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需要存在?《最聽話的人最先被淘汰》心得
為什麼閱讀這本書?
在和讀者們開始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個發生在我國中時的故事。那時候的我是一個不愛讀書、對什麼活動都感到興致缺缺的學生,而唯一能讓我沉迷的事情就是看動漫和畫漫畫。當時為了能看懂日文漫畫跟漫畫教學書,還因此自學日文。對我來說,動漫的世界不僅能擺脫校園生活,更讓我覺得自己有機會藉由興趣賺錢,根本不需要學歷。
2014年,角川在台北創立了一所專門培養創作者的學校。那時我剛好考試成績不理想,打算藉此放棄升學,直接到動漫學校學習成為一名漫畫家。當我跟家人和班導師提出這個規劃時,可想而知,他們完全不贊同,而他們給我的理由則是「你認為你當漫畫家養得活自己嗎?」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們當時的表情就像動畫「四眼天雞」中的人們聽到主角大喊「天要塌下來了」般驚恐不已。或許就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對所謂的「教育體系」產生各種質疑。
我們都被洗腦了?
本書的作者堀江貴文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卻因為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的「活力門事件」在日本飽受爭議。對於不喜歡他的讀者,也許會認為這本《最聽話的人最先被淘汰》只是一名狂人在瘋言瘋語罷了。但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作者之所以提出這些看似極端的言論,是因為他瞭解學校、公司、國家的誕生歷史,以及它們存留的制度套用在現今社會是多麼不合理。
學校是工業時代的國家為了培養出一批能穩定提供產能的工作者所設立的機關。雖然文化差異會讓各國的制度有所差異,但基本上創立學校的核心概念不外乎是「培養順從國家的家畜」。我知道有些讀者看到自己被稱為家畜很不是滋味,我當下閱讀的時候也是詫異不已,但回頭想想過去的經驗,這句話似乎挺中肯的。
為什麼我們要穿著制服?為什麼上數學課不能寫作文?為什麼不能夠反駁師長的話?這些莫名其妙的「常識」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或許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不認為其中有什麼可疑的的地方,但這就是國家希望藉由學校培育出的「好國民」思想。如果每個人都特立獨行,不順從國家意願的話,政府就會無從管理,並且難以實行各種政策。
所以依照作者的想法,學校是完全不需要存在的,因為它只是一個抹殺創造力、思考力,以及「渾然忘我力」(高頻率、抱持愉快的心情與積極從事某件事的學習力)的洗腦機關罷了。當然,我是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而我認為學校不該存在的理由還包括高額學費、奇怪的畢業門檻、受必修課程限制學習自由等問題。這些觀點有機會再透過其他書的分享和各位聊聊。
學校教的不是知識
「那如果沒有學校的話,誰要來教我們知識?」你心中可能開始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作者認為大部分的學校所教的不是代表事實的知識,而是被加工過後,充滿了「主觀意識」的常識,因此就算沒有學校,我們還是有辦法從其他地方獲取知識。另外,學校希望我們做的事幾乎都是「課業」而不是「學習」,其中的差別讀者們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在人生中不見得每件事都會有標準解答,因此我們才需要進行「學習」而非「課業」。從這點也可以證明為什麼我們不需要學校的教育,因為學校的設計就是不讓我們「學習」,只能遵循既有的規範行事。
G人才與L人才
接下來我們來談人才的思考模式。作者認為現今的我們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兩種人才:
L人才:重視家鄉和同夥的羈絆,保有對國家的想像
G人才: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沒有地域限制和國家想像
G人才沒有「國家」的概念,他們能夠輕鬆的遊走世界,並且認為「情報」的價值勝於「物質」。在這邊先讓讀者們釐清兩個重點,這兩種人才的差異主要是「思考的方式」,與社會地位、財富多寡並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全球性的志工團隊,每個成員都是以「幫助世界」的目的在各個國家行動,但不見得擁有大量財富和聲望。另外,作者提出這樣的概念並非要我們選擇看起來比較有甜頭的一邊站,而是要我們瞭解自己的思想比較偏向哪一種人才,這樣才能夠思考自己要如何適應未來變化。
由於網路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得以跨越地區限制,和來自世界各方的人交換資訊,逐漸打破所謂「國家」的虛構體系。因此從我們這一代開始,G人才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雖然國家不會就此消失,但如果我們少了「外國人」的概念,或許就能夠避免這幾十年來所發生的種族對立與衝突事件。
儲蓄代表停止思考
最後我想和讀者們分享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另外兩種思考方式:
儲蓄型思考:凡事皆盡可能「忍耐」,把資源用在「未來的某一天」
投資型思考:思考如何將報酬最大化,把資源用在「當下」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過被父母拿走零用錢,然後他們跟你說「把錢存起來,之後你會用到」的經驗?如今就算經濟獨立了,看到想要買的東西卻還是會受到這句話影響,忍痛把錢存在銀行。幾十年前,銀行存款利率還很高時,存錢確實是低風險且能獲得不錯報酬的投資行為。可如今現在是低利率時代,把錢放在銀行只會讓錢越來越少,而且為了存錢而忍住慾望,只是一種「不去思考如何讓錢變多到可以花」的懶惰作為。
我們被灌輸的儲蓄型思考不單單是金錢方面,就連學歷、證照這類物品都有儲蓄的習慣,可能大多數人只是擔心哪一天會需要這些東西,根本不是打從心底想學習,這樣就像去了賣場買一堆雜物,再告訴自己總會用到它們一樣浪費。也許有些讀者認為忍耐是一種美德,可如果能夠盡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從中賺錢,人生不是更快樂嗎?
跳脫常識需要勇氣,也需要思考如何做才能另闢新地。過去幾年因為工作過度導致過勞死的案例層出不窮,讓人們開始重視所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如果工作做得不開心,每月的薪水又微薄到無法滿足需求,就算兩者平衡了又能代表什麼?
我將自己很喜歡作者的一句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希望能讓各位讀者好好思考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否需要改變。而我也會藉機重新改寫之前的閱讀心得《大學不迷茫》,作為這篇文章的內容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