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离开中心化的平台搞创作?|温柔加密#02
是谁在离开中心化的平台搞创作?
创作者们真的关心去中心化么?准确说,在多大程度上,追求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创作平台许诺了多种多样的好处,但是我不能把“新的理念”等同于“新的事实”。我仔细地看“用脚投票”的创作者去了哪里,在那里找到创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还发现了,去中心化思潮对创作者的好处具体在哪里。
设计、排版/ @larri_supertramp
理想与叙事总要落在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在平台去中心化的浪潮里,我一直想问这个问题:是谁在离开中心化的内容平台搞创作?
华语公共物品领域的一位核心建设者对我说:
“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创作者是不会在去中心化平台创作的。“
“为什么?”
“因为阅读体验差,没人看。”
“那有没有很硬核的去中心化信仰者离开中心化的平台发东西?”
“你看 MASK 的 Suji 够硬核吧,还不是在推特上一直发。”
“我可以在文章里引用你么?”
“不行,……匿名可以。“
去中心化内容平台的现状
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绝对了。毕竟,在当前最大的华语去中心化创作平台 Matters[1] 上,每天都还有一两百人在发文章。他们这么做,肯定出于某种原因。在 Matters 上发布过 175 篇内容的 Swift Evo 说:“读”、“写”、“拥有”这三件与创作有关的事里,让自己创作的东西永远属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Matters 上的内容(基于 IPFS)被去中心化地存储,没有人可以从某个服务器里删除它。
拥有作品,让创作的心血不轻易消失,是揪住中文创作者情绪的一种奢望。《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2]》这篇文章里说到了中文内容的消失:
几乎所有在那个年代曾经红火过的中文网站,如网易、搜狐、校园BBS、西祠胡同、凯迪猫眼、天涯论坛、校内网(人人网)、新浪博客、百度贴吧、以及大量的个人网站等,在一定年份之前的信息都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甚至大部分网站是所有年份的信息都消失了……中文互联网正在迅速崩塌,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中文互联网内容,已经几乎消失殆尽。
作者在结尾说:“这篇文章也会淹没在虚空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不然我不会在 Matters 上看到它——除非这里”虚空“指的是 Matters(而 matters 的意思是实物、物质)。Matters 的确在承载很多其他地方无法承载的内容,有些人会专门把没法在其他平台上发布或者被删除的文章搬运到 Matters 上,做好中文内容的备份。
道义上,这是为平台加分的做法;但同时,它让平台的意义模糊了:创作者来这里是为了创作、还是为了保存?去中心化思潮下,创作者独爱去中心化平台、还是博爱得像个中央空调?看看我们自己吧,加密思潮社区 Uncommons 也会在 Matters 上发文章,但,不只在那里。社区伙伴 Jocelyn 最近在连载“抗审查”系列文章,所以我问她这样主题的文章为什么还发在微信公众号?
她说:当我考虑发布创作内容时,我首先会思考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推广,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以为,她既然写了”抗审查“,这三个字会让文章出现在微信上这件事略显滑稽。
她说:实话说在内容发布上,抗审查性虽然重要,但还不如创作激励机制来得关键。毕竟,对于任何内容平台来说,创作者的激励才是首要考虑的。只有当创作者感到被适当地激励时,他们才会有动力持续地产出和发布高质量内容。
等一下,去中心化平台没有激励吗?恰恰相反,它们的特长就是激励的多样化。坐拥去中心化分布技术、加密货币和 NFT 凭证, Web3 创作者平台可以许诺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
更多收入渠道: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不被第三方扣掉
让粉丝属于自己:基于代币的粉丝权益认证,不受平台限制,不开心就可以带走粉丝
不被平台压榨:平台收入透明,与创作者的分红透明
更多话语权:以 DAO 为载体,共同拥有平台,参与治理
华语世界的两个去中心化内容平台 Matters 和 xLog[3] 有各自的激励方式。除了都可以购买 NFT 支持创作者外,Matters 从3月份开始,尝试用哈伯格税的方式征收广告位的费用,并把它以二次方融资的原则分配给创作者们[4];xLog 在2023年3月,尝试过一期1万美元的激励活动,刺激创作[5]。以及,Joshua Meng 在5月10号发推特说:“难道 xLog 是2024年仅剩的一个开源链上博客平台了吗?”整个 Web3 内容世界似乎都在开源的方向上倒车。
反观华语平台建设者们,像把一条金丝编进衣物一样,把令人心跳加速的理想主义隐藏进项目文档、活动详情和社媒帖子里。字里行间迸出的热爱,催化了我——作为研究者——观察这些平台的乐趣。
但遗憾的是,创作者的乐趣不同于研究者;作为创作者的我,想要实打实的好处。今天,站在“钱眼”里看 Matters,每期广告位的收入是202美元,由平均100位创作者分享。从粉丝视角看 xLog,首页精选前100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不到100。还有,受制于去中心化身份体系的建设,创作者暂时还不能轻易实现带着粉丝到处跑;以及两个平台都并未不假思索地成为一个创作者管理的DAO。我当然可以在之后的文章里,继续研究有多少许诺会真的履行,但是“创作的我“没有”研究的我“那么多耐心。
超越去中心化平台的渴望
在现实丰满起来之前,热忱的创作者“用脚投票”去了哪里?去中心化平台分发不给力、而中心化平台在所有权上苟且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中间道路,让创作者立马欢心呢?
