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读了哪些书,以及书评(下)
续上篇
-
Capturing Sound
Mark Katz
是谁创造了新风格?你可以说这是文化现象,背后有社会、经济、人口变迁等宏观因素;你也可以说它是商业现象,由商业精英、文化精英主导,在小黑屋里察觉潮流先兆,然后一番运作,造出文化商品引领公众审美;当然,也可能是某个天才,凭一己之力开创风格之先。
Mark Katz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 How Technology Has Changed Music(技术如何改变音乐)。作者从技术视角出发,回顾录音技术如何改变音乐的生产方式、进而催生一波又一波新音乐风潮的。
有意思的是,技术往往背离发明者的本意,被后人无心插柳用作它途,玩出新天地。「录音」在二十世纪中叶起,就从被动的记录动作进化为主动的创作行为,录音室因而从场所变为乐器,还有嘻哈的诞生,都是作者在书中着重展开的例证。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
-
Perfecting Sound Forever
Greg Milner
Greg Milner 这么一本专业书籍入围2009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很说明问题。
事实上它不光探讨录音问题,而是在深挖录音技术史的同时,探讨随之而来的、更深层次的美学与哲学困境。如果说长久以来,录音的要务是尽可能记录「真实」,那么全力剔除杂讯、在屏蔽一切外界干扰的录音室里录制下来的演唱,是否是真实?还是人造的伪真实?音乐的真实,应当发生在哪里?
再有,最早出现的过载、失真,固然是录音的硬伤,而后摇滚乐刻意为之,用过载的噪音对抗「高保真」美学,于是过载成了行业标准,由错误变成人耳可以接受的正确。这过程里面,人的听觉美学是否遵循着一贯的线性标准(越真越好)?
还有,数字时代里,录音师是否还要纠结再现真实世界的声音?毕竟合成器一出声就是完美无瑕的电子信号。反而在现场演出时,经由音箱-空气传播进观众耳朵里的合成器声,并不一定是原初的「真」音色。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追求声音的至真、至善,到今天仍是无数匠人的工作。而如何定义完美、定义真,才是有意思的地方。每一次技术进化,在回应终极问题的同时,都提出了新的问题。
延伸阅读(写这篇文章是受 Perfecting Sound Forever 启发):
-
Sonic Technologies
Robert Strachan
作者是学者也是音乐人,所以对专业问题有着难得的双重视角,这本书写得既 nerdy 也有意思,看封面设计便知。与前两本 Capturing Sound 和 Perfecting Sound Forever 相比,Sonic Technologies 对同一课题更加深入,聚焦于数字音乐是如何重新塑造音乐的生产方式的。
比如,音乐制作软件越来越视觉化,让音乐创作、后期制作变成一种视觉体验,更少倚赖耳朵。同时,人机交互界面重构了音乐人的「心-手-脑」协调机制,原声乐器和数字音符(MIDI)之间的边界也更加模糊。下图是 Ableton Live 的界面,一段 MIDI 乐句,和一段人声录音,都被一视同仁叫作 Clip。
有关数字时代的新音乐风格,作者认为,这对应了千禧一代的真实现状: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虚拟空间而非现实空间。音乐人会利用数字技术,去扭曲真实世界的声响、与音乐的空间感(glitch),因为这就是时代精神,一点不违和。当然,新生代软件的图形化、拖拽化操作逻辑,也为此提供了无尽的便利。
如果说摇滚乐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后工业时代是否还有巨响呢?bedroom-pop, minimal,Billie Eilish 的丧酷低语才是当代的环境音乐,毕竟电动车连引擎噪声都没有了。
-
Selling Digital Music, Formatting Culture
Jeremy Wade Morris
音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脱实向虚,其价值内核、传播手段、和商业模式都被深刻地改变了。前几本从技术视角回顾音乐文化变迁的历史,这本则是从消费层面,讲述数字音乐时代的商业故事。从 MP3,Winamp,音乐共享 BBS,到 Napster 这样的 P2P 软件,再到合法的 iTunes,和今天的流媒体平台,作者向我们呈现了音乐从一件可被拥有的商品,到可被无限量复制传播的一次性数字消费品;从独立的聆听体验,到伴随性的场景附庸;从具有明确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实体,到吸引流量、贩卖硬件的诱饵的全过程。数字音乐不仅仅是把实体唱片放到网上那么简单,这是一段音乐被异化的历史。
-
Spotify Teardown
Maria Eriksson / Rasmus Fleischer / Anna Johansson / Pelle Snickars / Patrick Vonderau
研究团队用近乎行为艺术的方法,试图破解 Spotify 的内部运行机制,以揭示这个数字音乐时代最大的弄潮儿,是如何塑造、利用你我的听觉行为,并大发其财的。和上一本Selling Digital Music, Formatting Culture 的主题相映成趣。关于这本我发表过专门的评论,如感兴趣请移步阅读:
-
聲入Spotify
斯凡.卡爾森(Sven Carlsson) / 約納斯.萊瓊霍夫德(Jonas Leijonhufvud)
作者是记者出身,以吴晓波式的笔法记录了 Spotify 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算是对 Spotify Teardown 一书的补充阅读。
这不是一部爽文。面对唱片业巨头,Spotify 并未取而代之,而是历经妥协,和巨头站在了统一战线。屠龙少年终成龙,没什么悬念。
-
論晚期風格
艾德華‧薩依德 (Edward W. Said)
爱德华·萨义德是大写的知识分子。其遗作《论晚期风格》探讨了这样一个深刻而富有魅力的主题:艺术家在怎样的状态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晚期风格”?
萨义德在2003年去世时,此书仍在写作途中。全部七个章节是由编者集合大量资料用心整理而成,我个人最喜欢古尔德那一章,真是精彩。萨义德常言晚期艺术不求调和与解决,而涉及一种“刻意的非建设性与逆向创造”。这本未完成的书,宿命般地成了明证。
见书评全文:
-
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洪芳怡
这是作者的学位论文。从「时代曲」的代表人物黎锦晖出发,展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身处传统与西洋现代夹缝之间的上海音乐人,有意无意创造出一种「杂种文化美学」。在先前几本著作的技术史观、商业史观基础上,这篇论文为流行文化的变迁,增添了殖民主义的视角。这也是西方流行音乐学者较少触及的。
-
當文創遇上法律:讀懂經紀合約書
賴文智
这是一个系列,我还读了《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劉承慶)、《當文創遇上法律:公司治理的挑戰》(劉承愚)、《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賴文智)。作者都是一线从业人员,非常具体地为初入文创者提供了操作/避坑指南,内有实际纠纷案例和法条解读,读来如沐春风。
我真希望大陆从业者也能写这么一套。
-
The Creative Act : A Way of Being
Rick Rubin
2023年的新书。殿堂级制作人 Rick Rubin 化身人生导师,为创作者写的一本厚厚的心灵鸡汤。老前辈面面俱到,把艺术创作可能遇到的难处都写到了,有实操指南,也有宇宙能量玄学。艺术家通常敏感,可太需要这样的鸡汤了。这是我2023年读的最后一本书。
附:Rick Rubin 指导 Jay-Z 创作 99 Problems
连载完。祝大家新年快乐!
李源
2023.12.31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