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31|巧連智停刊、這群人停更「IP 轉型」背後原因

閱讀筆耕
·
·
IPFS
·
慶祝【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突破 300+ 訂戶,也趁著農曆年檔期舉辦抽獎活動來沾沾喜氣⋯⋯除夕夜跨年守歲的前一刻開獎。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 Matters Discord「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IMO 📣 週報|巧連智停刊、這群人停更「IP 轉型」背後原因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和大家提前拜個早年,龍贏!

  • 下個禮拜一(2/12)是大年初三,週報暫停一期(不過會發布小說家沐謙的人物誌訪談文字紀錄,詳情請見本期結尾段),大年初十(2/19)繼續發刊。
     

  • 慶祝【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突破 300+ 訂戶,也趁著農曆年檔期舉辦抽獎活動來沾沾喜氣,我們挑選的新年賀禮是弼佐羅新作《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的讀墨電子書兌換券。

抽獎步驟:

  1.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 電子報(免費訂戶、付費訂戶均可)。

  2. 在 Matters Discord「創作者經濟討論區」中按下 Enter Giveaway 按鈕 。

  3. 除夕夜跨年守歲的前一刻開獎。


本週焦點:IP

🔸 擔心巧虎消失!家長瘋搶紙本月刊 巧連智再發 3 聲明安撫訂戶
🔸 以前的《巧連智》比較好看?綜觀《巧連智》的發展變革與未來挑戰
🔸 百萬 YouTuber 團體「這群人」停更內幕評論
🔸 練習不把書「看完」
🔸 維持信任關係並非不背叛⋯日本企業家給公關教母的一課
🌍 副刊: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 副刊: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擔心巧虎消失!家長瘋搶紙本月刊 巧連智再發 3 聲明安撫訂戶 from yahoo新聞

幼兒月刊《巧連智》29 日無預警宣布將停刊⋯⋯後續還傳出公司將分批解僱員工近 200 人,讓許多家長擔心未來營運動向。

巧連智也強調「月刊形式商品的轉型並不是以全面數位化為考量」,試圖安撫家長無紙可用的擔憂。其實此前倍樂生法務室就曾透露,確定取消「月刊」發行,但未來可能會以套書、單品方式販售,公司仍在評估、規劃。

閱讀筆耕 🙋 IMO 第三方施力點

巧連智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尚在,但砍掉了「月刊」這條產品線,以及相關的編制人員。

作為消費者,我們知道親子之間「實體」的共讀、玩樂,是比依靠「數位」產品作為媒介來的理想;但站在業者角度,也能理解面對大環境的變遷(少子化、紙本式微),巧連智急需轉型的立場。

我想起第 11 期週報策展的〈反其道而行?瑞典學校棄用平板回歸「紙本書寫」政府年編 20 億買書〉一文⋯⋯是由超然於消費者/業者以外的政府來施力,不失為一個參考選項。


❏ 以前的《巧連智》比較好看?綜觀《巧連智》的發展變革與未來挑戰 from 放言

⋯⋯也有家長表示,《巧連智》的內容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什麼變化,似乎已跟不上孩子們的需求。

  • 跟不上現在小朋友早熟的速度。

  • 「月刊」方式本就會有產出壓力,時間一久,重複或品質下降等問題也是可以預見的。

  • 且目前市場上也不乏其他優秀的幼教刊物,如《小行星幼兒誌》、《康軒學習雜誌》等。

閱讀筆耕 🙋 IMO:兒童月刊 vs 兒童遊戲區

回顧第 29 期週報策展的〈麥當勞怎麼取消兒童遊戲區〉影片,挖掘表象底下可能存在的真實理由,認為「灘頭堡客群」階段性任務已經達成才是主因。

本文則指出巧連智之所以收掉月刊,背後其實有更深一層的考量,核心的論點是「內容跟不上早熟」⋯⋯和麥當勞的 Case 有異曲同工之妙。


❏ 百萬 YouTuber 團體「這群人」停更內幕評論 by 鬼島薪水有限公司

現在我們知道 YouTuber 的業配直接價值不在於內容,那負責生產內容的人員,就不應該拿到這一份錢。反之,那些跟 IP 有關的人員,才能分到這塊餅,這也更能促使這些有利於你 IP 發展的人員,獲得足夠的激勵效果。

