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社会主义

Lola
·
(修改过)
·
IPFS
你都说没有真正的坏人了,那到底什么才是坏,什么东西让那个年代疯狂,不可能还是古往今来一成不变的命运吧。

 五月才是漫长的季节,为对付这种漫长,我花了两天时间看完这部剧,结果更漫长了。

我感觉《漫长的季节》说到底还是一款“二舅”,整个“东北文艺复兴”都可以说是“二舅”,上面那层轻轻一捅就破,但就是闭着眼睛不知道,也不是不敢让它掉下来,而纯粹就是给懦弱找补,完了跟你说“没有真正的坏人”,但那副自甘其乐的陶醉样,也让人看不出来有什么非赢不可的理由,或者干脆就落脚在“港商最坏”。

剧中罗美素拿不到药、厂里不再给报销,点开弹幕想看看有多少相似东北往事,没想到不但同情的没几条,还有人骂“是工人自己把厂干倒闭的,谁也别怨”。我细想了一下,也真不能全赖这届观众没有良心,因为这剧就是这样讲故事的,不管罗美素的内心有多少苦,她那对“东北往事”行使着主权的老公都能把主题给拽回去,她老公坚决保卫社会主义。

这部剧从每个女性角色的角度来看,就是“我老公保卫社会主义”,或者“我爹保卫社会主义”更贴切点,众爹合体就成了不敢捅破的那一层,为什么不戳穿,因为此爹就是彼爹,彼此不能分离。朋友说她看不下去,直观感受就是不舒服,她的同事跟她推荐说:里面没有真正的坏人。话是没错,但这样的话不是同样用来评论“二舅”吗,他上不了大学、断了腿、一生贫困,结果就只是“命运”的锅,“谁也别怨”,因为这里“没有真正的坏人”,再升华一下就是:我们要笑对苦难。但“下岗”也是命运使然吗,造那么多的景,最后也只能得到“文艺”二字,就好比你接受三年核酸时代只剩下“文艺”标签吗?

我看大家一致好评,从前也没见怎么懂的“文学性”突然在《漫长的季节》在“东北文艺复兴”就开始懂了。但我对这个“文学性”是很存疑的,文学既不在文字里,那造景就是文学了吗?倘若里面还是空的呢。

《漫长的季节》结局停留在一场雪,王响故弄玄虚地说,这雪他认识,是从过去来的,接着每个角色都有了串联,唯一不甘的可能是傅卫军拿着殷红的遗物暗自神伤,但不重要了,所有人都释怀了,首先是爹先圆满了,死了的儿子会变成新的回来,其他的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我从前看人说东北是共和国长子、社会主义最先建成的大厦,内心唏嘘,这不就预示了什么的未来吗。但我没想到长子是真把自己当长子,被爹当成弃子也毫无怨恨,还是照样开出租的开出租,反正还是“吃半碗公家饭”。不仅如此,还得给你打样,时代变了——“往前看!别回头!”影片结尾,王响在玉米地里遇见过去开绿皮火车的自己,就是这样追着在后面喊的。

就连做“黄牛”为生、晚景凄凉的邢建春,说起自己曾经是厂里保卫科科长,多少多少级干部,也不是为了给你同情的,因为紧接着它就让过去做刑警的马德胜“顺利回归”,被“性情温良”的体制以大家长的方式重新接纳,也就是侧面允许和帮助了他破案——这不就洗白了桦钢“下岗”的那堆破事,反正总有一款爹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至于桦钢的“腐蚀”,深究下去也有得解,那还不是都怪“港商行贿”。

藏在内里的就是几个孩子杀人和被杀的谜团,但一般就只当素材用,所有的血腥犯罪都是“东北文学”里“生猛”的一部分,没人探究孩子们为什么会发疯——实际上就是一帮大人莫名其妙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下岗”了,无处发泄,以各种方式欺负孩子。难不成这些孩子是自己坏掉、从内里碎裂开来的?

王响绑他儿子的时候,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什么绑,那当然还是守护社会主义,保证清白,后者才能像自己一样,顺利接过爹手中曾经挖第一锹土的铁铲。但他老婆罗美素是不知道的,所以边绑边哭:孩子,对不起,但这都是为你好。有多少人在弹幕里为爹拍手叫好,觉得爹是在挽救儿子的性命、儿子的未来,如果没有那些残酷的犯罪遮羞,爹的手段又何其残忍。更何况最后王阳的命还是那样,可以说跟爹绑不绑的没多大关系。只不过这又成了爹的素材,让他开车到桥上怀念儿子的那一刻变得如此动人。

关键是我们老中真的吃这一套,邪门地相信这就是爹百分百的爱。而当王响得到一个“孝顺懂事”的王北,我们的观众顷刻间圆满了。在一刻,所有人既成了爹又成了儿子,完成了双重身份的使命。看完后又治好你的“精神内耗”了。

但“下岗”只总结为“时代的一粒沙”就完事了吗,谁不是时代里的一粒沙,除了李巧云上歌厅陪酒,殷红母亲推小推车摆摊,因劣质煤气罐爆炸烧伤喝农药自杀,是不是还得讲讲当时东北男人如何骑自行车载自己的妻子去卖淫谋生。你都说没有真正的坏人了,那到底什么才是坏,什么东西让那个时代疯狂,不可能还是古往今来一成不变的命运吧。

于是看到《漫长的季节》带火的还有一帮觉着东北男人好、想去东北的,就感觉到这一口精神鸦片确实到位了,而不仅仅是观众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讨论“东北下岗潮”的,热评竟然是“都怪曲婉婷她妈!”在我看来这些缝合、嫁接,和故事所效忠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相吻合的,所以才能在今天走向大众。认识到这一点,自有无数聪明人愿意操刀,将二者轻巧合谋,促成了这场狂欢。

东北往事可以这样书写而成为某种文学,让人轻易接受,并主动接力,那么三年核酸时代也可以,或早或晚。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Lola来自边疆地区的年轻人。现居东京,委托请联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criKYUWR_BBA-61lNIQnLkcWDLYIlmWAFNbO3Tzx8KmJtJg/viewfor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吃塑料的人

东京塔是我的金阁寺

瑞士卷与赛博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