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們可以如何思考「手工製造」這件事?
許多商品在打上「手工製造」的標註後,在價錢上似乎都能夠明顯的提升。好像手工製造就等同於品質保證一般。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機器製造與手工製造的特性
人與機器最大的差別,大概在於人不擅長執行重複而且精密的動作,而這卻是機器的看家本領。只要做好設定,機器便能夠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誤差甚至可以以微米、奈米計,但是人類的誤差精度卻差了數百甚至數十倍。
乍聽之下好像機器自動化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品質比較穩定,但是市場上只要標榜手工製造的產品,卻似乎總是能夠賣到比較好的價錢,這是為什麼呢?
手工製造的賣點與潛台詞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想想當賣方宣稱某個產品是「手工製造」時,他們其實是想表達這個產品的什麼特性?根據不同的產品、所指的特性通常不同,不過大略可以歸類成四個方面:
- 品質
- 成分
- 產量
- 獨特性
以上大概都是標榜「手工製造」背後,賣方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而這四個方面比較容易想像,一定都是正向的表列,假設我們在玩填空遊戲,就可以將其填成:
- 品質比較好
- 成分比較天然
- 產量比較稀少
- 比較具有獨特性
不過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手工製造等於品質保證?
- 品質
如前所述,人類並不擅長執行重複而且精密的動作,也就是說人工製造的商品、理論上其品質是比較浮動的,尤其是許多將近失傳的技術、或者是傳承百年的食品等等,這些「老功夫」與「古早味」往往是建立在老師傅的經驗、而不是精密的劑量與配方比例之上。
當我們沒有精確的比例時,就無法完美的複製每一批的產品,不過好險人類的感官並靈敏度並沒有高到可以區別細小的差異,所以很多時候不是產品本身的品質很穩定,而是我們察覺不出其中的差異。
- 成分
成分這點經常被商人用來誇大手工製造的優點,標榜手工製造的產品往往會伴隨著「天然成分」,潛台詞便是「非手工製造的產品、其成分比較不天然」。
但是所謂的「天然」,其實並不與產品的好壞、以及其是否對環境比較友善等議題畫上等號。嚴格來說就算是傳統的技藝或者是工法,其實也不那麼的「天然」,之所以稱其天然、只是與現代科技相較之下顯得比較古樸而已。
而且天然是否等同於好,其實也應該畫上一個大問號,一味的尚古有時候只是盲目而已。
- 產量
產量這點比較貼近事實,因為人總是需要休息、不像機器只需要提供動力就能夠 24 小時不間斷地運轉。只是產量比較低還有延伸的潛台詞:因為產量低所以價格高。
不過單純的因為產量低就要消費者拿出比較多的錢,這似乎也顯得不合邏輯。產量低其實是商家的問題,與消費者沒有直接關係、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有產品本身的好壞與方便性才與價格有關。
- 獨特性
這點可以說是手工製造的天然特性,不過這種特性經常被使用在手工藝或者是裝飾品這種需要展現個人特質的商品身上。
我們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這時候手工製造的產品就能夠展現出我們與他人不同之處,而這種獨特性所衍伸出來的稀缺性,便是許多藝術品主打的特質,因為全世界就這個一個物件,獨一無二。
為什麼手工製造還沒有被機器取代
自動化量產是近代製造業奉為圭臬的策略,只要能夠量產、往往代表著可以將成本大大的降低、進而使得產品在價格上能夠有比較好的競爭力。
但是量產也不能夠完全適用於所有的產品,不同產品的有其特性,有時候某個產品還沒有辦法被機器量產所取代,可能只是代表該商品不適合量產、或者是不具有被機器量產的市場價值、又或者是製造者根本沒有打算要引進自動化生產。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能夠選擇,機器量產所帶來的效率提高、與成本的降低,在商業行為上永遠是多多益善的兩個目的,但是今天選擇手工製造的業者,其實就只是生產者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一個高尚的決定。
更擴大解釋,選擇用手工製造,其實是選擇了一個效率比較低的生產方式,不思求變。
手工製造之外的思考
這篇文章感覺好像對於「手工製造」多有微詞,不過自己對於手工製造的產品其實沒有什麼偏見,只是對於商家在標榜手工製造時,背後所隱含的潛台詞很感興趣。
「手工製造」對我來說好像更像是一種行銷的口號,而不是用來說明到底手工製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比較好。尤其是強調「純」手工製造時,更讓我對於主打這項賣點背後隱含的意義深感興趣。而對於那種認為「天然就是好」的想法,個人則完全不認同。
用另一個角度思考,選擇用手工製造的業者,似乎只是選擇用效率比較低、成本比較高的的方式來做事情?當然真實世界當然沒有這麼的單純,不過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也帶給我不少新的想法。
不知道市民們如何看待手工製造?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