⋯⋯但團隊化規模化,就代表你的變現壓力,人多不只很多口飯要吃人多還嘴雜。且規模化分工化也會讓過往應該什麼都會的 KOL 變成各自分工,三年前你可能完全無法想像 Youtuber 可以不會剪接,但現在多的是 Youtuber 整個流程下來只會鏡頭前表演,其他一概不會。簡單來說,KOL 產出的品質、KOL 產出的數量、KOL 的業配變現成了不可能三角。

閱讀筆耕 🙋 IMO:緊盯毛利

此前第 14 期週報策展過「長、短 YT 影片之爭」的討論⋯⋯整體來說,所有長影片創作者要一起承受「YT 營運方針改動」所造成的瀏覽量損失。對於那些已經規模化的團隊,如果沒有辦法從其他地方開源,只好考慮縮編一途。

針對原文提及只有「IP 相關人員才能分業配大餅」的看法,我覺得這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做法,因為各 YT 頻道獲利的構成面(例如:YT 分潤、業配、聯盟行銷、電商、課程⋯⋯)是不同的。

我比較認同 Miula 所主張的,把所有面向(扣除成本後)加在一起緊盯「毛利」指標,再根據這個數字評估要請多少人。

資料來源:Miula 臉書

❏ 練習不把書「看完」 by Liou YangTing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 FOMO 心態。

改變策略,今年我大概有一半的閱讀時間,都集中在「主題式閱讀」。針對一個主題,先列出想知道的「問題大綱」⋯⋯接著,「帶著問題」去翻書,一本、一本找,直到我能回答出這些問題,把他們的因果關係、邏輯串在一起。

我發現,這樣做,雖然看完的書少了很多,但對某些主題的理解卻更深刻了。期許自己新的一年,繼續帶著這樣的閱讀習慣,讓看「完」的書,再「少」一點。

閱讀筆耕 🙋 IMO:帶著問題意識進入「礦場」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做法有個前提,僅適用於「非虛構類型」的書籍。

前日本亞馬遜「王牌採購」土井英司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也告訴我們,別執著於一定要「把書全部看完」。

帶著問題意識進入「礦場」,只要有一個小地方對讀者有幫助,其他全部派不上用場也沒關係;就像在挖礦,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 維持信任關係並非不背叛,還有「不佔便宜」⋯日本企業家給公關教母的一課 by 丁菱娟

我也曾經以為信任要經過觀察,然而,實際經驗告訴我並非如此。如果兩個陌生人要合作,到底誰要先信任誰?若是雙方抱持懷疑的態度一起工作,這個合作案一定不會成功。如果我不給予信任,憑什麼要求別人先給予我信任。

台下沉默了幾分鐘。我才知道,信任就是給予,沒有但書⋯⋯我不得不欽佩這位日本企業家,雖然只是中小企業,但他們各司其職,不越雷池一步。原來,保持信任不只是不背叛,還包含謹守分際、不占夥伴便宜,縱使利益在眼前,仍不會心動。或許台灣企業家覺得他不夠積極、沒有企圖心,但他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雨果・Hugo 🙋 IMO:成為信任的給予者

人分成三類,分別是索取者、互利者及給予者。其中,給予者完全不計較付出及回報,純粹希望別人受惠而獲得滿足與快樂。當我們在信任關係中學習先成為一名給予者,對方充分感受到善意與信任後,就會同樣也給予信任,形成良好的循環。
 

閱讀筆耕 🙋 IMO:先給予,後互利

認同雨果大的分享,先給予信任,到雙方互信,最終自然而然地形塑成互利關係。

互利,並不是一開始的刻意強求。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 JPEG 與 PNG:選擇適當的圖像格式的時機和原因 by @Joyu

JPEG 是「聯合照片專家小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的簡稱,這個小組是該格式的開發者⋯⋯就像影印機複印一樣,當每回打開並保存 JPEG 時,它的質量都會稍微變差,直到最終失去所有細節。

PNG 是「可攜式網路圖形」(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的縮寫,是一種無損文件格式,意味著每次打開和保存時不會損失質量⋯⋯可以妥善地處理詳細的高對比圖像;支持透明度。

   

❏ iOS 自帶白噪音功能 by 向阳乔木

戴上耳機,下拉螢幕,點擊「耳朵」圖示,選擇想用的背景音。

 

