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選擇了裝睡。

陳皮 DryOrange
·
·
IPFS
·
有感於這週在台灣不斷累積和爆發的covid19病例數,在公布七百多例後的分享

從上週六在台公布的180例,到這週六的723例,整個台灣陷入了一種恐慌,大家似乎才突然想起了: 病毒還未消滅,疫苗還沒施打。

世界各國早為了防堵印度病毒株的入侵和擴散,已經禁止過去14天到過印度的人入境他們自己的國家,澳洲政府甚至鐵了心的連自己本國民都不接受入境,即便面對了澳洲人民的許多指責,政府仍堅定且強力的執行;而臺灣似乎在世界各國都已經祭出新一輪的更嚴格措施後,繼續沈睡著....

世界各國的媒體過去兩週,不斷的關心和報導印度的病毒擴散狀況,許多學者也不斷提出警告,如果不控制住印度病情,影響及對世界的傷害將會大到無法承受;或許是一直以來的本土+0,所以普遍已經有病毒不會進到台灣的想法,許多的活動照常舉辦,人與人的接觸沒有任何社交距離,當然我們需要慶幸的是,舉辦室內的大型集體活動時,台灣政府嚴格規定大家都需要把口罩一直戴著,否則真的難以想像在台灣,還未檢驗出來和潛藏的感染人數實際到底還有多少人?

目前,這週台灣檢驗出來的好幾個案例都是與華航機師諾富特中的17案,病毒基因序列都與英國變異株相同,而英國變種病毒的易傳播特性,國際早於先前警告世界各國,而政府更應該在華航機師的案例爆發時的一個月前,就該擴大篩檢。

當然,台灣有限的篩檢能量,到底還潛藏了多少未爆彈?而這幾天案例的爆發,更看出了各種應變部署、篩檢能量、防疫旅館、感染通知等安排有待提升,籠罩我心底的不是失望,而是更深一層的不信任和無奈。

我們每天,也只能靜靜的等待更多檢驗報告的出爐和校正回歸,各行各業被迫停下,多數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劇變,似乎從未想像和準備過;空蕩蕩的街頭,看著苦等客人的計程車司機和賣玉蘭花的阿姨,一家家店的大門拉下和路上拾荒老人蹣跚的步伐,湧上心頭的是對他們的心疼和不捨,而彼此眼中散發出來的訊息,是對於現況及接下來要面對的生活慘澹,滿滿的擔憂和不安。

筆者在COVID19於2020年2月爆發時,還正受僱於中國的公司,所以早已歷經了薪水連續五個月只能領取原本薪資一成的窘境,而今年回到台灣後又再次面對這情況,我其實很平靜,因為曾經歷經過,所以過去一年對生活和規劃也做了不少的調整,但能像我如此幸運已有預防針的人有多少?況且一個人的生活是自己飽全家飽,但有整個家庭需要去養的人呢?他們背後要承受有多少的壓力?

去年回去中國復工時,也見識到了對岸層層嚴格的病毒篩檢:光是從台灣回到貴陽,我花了16天,並在這過程做了3次的核酸檢測,而回到貴陽後,即便我的三次檢驗報告都是陰性,仍舊需要再做7天的居家自主隔離。

所以筆者八月底回到台灣時,在桃機既不用篩檢,居家隔離時也沒有被通知做核酸檢驗,真的感到相當不可思議,因為世界各國明明已經多次強調,真的有許多的無症狀感染者,所以真的不能以沒有症狀就不用採檢這方式去面對這病毒。當時的我,即使心中存有相當多的疑惑,但還是天真的告訴自己:或許台灣就是這麼安全吧!?!?

只是因為事情都還沒有爆發,所以讓人看似安全,但這樣的情形一旦爆發,要承受的心理壓力反而會更大。

沒有疫苗的施打,一切都不能鬆懈,會不會打贏這場硬戰,沒有人說的準,只能靜心面對,因為大自然也只是在遵照汰弱換強的生存準則。

不要再說什麼誰阻撓你拿疫苗,世界資源分配的不公,早已是明擺著的事實,就因為沒有疫苗,沒有嚴格防堵的後果,就是我們要去承擔的。

最可憐的,也永遠是最平凡和純真的小老百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陳皮 DryOrange讓我互相追蹤,一起聆聽彼此的故事😊 音樂表演和教育工作者,人生2/3都堅持著樂器的演奏、練習和學習,樂於嘗試新事物、閱讀、運動和語言學習,希望透過文字紀錄每個短暫卻又充滿想法的時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生命的無常

情人節

捐血的10項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