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妞肉丝儿
·
·
IPFS
关于个体在政治变革和战争中的伊朗的生活经历,以及一些关于《我在伊朗长大》的感想。

前几天看完了《我在伊朗长大》的漫画书和改编的电影,作者是玛嘉·莎塔琵。很喜欢这本书的黑色幽默,想写一篇文章来讲一讲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对中东历史一无所知,所以我看这本书是带入作者本人的角度,包括文章最后也会说到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有剧透,但是不影响观看,因为书中有很多细节。

关于书名和电影名

这本书和动画改编的电影同名,这个名字的翻译有很多版。我看的是英文版,叫Persepolis, 这个名字和法语原版的名字一样。书名直译是波斯波利斯, 代表的是曾经波斯帝国(现伊朗)的首都。中文的译名有《我在伊朗长大》和《茉莉人生》,前者更形象地描述了书的内容,后者带有一定的隐喻,这两个名字我都很喜欢。

我看的书的封面。图源:Bookshop.org

我和这本书的相遇

我其实跟这本书相遇的时间很早,很可能在高中之前就知道了,因为这本书还相对比较出名。当时高中的艺术课上放了这本书改编的动画电影,但我没兴趣看,我全程都在写其它学科的作业。当时我觉得黑白电影没什么好看的(电影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彩色)。那我最近是怎么又遇见这本书的呢?这要从一个很巧的缘分说起。

3月中旬我在墨西哥玩,在一家书店中的英语区域发现这本书。因为看着眼熟,所以我拿起来读,结果觉得挺有意思的。放假后回到学校内,我就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借到书之后,基本是狼吞虎咽式地把它读完了:睡觉前、无聊地时候、为了逃避写作业、吃早饭和吃晚饭,几乎随时都在看。作者冒险般的人生强烈地吸引了我,可是高中时期的我就是不想看,现在看来看书还是要缘分和兴趣。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在上世纪70-90年代左右在伊朗长大的故事,是一本自传体漫画。漫画的主角跟作者同名,都叫玛嘉。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玛嘉的人生太与众不同了,二是我很喜欢作者笔下的人物,三是作者的黑色幽默。

这是作者玛嘉·莎塔琵。图源:Interview Magazine

首先,玛嘉成长的伊朗在经历动荡。1979年,伊朗经历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君主制,从伊朗王国转变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内部的政治环境开始变化,一个比较明显的转变是从王权国家变成神权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玛嘉经历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外表改变是:她需要带头巾了。另一个书中写到的点是:音乐碟片、海报、酒等等都成为黑市上的货物。聚会被禁止,在学校按照性别分班级。

这一切变化都是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随之而来的是伊拉克的入侵。在战争的恐慌中,年仅10几岁的玛嘉见证了爆炸和死亡。在这个时候,她的母父决定要把她送出国,去念高中。

在欧洲的生活很平静,但是玛嘉陷入了一个没有认同感的境地。她开始伪装自己是法国人,被揭穿后发现自己对“伊朗人”这个身份有很强的耻感,反思自己后从而更坚定地认同“伊朗人”这个身份。很有意思的是,战争没有摧毁她的意志,但是在欧洲经历的一场分手让她彻底萎靡不振。她选择又回到伊朗,却发现她已经失去对生活的热情,甚至一度尝试自杀。在尝试失败之后,她终于决定振作起来,去开启新的一段人生,去上大学,同时结婚且离婚了。故事的末尾是在机场,玛嘉再一次决定离开伊朗,去外国定居。

第二,作者笔下的人物很栩栩如生。我很喜欢她的家人,因为她的家人对她很包容,允许她去尝试,并且做她坚强的后盾。在送她出国之前,她的家长说到:“我们正因为很爱妳,所以想要妳离开。”后来,她回伊朗待了几年,并在21岁结婚。母亲很伤心,觉得自己培育女儿的目标是让她受到很好的教育,而不是英年早婚。父亲是这样给玛嘉说的:“任何人都可以是21岁或者结婚,因为这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妳需要考虑的是妳的大学文凭。”

另外,我特别喜欢她的祖母。祖母是个很有原则性的人,有着自己很独特的观点。有一次玛嘉哭着去找祖母,跟她说自己想离婚。祖母慢慢点起一支烟说:“我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事呢? 我之前就离过一次婚,当时根本没有人离婚。”正是受到祖母这样敢作敢当性格的影响,玛嘉成为一个有勇气去对抗的人。

从左到右:玛嘉的祖母,玛嘉,玛嘉的妈妈,玛嘉的爸爸。图源:The Guardian (来自电影的截图)

书中有特别多黑色幽默的点。比如说玛嘉在上艺术课的时候需要画模特,但是模特穿的是一体式的黑袍。她就这样写道:“模特全身上下没有漏出的地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学会了画褶皱。”我很喜欢这种带着无奈又戏谑的意味去调侃的风格。

书和电影的区别

1. 情节有出入

印象最深的一处出入是电影说到玛嘉最后一次见到祖母是在机场,但实际上书中的脚注说其实这并不是最后一次。但是除此之外,其它地方我暂时还没有发现出入。

2. 电影中的双线叙事

书的形式更像是遵从时间顺序的单线回忆录,但是电影中采用了双线叙述。电影的主线是黑白的回忆录,副线是彩色,即玛嘉在机场犹豫要不要回伊朗。

3. 书中更强调时间

书中有很多强调时间的具体年份,但是电影很少提及时间。我比较喜欢书中对时间的强调,这样能更清晰明了地知道作者在不同年龄段经历的事情。(这让我想起我的朋友开玩笑地说,亚洲人去艺术馆看展都会自动计算艺术家的年龄。)

4. 内容有缩减和添加

因为电影篇幅长度的限制,所以对书的很多内容有删减。我的观感是书的内容更详细,但是电影中动画的过渡更好,书中在不同的动画单元中就没有类似的过渡。

5. 人物戏份的比重不一样

电影中大大增加了祖母的戏份。书中没有写玛嘉坚定自己对伊朗的身份认同是因为祖母,但是电影中玛嘉想起了祖母的话,从而发生转变。

多一个思考的角度

我有一个朋友是伊朗裔美国人,有一次我问她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她说看过,我问她:“书中作者的年龄应该跟妳母父的年龄相仿吧,是不是妳母父一代也经历了类似的一些事情。”她回答我说:“并不完全是的。”她说作者的写作也许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并不能代表整体的局面。因为我读书的时候是完全带入作者的视角,所以听到我朋友的评价的时候觉得有一些惊讶,但同时也觉得挺有趣的。因此,我没有办法从历史性的角度去评判这个作品。但是,我相信这部作品中人文角度的一些真实性。比如,作者写到自己祖母时自然流露的情感,是妳穿过文字都能感受到的真实和怀念。

这是封面图,是书中的一个插画。

最后在这里留一个悬念,为什么书的其中一个译名叫《茉莉人生》呢?茉莉和主角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答案在书中飘。

就写到这里吧,以后去伊朗旅游可以再写一篇游记。感兴趣的人,去看看书和电影,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点。喜欢我的文章就请评论或者赞助我!妳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CC BY-NC-ND 4.0 授权

想要看更多的书吗?请支持我吧!

妞肉丝儿喜欢旅游和写作。太年轻了,简介没啥好写的。想啥时候更新就啥时候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对七日书的两点建议

不要停留,选择离开。

原来,数学可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