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黃老思想】第十二篇 重為輕根

文明之眼
·
·
IPFS
·
「君子」之論在〈李耳筆記〉出現的頻率很低,他之所以收錄此文,或許是被「重為輕根,清為躁君」與「輕則失本,躁則失君」兩句所吸引。

根,清為躁君。是以君子眾日行不離其甾重。唯有環官,燕處則昭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於天下?則失本,躁則失君。

重比輕穩,清比躁明;所以,君子遠行必須有備,在外不比朝堂安全,萬乘之王不可輕率,輕率就會招致危亡。

 

此段文章明顯出自西周,其思想用語皆為儒者之論,應該是西周中期,國力未衰而君心輕躁的時期;當自封的小諸侯與古諸侯不和時,周天子當然得讓他們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道理,於是萬乘之王籌劃征討。

《史記》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吾聞犬戎樹敦,率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荒服者不至」意味古諸侯與中原斷絕往來,而非不朝不會而已,於是近千年的閉關鎖國開始,直到漢武帝遣使通西域。周朝的統治不過兩百餘年,卻讓中原分裂長達五百餘年,等到周赧王登上避債台時,「普天之下皆非王土」才真正適合於『周天子』。

「君子眾日行不離其甾重」君子尚且如此,更何況尊貴如萬乘之王?當共主變成天子,當禮制宗周之後,尊貴的周天子,唯有環官燕處才得安全;「君子」之論在〈李耳筆記〉出現的頻率很低,他之所以收錄此文,或許是被「重為輕根,清為躁君」與「輕則失本,躁則失君」兩句所吸引。

「楃唯小而天下弗敢臣」與「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於天下?」的王道差距猶如天壤!前者出自夏朝初期,共主會諸侯於臨時搭建的木帳中,此時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後者出自西周中期,天子伐犬戎勞民傷財自絕於外,此時就已是周室之外皆非王土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明之眼貼文全為個人著作,無版權問題,歡迎引用、分享、轉載、製片、出版...,但請勿斷章取義或扭曲原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黃老思想探討:為學者

黃老思想探討:其安也

黃老思想探討:龍辱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