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與決策困難:你可以解決你的意志力短缺

拜倫思維筆記
·
(修改过)
·
IPFS
·
不要以為靠意志力就能夠做到你想做的事,意志力消耗的快、存量稀少,就像遊戲的魔力條一樣消耗完就不能放技能了。而決策能力就是身而為人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做不了決策,你的人生遊戲就容易卡關。

大家好我是拜倫,各位有沒有想過靠意志力征服一切困難呢?

我有,而且什麼困難都沒征服。

有限的意志力

從每天起床開始,我們就在浪費意志力。

「做決定」是相當花費意志力的行為,既然有消耗,就會產生疲勞。

為了做決定產生的疲勞會在當天開始不斷累積。從決定要不要關掉那突然響起的鬧鐘、決定要不要再睡五分鐘開始,一直到晚上決定要不要吃個宵夜、要不要放下手機、要不要關燈睡覺,這段時間累積的隱形消耗如果不恢復,就會影響之後的任何決策品質。

我最有感的無謂消耗是在假日考慮現在要不要動身做正事:是不是該閱讀了、是不是該鍛鍊了、是不是該清郵箱了、是不是該做家事了……往往就這樣一個好好的週末就剩下晚上,白天什麼都沒做,就在滑手機跟考慮要不要做正事之間消耗掉大好時間。

明明什麼都沒做卻身心俱疲,而越疲勞、拖得越久,就越不可能從考慮中脫身,原因是意志力已經不夠用,自然無法抵抗「不想動」的舒適,時間就這樣在掙扎中流逝。

拖延、選擇困難與決策疲勞

有拖延傾向的人往往是非常地不擅長做決定的人,他們會拖延到最後一秒才匆忙做出選擇,甚至會當作沒有需要做出決定這回事,直到真的死到臨頭,才願意面對他們早就該完成的事。

拖延現象不只出現在重大的決定,你一定看過有些朋友不管在什麼季節、任何場合,光三餐要吃什麼就能夠想個半天,表演什麼叫優柔寡斷,我們管這個叫「選擇困難」。

決定要吃什麼這件事一天最少會碰到三次,除非你正在斷食,加上生活中各種大大小小的事,這類人既不想要做一成不變的選擇,又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最後可能還是做一樣的決定。

而這種選擇困難、優柔寡斷不能做決定產生的效果,就是消耗每天的意志力資源。

不管多瑣碎的小事,只有芝麻綠豆大的影響也好,都會消耗意志力,優柔寡斷的人會相對一般人消耗更多,整天下來,會導致這個人的決策品質會越來越糟,影響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好了,這就是決策疲勞。

而會導致決策疲勞的行為背後,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出最好的決定。

缺乏自知之明的完美主義與決策癱瘓

但實際情況是,我們不會(也做不到)確定什麼是最好的,我們更可能做了決定以後認為別人的決定更好,或懷疑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更深層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可能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結果。

越不了解自己,做決定的不確定性就越大,不確定性越大,就越難決定。

我們既不想承擔做錯決定的風險,又不想做出自己會後悔的決定,但你一個吃素的人考慮雞腿蛋白質高還是豬排蛋白質高幹嘛呢?

也許一開始問題本質就搞錯。

假設今天這個決定會影響到我們的收入、職涯、健康、生活型態、家庭關係,影響的時間更久,範圍更大,不確定性更高,對很多人來說考慮這些問題的痛苦,也許足夠讓他們寧願就地開始長達兩個小時的長跑訓練,來逃避眼前的決策。

人為了讓決策更好,會蒐集大量蒐集資訊、花費大量時間做比較和評估,我們會在要不要買房、車,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小孩等重大決策上進行程度不一但通常慎重的考慮。

這時候我們會栽進大量雜亂而且需要分辨真假的資訊海裡面,不斷查找細節、比較哪個更好、權衡哪個更適合自己,更多的是陷入煩躁的混亂裡面,然後我們就放棄掙扎了,不想了,這就是決策癱瘓。

