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雜聞]中華民國華僑政策貌似住海邊,管得真的很寬耶

學界野武士
·
·
IPFS
·
〈歐洲司雜卷:民國37至38年(一)〉,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32-99-99-029

或許因為一句「華僑為革命之母」的宣傳,中華民國對「華僑」頗為照顧。進入冷戰時期以後,更因為兩岸「中國」政權的競爭,而讓中華民國花費不少心力在其所認為的「華僑」身上。不過有趣的是,實務上的「華僑」身分認定,遠較法律上的定義寬闊,以致華僑政策的對象,事實上及於很多「未必自認是華僑」的海外華人。所以在學術界,通常就以「overseas Chinese」概括論之,而不太嚴格區分包括國籍在內的各種條件。這種做法雖然難免有點打模糊仗的感覺,但或許也是符合現實狀況的。因為就如剛剛所說,政府確實在實務上沒有那麼嚴苛,甚至還常常主動想為「僑胞」做點什麼——不管「僑胞」本身有沒有意願,所以是種很「大家長」式的態度——就如同這個檔案裡所呈現的那樣。

1945年的佐治城領事館——這是英屬蓋亞那的首府,現在譯為喬治城,而蓋亞那在中國大陸則譯為圭亞那——向外交部表示,當地華僑「寄人籬下、語文隔膜,故步自封。除親屬外無朋友、除同鄉外無交際」,所以下班後就「惟有吸烟聚賭,以消磨光陰」。領事館認為這樣會影響國家名聲,所以想要加強教育、開設出版及書報事業,還剛蓋好僑民體育場等等。但蓋亞那當時仍是英屬殖民地(連自治領都還不是),其實「外交」效果有限,所以這些行動明顯就只為了凝聚「僑民」對「祖國」的向心力而已。可是這些建設其實都算當地的「內政」,獲致的效果也是當地承受,因此這種「管很寬」的「投資」是否合理,就可以有很多討論空間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學界野武士**暫時停更,歡迎先到MeWe社群(https://mewe.com/join/lalekishi)交流** 大學教學經驗逾十年,各類學術、通俗著作逾百篇,想在這裡推廣自己在歷史研究與教育上的理念。 也是podcast節目「歷史關鍵詞 Keywords of History」的主理人。但聲音頻道主走高資訊量路線,文字頻道則以輕鬆淺顯的內容為主。希望以檔案史料,提供大家一個感受歷史情境的空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外交雜聞]中國曾對日本、韓國和越南的古物打過主意嗎?

[僑務亦外交]拿督喝醉都可以打人了,多點匪徒破壞治安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啦

[外交雜聞]有些人真的是天生的外交家,連「秘密外交」的藩籬都能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