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跟行銷高手競爭,犧牲了厚積薄發的心

討厭鬼 aka 劉維人
·
·
IPFS
在這個社群媒體為王、人們耐心為零、AI助理超好用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機會被行銷高手搶走。你該思考的是如何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起碼撐過三四季以上。

顏聖紘老師的臉書上看到,有人擔心自己競爭不過行銷高手,得不到機會。

這個問題蠻殘酷的。可以非常粗略地分為兩層:

  • 第一層:甄選者有沒有鑑別力

  • 第二層:話語權被搶走怎麼辦

顏聖紘老師精準解釋了第一層,非常推薦大家去讀
至於第二層,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無論年紀多大,學歷如何,職位與履歷是啥,都得了解世界上充斥草包。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興趣深入研究,沒興趣認真討論。而且請不要罵他們,因為凡在沒有感到召喚的領域,你我也是同樣淺薄的草包。(不信的話,現在開啟小畫家或拿一張紙,畫螞蟻、畫馬桶的構造、畫悠遊卡上車驗票的資訊流。然後搜尋一下這些東西真實的樣子,看自己所知多麼淺薄)

因此,無論是年輕人、家長、員工、主管,在這時代都要盡快了解以下事實:

  1. 對於絕大多數主題而言,你平常能被動接收到的說法,97%都是似是而非或招搖撞騙,只有3%是科普高手的傑作。

  2. 但只要主動搜尋,精準的研究成果,以及系統性整理的回顧文、教材,網路上幾乎都找得到。而且現在有AI幫助,速度至少10倍以上。

  3. 行銷自我是一門專業,需要長期鑽研反覆練習。絕大多數人的時間有限,不太可能既精於行銷,又能持續深耕原本的職涯。

  4. 行銷與深耕不是零和關係。雖然行銷因為掌握話語權,擁有不對稱的談判優勢,但品格正直或擁有長期賽局思維的行銷高手,會懂得和匠人、學者、創作者、組織者穩定合作。

    1.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相關領域人士的評價,判斷行銷者的品格。

  5. 相較之下,領域專業有固定格式,行銷也有。反倒是發掘問題、管理、規劃、彙整知識這些軟性技能,都非常個人化。

    1.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喜歡上台,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蹲著,把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做好,AI可以幫你搞定初階的CV和講稿問題,高階的可以找行銷人合作。

    2. 一定會有人繼續在台上光鮮亮麗。一定會有人說你做的事太理想化、方法爭取不到資源或者緩不濟急。這種時候請回頭去看3&4,厚積薄發,不要理他們。

      1. 但同時要一直與同業保持聯繫,避免誤解了社會,以為整個社會真的都看不起你,你的努力沒有價值云云。

在這個社群媒體為王、人們耐心為零、AI助理超好用的時代,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機會被行銷高手搶走。

社會有沒有鑑別力?短期沒有,但三四季以上絕對有。你該思考的是如何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起碼撐過三四季以上。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討厭鬼 aka 劉維人自由研究者,社科譯者。 譯作著重當代民主、政經制度等議題,如《反民主》、《暴政》、《修辭的陷阱》、《民族重建》等。開設課程如《北歐幸福方法論》、《AI要搶走我的工作了嗎?》等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政治的理由

人生是用來玩遊戲的,不是用來被政治操弄的

為何民主政治必須追求「跨群體的彼此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