追求自己的滿意解

姑且不論決策困難的人是不是想拖延時間,決策只要還沒完成掛在心上,就會跟背景運行的程式一樣,默默地佔據大腦的內存空間,不僅沒有幫助,還消耗意志力。

再來,想要完美的蒐集所有資訊以後再做決定,可能已經沒有做決定的必要了,因為適當時機已經沒了,更何況我們不可能完美蒐集所有資訊達到全知。

我記得經濟學有個假設概念叫做完全理性,就是所有選項的風險與收益皆為已知,能夠做出最高收益的選擇,但它畢竟是假設,凡人能夠做到儘量滿意就很好了。

如果在需要穩定、不要犯錯的領域,也許保持沉默等他人做出決定是個優秀的策略(比如政治官僚領域),但在瞬息萬變的領域(比如商業環境),這種奢侈的考慮行為就要權衡一下程度了。

想要盡量保持做決定的品質,在瑣事上面可以盡量減少意志力的消耗,當決定對於我們的生活狀態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時,就不應該糾結太久。

要不要買飲料、要不要吃好一點、平常三餐可以怎麼解決,平常就能釐清你的喜好、標準跟條件,減少自己糾結這種小事的能量消耗。

你一定也聽過有人的衣櫃裡面有好幾件相同的衣服,原理就在這邊。

制式化可能有點無聊,但很有用,尤其是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時候。

了解自己的偏好

平常的基本功,可以多想想自己的喜好、需求:

你喜歡划算的還是精緻的?

你看重時間還是預算?

你重人情還是就事論事?

你喜歡人群還是獨處?

……

清晰自己的偏向和個性,以便俐落解決瑣碎的決策,並且在有餘力的時候,給自己模擬「要做重大決定時」自己會如何考慮。

熟能生巧,做決定也是。

如此在做更大的決策時,比方說選擇工作、伴侶、投資決定、考慮公司戰略,相對的才有更多的能源,更熟練的方法去完善你決策的品質,並且更快的知道自己想要事情如何發展,想要得到怎麼的成果。

做重大決定的最好時機

如果你有非常重要的決定要做,那麼最好在一天體力最好、精神最飽滿的時候來考慮你的決定,因為這時候意志力最強,你處在一天中最理智的狀態。

通常這個時間是在良好的睡眠之後。

經過一夜品質良好的睡眠,你會感到神清氣爽,你的身體得到休息,你的大腦功能也得到恢復,看什麼都覺得順眼(如果你沒有過這種經驗,請你試試看:在假日前一天好好就寢,讓睡眠時間足夠在隔日早晨自然醒,起床伸個懶腰,好好吃個早餐,你心情怎麼樣呢?),簡單來說,良好的睡眠能夠讓你補滿血。所以通常意志力資源最足夠的時間是在起床之後的兩個小時。

我們知道很多名人有早晨的「黃金工作時間」,他們會比常人更早起,留下不被打擾的兩個小時給自己,並且在這個時候進行思考、學習、計劃、鍛鍊或進行決策,也就是把一天當中能量最高的時間支付給自己,不被徒然消耗,如果你在早上起床不會不適,不妨試試看。

寫在最後

筆記到這邊,希望大家對於意志力的重要性和資源性質有所體會,很多事情必須靠意志力達成,但那也要意志力有效率的使用在對的地方才算數。

我自己也在嘗試減少意志力的無端消耗,從了解自己開始真的是很有用的途徑,另外如果有能力,那麼可以再從環境下手,創造一個意志力友善的環境,如果你有重要的目標要完成,非常推薦將環境變得簡單,從而讓你更容易專注。

✩拜倫期待你/妳的回應、建議與支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拜倫思維筆記上班族、打工仔。為了找自己而閱讀,也許能讓自己睿智點,又也許能得到你的回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認知越寬,世界越大,即使你從來不旅遊。

面對職涯規劃與人我情份,該怎麼選擇?

每個人都走的好前面,只剩下自己沒有夢想跟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