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累的《倦怠社會》

raychair
·
·
IPFS
·
心好累,然後呢?然後躺在床上,看看《倦怠社會》

有一句說話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彷彿連「休息」也是沒有價值,甚至是一項罪名。「休息」不是不可以,但只是一種「走更遠的路」的手段(mean),而不是目的(end)。相反,「工作」或者「勤奮」是那麼正當的詞語,彷彿愈賣力地工作,人就變得愈有價值。不過,現實真的是這樣嗎?勤力地工作,換來的是什麼呢?可能換來一個GDP節節上升的社會,也可能換來一個韓國人韓炳哲 (Byung-Chul Han) 眼中的《倦怠社會》。

《倦怠社會》是一本野心很大的小書,旨在回答一個大家都在問的問題:為什麼心好累?

韓炳哲認為這是社會意識形態所致的問題。現今的社會已經由法國哲學家傅柯 (Michel Foucault) 所描述的「規訓社會」,轉換成「功績社會」。「規訓社會」是一個否定性,對人說「不」的社會,諸如醫院、瘋人院和監獄等場所。「功績社會」則是一個肯定性的社會,每個人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做決定。在「功績社會」中,你會見到不同的場所,例如:商場、健身室和工作坊等等。「功績社會」鼓勵各人追求成功和卓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變得更自由、要找尋自我成為唯一的指令。每個人也可以成為名人或者建立自己的品牌,做KOL, youtuber, 賣NFT等等⋯⋯所以,自由為什麼會形成《倦怠社會》?

憂鬱的人會抱怨:「沒有什麼是可能的。」但這種情形只出現在一個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社會才可能出現。

問題在於「功績」兩字。什麼才叫功績? 是誰定義功績呢?例如:香港肯定是一個「功績社會」,充滿自由的地方。但是說穿了,所謂的「功績」其實就是「金錢」。當你擁有愈多的金錢,你便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

你可以買主題樂園的VIP票,免卻排隊的時間;

你可以請工人,幫你做家務、照顧小朋友和溜狗;

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旅行目的地,而不只是長洲或南丫島;

你可以買黃牛飛看Mirror演唱會,而不需要通宵排隊買飛;

如果想要有更多的「功績」和自由,就要更「積極」地生活和工作。因此,就算沒有一條法例強逼人要工作,每個人都會自然地找工作做。儘管我們擺脫了統治機構,卻沒有導向自由,那是一種悖論式的強制自由,自由成為唯一禁令,以達到最終目的 ── 效績的最大化。

「內卷」與「躺平」

在「功績社會」中,正正因為每個人都想爭取自己最大利益,就會產生戰或逃的反應。「內卷」與「躺平」是當下中國90後甚至00後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詞。每個人都想向上流,但向上流就要付出更多。做生意的要壓價,才可以生存。返工想升職的,就要超時工作。結果就是形成「過度競爭」的「內卷」,或者是「退出競爭」的「躺平」。

最後,韓炳哲提出我們要主動休息,才能避免跌進無止境的倦怠。如果用文青的說法,就是要預留一段屬於自己的Me Time。關掉電話和電腦,做自己愛做的事情,找回對生活的熱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aychair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水瓶座,幸運地是兩隻橘貓的奴才。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超出生與死的《雲圖》

早日脫離苦海的《破.地獄》

當AI機械人🤖玩動物森友會《荒野機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