,這個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人的主觀感觸是——
那個高樓大廈、煙霧繚繞的飛鳥象徵著在城市中打拼的人的未知下場,而那個帽子,象徵著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文明”。鋼琴師扔出帽子,也表現出了他對這種可能在陸地上發生的生活的恐懼與抵觸。轉身回船表現出了他與這種“文明社會”的訣別。
5、眼珠晃與船晃
如果你能把船上那些浪漫色彩的“晃”跟現實中小號手眼球的“晃”形成對比,便不難體味出這其中的象徵性色彩。
自然,對於小號手,這個在海上陸地遊移不定的人,他的生活也一定是遊移不定、左右漂泊的,他在感性與理性之間也是遊移不定的……
正像鋼琴師臨終說的那樣:在琴鍵上創作的音樂是無限的……而在(船外)這個無限大的鍵盤上你根本就無法去演奏,你坐在了錯誤的鋼琴前……
三、“刪減版”你所沒看到的
1、開頭小號特寫鏡頭
125分鐘刪減版的開端是鏡頭俯拍樓梯上坐著的小號手,畫外音小號手的聲音開始講述。加長版在這段戲之前多了一個小號喇叭的鏡頭特寫,鏡頭稍微向後拉,疊化致樓梯俯拍。
我認為這一鏡頭的加入強調了故事“主觀敘述”的概念,提示了我們不僅要關注故事,還要關注講故事的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個人化風格強烈的原因所在。
2、F*ck the law
之前我們提到過“三個F*ck”,125分鐘版本少了第一個“ F*ck the law(法律)”的前後場戲——這場戲大致講的是童年1900搞惡作劇,往船長臉上潑蛋糕,船長氣的去船艙向其父親告狀,之後父親說了那句 F*ck 的話……
這段戲展現了鋼琴師童年的成長環境、教育環境,以及他身邊每一個人的性格,同時也為這艘船增加了烏托邦式的“大家庭氛圍”,因此,我認為它對整部電影的幫助理解不可或缺。
3、創艙裡的大合唱
在老 Danny 撿到嬰兒,拿到地下船艙為其取完名字後,眾人唱起了《Thanks Danny》之歌。當然,這是加長版裡的段落。
這短短一分鐘的“集體大合唱”所帶來的那種底層勞動人民團結一心的感染力是非常巨大的。要知道,正是這個底層、這個勞動環境孕育出了海上鋼琴師這種音樂天才。這段戲與之後鋼琴師為船上三等艙工人階層演奏的戲份形成了呼應與象徵性的解釋。
而整部電影形成的船上的另一大對比便是:豪華艙的歌舞昇平與三等艙、底艙的髒亂鬧騰...
4、三等艙演奏神遊
鋼琴師在三等艙演奏時,鏡頭逐漸拉近鋼琴師,隨之,鏡頭跟隨那飄散的音符化致船艙外的大海,這段鏡頭猶如MV,讓人沉醉,可惜的是,125版本的觀眾享受不到了,整段被減掉了。
5、義大利人跟海上鋼琴師的合奏
與此段神遊神似的戲份還有那位義大利人(也就是那位鋼琴師一見鍾情的女子的父親)與鋼琴師的合奏,它出現在義大利人與鋼琴師聊天之前,用義大利人的話:那是一種情不自禁的演奏。
至於這段音樂之美以及畫面鏡頭之美,本人是在無法用言語表達,只可惜,刪減版的觀眾還是無法享受了。
6、結尾“迎面走來的女人”
家常165版本結尾處,當小號手走出琴行,街道深處迎面走來一個女人,似乎一身水手服,兩人迎面走,逐漸接近……然而,女人在另一個過道轉彎,消失在鏡頭裡,只剩下小號手的背影;
而125版本,結尾處,小號手走出門時街道空無一人。
顯然,加長版那個迎面走來的女人不是隨來之筆,125版本去掉了那個人,讓人匪夷所思。
7、其他
小號手講故事時,閃回前後的那些掐頭去尾的鏡頭刪掉很多,其對節奏與觀眾氣孔喘息的影響不可忽視。
四、我的“海上鋼琴師”情節
本人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大概在2000年初,我清楚記得那時自己所關注的焦點——自然是在鋼琴師那些賞心悅目的彪琴大戲上,除此之外大多戲份,大概隨著時間都忘卻了。
數年後,工作之餘第二次看此片,除了那些賞心悅目的音樂外,我發現自己又多了些許在鋼琴師那種孤獨感上的共鳴,而這種孤獨感會讓你越來越孤立於主流大眾,就像炸船前鋼琴師對小號手說的那句話:你是少數派(you are minority)……
時至今日再看這部電影,方才發現原來吸引自己的不光鋼琴師一個人,應該還有那個小號手(那種左右漂泊的心酸之味無法言喻)——如果沒有兩人經歷上的互補,沒有兩個人物結構上的對照,沒有講故事和聽故事的人,哪來的那些觀影的感動與感觸。
然而,困擾我的問題始終還在:難道海洋和陸地之間就沒有一個中間地帶可選嗎,換句話說,在理想與現實間,像“海上鋼琴師”這種人真的就不能存活下來嗎?
可惜,電影沒有給出答案!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電影中的兩個人都不是我們想要尋找的答案,他們各自走的路都不是那麼樂觀,他們似乎被一種時代命運的東西牽制著,呈現出一種悲劇色彩。
而這種悲劇色彩,只有在電影藝術中才能產生出美來,現實生活中,誰又敢去追求呢!
經典電影解讀,關注【Friday-salon】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