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作

kina酱
·
·
IPFS
2024.10.19 秋凉雨落 初稿 2024.11.18 云散光见 再稿

虽然我喜爱写作,并自得其乐,但现实生活里,身边的朋友,绝大部分倒是对这件事并不感冒。

一是写作需要安静和专注的思考,工作后客观条件不允许我有大量的散漫时光。二是写作在万物皆直播的视频化时代,确实没有实在收益。所以,大家宁愿刷刷小红书和抖音,或者打开淘宝发泄购物欲,以此度过某些百无聊赖的时间。

我呢,本就是个俗人(不想故作清高),非常喜欢刷抖音。并且还会自己发视频。但每当心情平静或走向低沉和焦躁时,写作永远是我的第一选择。敲击键盘的声响,仿佛林间的溪水潺潺(可能有人会觉得好笑),给人一种稳定持续的放松感。

最初写作是在qq空间和微博。

大约十几年前,还是在为期中和期末考试烦忧的年纪,每次没考好,就会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说。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也不能通过飙车或喝酒的方式解忧,于是就打开网络,看看有没有新鲜事,可以让我逃避分数带来的压力。发现QQ空间里有同学在写说说吐槽学校和考试,我在想,自己是否也能写一写呢,就当做心情抒发的窗口 。于是开始了qq空间的写作之旅。那时,大家年纪小,真实感也非常强,写点东西会收到一堆回复,还是挺开心的,甚至有点小得意。原来我写的也不错,内心暗暗想。

再后来,2010年左右,微博横空出世。现在观来,算是中国网络界的巨大变革之一。因为喜欢的偶像经常在这个平台上发动态,我禁不住可以和偶像在评论区互动的吸引,也注册了。未曾想,这一用,就是十几年。在微博上,我一边追星,关注偶像日常,另一边,记录下了青春期时所有的快乐、兴奋、搞怪、愤怒与痛苦。吃到美食,看到美景,上学压力大,为自己的进步骄傲,遇见心动的人,碰上倒霉的事,点点滴滴,都写在这个电子日记本里。也算是“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了。也害怕过被熟人发现账号,但总体上,我还是用不成体系但真实的笔触记录下了那些年。如果哪天我的微博“化形”成为AI,那它一定是全世界最了解kina酱的人。

微博带给我的好处,一方面在于可以随时随地想写就写,文笔得到了长期且有效的锻炼。二是,交到了网络好朋友。他们一部分是我现实世界里认识但不熟悉的人,通过我的微博文字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的欣赏,另一部分则是完全的陌生人,通过兴趣爱好,甚至微博评论区,而成为了好友。随机和缘分是我的微博社交关键词。

但略微糟糕的是,我的注意力集中度下降了。追求新鲜感,追求更多更快更全面的消息,让我患上了微博瘾。一天不打开,感觉自己就要和世界脱轨,内心痒痒,总是克制不住地打开app。即便刷新的内容早已看完,手指依旧停留在界面上。

而这一局面在2020年被小红书的爆红打破。一个曾经以种草拔草起家的社区,开始变成了大家分享新鲜事的聚集地。身边几位朋友也纷纷在疫情期间做起了小红书博主。我凑热闹用了几个月,发觉的确很会针对用户的兴趣精准推送,简直无法抗拒。然而,我也明显意识到,在这个平台,写长篇文字,不管是流水账废话还是深度思考,都不如“美丽”带来的流量价值。只要长得漂亮,你的帖子被首页推荐几率要大大上升。并且,由于内容的随机推送,你不知道精心写下的文字会招致什么样的评论。很多带有极强的攻击性,消耗我的精力。所以,我基本不在这个平台留下自己的思想精华。大多只发一下对护肤品的评价。

兜兜转转,现在我会主动愿意写长文的平台,只剩微博、豆瓣和Matters。

不过,豆瓣的审核机制从2019年以后越来越严格,我也较少再发布新文了。我为这种现象难受过,但终究,不能控制的还是随它去吧。

我知道这个时代,或者说2020年以后自媒体爆红的时代,一切都要快。你要写开头阅读五秒钟就能引人入胜的文章,要写前奏即高潮的歌,要把电影精华浓缩在五分钟的讲解里,要一小时速成一门专业(没开玩笑)。你不快,那你就失去了观众,失去了先机,失去了商业变现的机会,失去了名利,变成了韭菜。

但,这里的逻辑真的对吗?快意味着价值更高?慢意味着失败?以我自身经历来看,有时候,慢一点产出的东西更有灵气。我的写作除非是deadline只剩一小时,否则,我都会不断琢磨字句的使用,考究情境的恰当性。

写作这种技能,即便有天赋,也依旧需要练习,并且是大量的,有思考性的练习。慢慢写,多写一点。如果我不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多用些时间,留下带有个人痕迹的长文字,是我的心愿,也是行事准则。就像这篇文章,开头结尾或许都不算特别好,但细细看里面的内容,也有动人之处。


CC BY-NC-ND 4.0 授权

谢谢大家一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