❏ 教學好幫手!兩款錄製「螢幕操作畫面」軟體

  • Loom:螢幕錄影工具,具有畫筆功能,讓觀眾更清楚你在講解螢幕上哪一區。

  • Carnac:將你輸入的鍵盤按鍵、快速鍵全部自動顯示在畫面上。


創作者經濟與 Web 3

❏ 數位部提出台版 DID:不發新證件!以卡片皮夾建構事實身分 from 區塊勢

中國 DID:號稱去中心化數位身分,但實際上仍是建立在中國政府打造的私有鏈上。不只個人身分無法自主,每當人們以 RealDID 登入時,中國政府就會收到通知。

台版 DID:台灣數位部採取的是最標準的開放協作模式。資料不是放在中華民國政府,而是公共區塊鏈或是像 IPFS 這樣的分散式儲存系統。

Swift 🙋 IMO:網路足跡的保護

回顧過去,由 Vitalick 提出的靈魂綁定代幣(SBT)、WorldCoin 採用虹膜驗證,到近期中國發表 RealDID 及台灣數位部推出數位皮夾,創作者也開始感受到 Web3 世界身份成為鎂光燈焦點。

當 Web2 出現時,我們都笑說「可以躲在鍵盤後發言」,所以出現了無數的酸民。但隨著各式社交平台湧現和眾多新聞事件的發生,我們逐漸認識到,即便是私下一對一的文字或語音聊天,都有可能被公之於眾。在網路世界中的每一次互動,都意味著我們置身於一個公共廣場,一舉一動都將留下足跡

數位皮夾是否會帶來這樣令人憂心的隱私及監控呢?什麼時間開始落實推行?你將會在這篇文章裡找到一些解答。

   

❏ 你跟上 Threads 熱潮了嗎?在跟風之前更重要的事 by @張郁婕(Chang, Yu-Chieh)

⋯⋯Threads 的議題除了「背後是很喜歡先略施小惠累積用戶忠誠度再說收就收的 Meta」之外,還有「聯邦宇宙」(Fediverse)的部分。

Meta 推出 Threads 時,採用了「ActivityPub」這種通訊協定⋯⋯應該要能和其他同樣採用 ActivityPub 的平台互通有無,應該要可以互相瀏覽對方平台內容 or 跨平台追蹤其他人的帳號。

這是為什麼 Threads 的個人帳號後面有一串 @threads.net,這是「未來」可以跨平台追蹤用的。但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 Threads 可以和其他同樣採用 ActivityPub 的平台互通有無的那一天。

  

❏ AI + Web3 公益課筆記 #1|大型語言模型是什麼? by 閱讀筆耕

⋯⋯GPT 有一個秘密,他其實是一個失憶症患者,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的秘密,他把和別人的對話寫在一本日記本上;每次和別人說話之前,GPT 都會先翻閱一下日記本,回顧之前的對話,然後才做回應。


電子報的最末,要向你預告 2 月 6 日(二)晚上 8 時的【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了小說家沐謙 。

❏ IMO 人物誌:下班後的寫作時光,小說家沐謙專訪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邀,請到了連載無數,並從中出版了兩部作品的小說家沐謙

最令我嚇到吃手手的是,身為一位多產的作家,沐謙竟然是一位上班族;除了想知道她的寫作心路歷程、如何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參賽、投稿、網路連載、其他管道⋯⋯)以外,也很好奇她工作之餘,是怎樣規劃剩餘的時間,安排自己的寫作進度?

IMO 人物誌:下班後的寫作時光,小說家沐謙專訪

✅ 按有興趣開啟活動通知

❍ 時間:2024/2/6(二)20: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https://meet.google.com/xcq-mgae-rbn
❍ 主持人:閱讀筆耕
❍ 嘉賓:沐謙

✿ 出版作品

《奪心疫》(第三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優秀獎)
《LIAR‧千算》

✿ 得獎/入圍

《下屬出租方案》
◆ 2022 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 LINETV影視化潛力獎
◆ 入選 2023 文策院TCCF Pitching提案大會Story to Screen單元
◆ 2023TCCF遊戲橘子潛力獎

《奪心疫》
◆ 第三屆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優秀獎

《重來一次》
◆ 入圍 2023 KadoKado百萬小說創作大賞短篇小說組

確認某人是否可以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信任他們。
 
——美國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Share

2024 新年贈禮首選 【創作者經濟 IMO 大禮包🧧】

  • 獲得週報、人物誌 Writing NFT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Give a gift subscription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3|如何處理「引述」,讓永久筆記真正幫助知識內化?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1|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回來了!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作者、譯者、編輯、出版社上上下下全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