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人間鬼故事Day7|藏品

我很感謝爺爺留給我的收藏,但是已經沒有機會當面說聲謝謝。當年他留下來的日本龍銀、大清銀幣、袁大頭、美國摩根銀元,後來送去評級機構鑑定都是真品。

除了古銀幣還有留下整套愛國獎券、各種勳章、字畫、紫砂壺、老酒、名錶等。以國際拍賣的市場價值來說,隨著這些藏品的稀少性與歷史性,成交價格也水漲船高。

過去在〈七日書#7|第二天|爺爺的紫砂壺 〉有提到花了一週幫奶奶整理房子。聽她說爺爺過世後,時常有古董商仗著她不懂收藏價值,便宜的將許多古董成交賣掉。
以個人觀點來說,無論是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只要符合買賣雙方當下認可的價碼,那麼就沒有爭議,只能怪我們家的人沒有做足功課,以至於低估了不少藏品的價值。因此,有一段時間有幫忙做功課和協助找願意收購的藏家與國際拍賣。

除了物質層面讓我有生活餘裕的底氣,有更好的條件可以承擔職涯選擇風險做自己喜歡的事。更加感謝的是精神層面,爺爺留下的藏品擴展了我認識世界的方式。一來透過研究這些藏品認識歷史,了解過去是如何的演進到今天;二來透過這些藏品認識了不同於既有圈子的同好。更有意思的是在跟老闆聊天時,意外發現有共同興趣,偶而開會時也會稍微聊一下銀幣收藏。

最後分享的圖片是個人最喜歡的雙龍寶星勳章,聽說清朝時期會委託日本和歐洲各國的工匠來製作,所以雖然都叫做雙龍寶星,造型也會因為是歐式或日式而帶有點差異。
相較於從教科書上的歷史課本了解一個國家的面片資訊,反而嘗試了解一個物品過去的歷史能更加體認到那個時代是如何的發展、互動和演進。
例如,過去在讀台灣歷史教科書時,頂多提到李鴻章簽了《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寫得好像是個歷史罪人。但是,回顧他的人生,作為欽差大使曾經去過美國,見證了美國的言論自由、教育不分性別、城市的繁華,以及為在美華工權益伸張(衍生了後來美國的出生公民權)。其實他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也清楚清朝再不改革勢必會衰敗。但是,歷史課本不會特別去提這樣的資訊,因為教科書存在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執政者希望你知道的資訊。
再好比好比就清朝的古銀幣來講,上頭已經能看到英文字,代表流通的銀幣本身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性;古鈔的樣式來講,清朝當年是找了美國和日本的師傅技術指導,代表人才之間在那個年代已經互通有無。寫到這裡話題已經扯遠,總之如果沒有爺爺留下來的藏品,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主動花時間去研究這些歷史脈絡。因此,我很感謝自己的爺爺,讓我這一生多了不同的色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