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健康关系的核心?
我有两个朋友A和B,A来自非常典型的东亚家庭,B的家庭曾经经历过重大的变故和曲折。
A是一个很温柔的男生,出身在一个关系紧密、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A的妈妈是一个负面情绪比较多的人,A时常接到妈妈倾诉的电话,内容通常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家中不止有一个小孩,兄弟姐妹对这类电话往往避而远之。A是一个有耐心、和责任感的人,不自觉承担了这类安抚妈妈情绪的“任务”。
有时接受完情绪垃圾后,亲密的人会感受到A能量的下降,但他自己往往很难察觉。
相对A原生家庭的富足和顺遂,朋友B的原生家庭经历略显坎坷,但这种坎坷并未给B带来所谓“原生家庭的创伤”。
在B出生同年,父亲重病进了ICU。B妈妈在赚钱养家、照顾病人、抚养两个小孩这三个极限任务间奔波辗转。尤其彼时病人还在另一个医疗资源更好的城市住院。
现在小孩都已能够独当一面,虽然B父亲身体依然不好。B的母亲从来不会时时强调自己的付出,和当时的艰辛。
B家的习惯是,大家有闲暇的时候相聚。没有在特定节日,或亲戚间各种名义的聚会,有必须回家的压力。可能聚得不多,短暂相聚后便离席,各自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B的原生家庭没有那么多戒律和控制,必须遵守的准则是:照顾好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聚得不频繁,坐得不够久,不代表关系不亲近,如果有事发生必定会互相扶持。但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先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A是典型的东亚家庭,A的父母又是亲戚间混得比较好的,需要在各种家宴上撑场面,所以常常要求小孩返乡回家。这被视作一种责任。
同样的,照顾家人的生活和情绪也被视作一种责任。他的父母自然而然会给小孩置办大件,也会给收入偏低的小孩零花钱。也许出席家宴等各种情绪上的回馈,成了隐形的交换条件。
A的妈妈也认识B,但她觉得自己一点不比B妈妈轻松,自己也为有三个小孩的家庭付出、牺牲良多。虽然她从未经历大的人生波折,事业、家庭和经济情况一路顺风顺水。
在这种传统东亚家庭伦理的框架下,我只看到了混乱的责任边界。父母凭借自己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经验,侵入子女的边界、过度干预和安排子女的人生。而子女则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感,错过了许多成长。作为丰厚物质的回报,得对许多父母的安排和期待逆来顺受。
但在这种循环中每个人都不开心。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付出、在牺牲,不被承认和看见,满腹委屈反招致怨恨。
所谓健康的关系,无非是每个人先照顾好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情绪、人生付100%的责任。在这个前提下,人才会有多余的能量照顾他人。友情、亲情、爱情都如此。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人际间的烦恼必然会少很多。
当你拥有这种视角后,你会看见很多边界是如何被侵入的,或者自己的需求是否侵入了他人的边界。这种侵入本身伴随着不合理和强迫。
当我们不了解自己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具体该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时,就会无意识地通过他人来获得满足,可能是亲人、伴侣、或朋友,而结局往往是灾难性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在优先他人,而非先照顾自己。
这么做,只会无意识地把满足自己需求的责任外包给他人,被压抑的、没被满足的需求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而当他人的能量被耗尽之后,这段关系自然就走向冰窟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外求的人,或者习惯性接受别人的越界,那么最好开始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好好听听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是一切的前提。但如果把这些视作他人的责任,就会成为自己人生的受害者。
最后分享一个非常 insightful 的视频,”The greatest harm that i’ve ever brought to the people in my life, was because i didn’t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 myself.”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