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62《史記》卷四〈周本紀〉02:透過耕種技術獲得封地的男人─「棄」
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饑,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
接續著上一段的內容,司馬遷繼續描述著這位可能有「高大野人」血統的周民族始祖「棄」的三件故事:
首先,司馬遷提到「棄」小時候就有高於一般人的高遠志向(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他喜歡玩的遊戲是「種植麻、豆之類的莊稼」(其游戲,好種樹麻、菽),而且種出來的麻、豆長得都很茂盛(麻、菽美)。到他長大成人之後,仍舊喜歡耕田種穀(及為成人,遂好耕農),並會觀察什麼樣的土地適宜種什麼作物(相地之宜),並在適宜耕種的土地上進行莊稼(宜穀者稼穡焉),因此附近百姓都來向他學習耕種的方法(民皆法則之)。
關於這一段內容,司馬遷刻意用「巨人之志」來呼應上一段的「巨人足跡」,或許是想突顯「棄」的出生不凡,而從後面的內容來看,也可以看出「棄」的異於常人。為何「棄」會喜歡種植?是否因為他體內流著野人的血液的緣故?雖然上一篇文章裡,我提出一個看似頗合理的解釋,但把周朝的「國野之分」套用到堯舜時代是否合適?我自己也覺得有點心虛。然而,古代中國確實是以生活方式來區分族群,那群自認文明較高的人們,認為自己位居天下之「中」,文化「華」美的人,自稱「中華」,進而把四周民族稱為蠻夷戎狄。或許也可以間接證明自己昨天的推論,也就是文明部落裡的女子姜原跑到部落外遇見令她心動的高大野人,甚至進而結合一事,應該仍有一點道理。
另外,這位喜歡玩「種植」遊戲的小孩,甚至還會去觀察土地,找出適合耕種的植物,這些貼近大自然的特色,與我推測「棄」擁有野人的血統好像也有些關聯,讓我對於自己的推論增添一點點信心。
其次,司馬遷寫到,關於帝堯聽說這件事之後的反應(帝堯聞之),當時帝堯就舉用「棄」為「農師」(舉棄為農師),負責教導民眾種植莊稼,天下百姓都因此得到好處(天下得其利),「棄」也獲得了很大的功績(有功)。
為何有功的「棄」並沒有得到帝堯的冊封呢?關於這點,可以參看本文的的十八篇,司馬遷曾提到「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當時我曾說過,帝堯的使命在於重拾各部落的支持,所以即使遇到人才,也只是舉用,沒有直接給予職位,以免破壞各部落的秩序。這也就是為何帝堯只有舉用「棄」為農師,而沒有給他任何正式封地或官職的原因。
最後,帝舜也曾誇獎過他:「棄,你的功勞是當百姓開始挨餓時(黎民始饑),你身為『后稷』一職,播種了各式各樣的穀物(爾后稷播時百穀),讓百姓得以溫飽。」因此,帝舜把「棄」封在邰(封棄於邰),並以官名為號,稱他為「后稷」(號曰后稷),另外這個部落以「姬」為姓氏(別姓姬氏)。后稷這個部落的興起(后稷之興),正在唐堯、虞舜、夏代的時候(在陶唐、虞、夏之際),此一部落都有著美好的德望(皆有令德)。
綜觀整段內容,司馬遷告訴我們:這個喜歡鑽研耕種的「棄」,發跡於帝堯時代,正式被冊封則是在帝舜時代。至於這個靠農業發跡的部落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就讓我們一段一段的慢慢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