我看到,精力充沛的创作者 Hayami 在做“手动去中心化分发“。她在推特上多次写到这种”超越平台“的操作:
我对任何平台都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全平台分发对我来说就是‘手动去中心化’……就是推特发一遍、微博发一遍、即刻发一遍、小红书再发一遍,然后公众号tele也都发一遍…… 我可以超级自豪地说,作为一个全平台分发的创作者,我从来不会被小红书的流量裹挟,也不会被规则所桎梏。不把内容限制在一个地方,是我对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尊重,也是抵抗平台集权、手动去中心化的努力。
当平台——不管它有中心、还是没中心——的流量不够时(实际上,它永远都不足够),Hayami一样的创作者会选择超越平台去创作。创作是创作,与分发毫无关系;分发是分发,如果平台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分发,那我为什么要只在个别平台分发、缚住自我的手脚呢?
Hayami 如果不算严格意义上属于 Web3 圈子的话,我们再看一下”放学以后after school“这个 Web3 创作账号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公开自我介绍是“在 Web3 的世界里一起看见更真实的日常,也看见日常之外更辽阔的可能性”、以及“be life-long learner and creator in Web3/做终身学习者和 Web3 创作者“。下面是在哪里可以听到他们的播客。
如果你不敢相信,请和我再数一遍……你可以在海内外加起来一共20个平台上听到他们的博客。这个 Web3 创作者身体力行地实践了“手动去中心化”。少发一个平台,就少触达一些人。作品已经完成了,如果不努力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既对不起作品、也对不起自己——哪怕,这意味着,在这里要符合平台规则、在那里又要符合法律要求。
不能用自己的创造影响更多的人是最令创作者心痛的事。这是创作的价值,去中心化的思潮不会改变这一点。
5月份戛纳电影节期间,我在巴黎观看了一场参与电影节的中国电影。它出自于中国的一位知名导演,讲了2019年底开始到2023年初结束的一段国内特殊经历,它用“伪纪录片”的手法呈现了这期间的个体遭遇。但是在我可知的范围里,它只在法国公开放映了两场,仅此而已。
戛纳之于中国电影,就像一个去中心化平台之于主流中文内容平台,在戛纳可以向了解导演的、理解导演的小众群体分享影片。可这和在大陆影院里上映相比呢?难道导演和整个团队花了这么多精力拍东西,就只是为了让几百人看到么?
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会这么认为。如果你只是写日记,那么写完放在抽屉里就好了(除非有人特意把它拿出来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但如果一个创作者把作品放在公开平台传播,他当然希望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尽可能多的人被影响到。为什么创作者们要自我审查?去一个个试敏感词、修改违规词汇,是丧失了创作的原则么?恰恰相反!被影响到的前提,是被看到,在一定程度上删除自己的思想,是为了让更大部分的思想被用尽全力地传播。
作为中文创作者,我们习惯于把抗审查的对象具像化,敌人是一个机构、一个平台或者一个部门。但是从世界范围内看,其他文化里的创作者需要抗拒的审查对象更加不具象。有违政治正确的内容会被删除、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的账号会被关闭、或者用限流来替代硬审查;针对推特上的不良言论、成人内容、或者“假新闻”时,马斯克认为平台不应该直接删除帖子、或者关掉一个人的账号,但是可以阻止内容的传播。
因为不能违背公诉良俗、不能践踏政治正确,带着脚链跳舞从来都是创作者的宿命。所以,任何技术——任何去中心化的技术——都不解决创作者自我审查的问题;适度的、成功的自我审查,可以把思想带到更远的地方。去中心化平台的抗审查性让创作者不用自我审查,但遗憾却求是地说,自我审查不正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么?
看不到影响力的创作就好像在寒冷的黑夜中往雪地里尿尿——你可能改变了什么,但你很难知道。
去中心化思潮对创作的好处具体是什么
如果中心化平台有受众,就发在这里;如果去中心化平台有受众,便发在那里。如果加起来有20个平台,发起来不算太麻烦,那就发20个平台。极少创作者会反对被看见(创业机会小tip:做一个兼容最多内容平台的一键发布工具)。可这样,平台又只是成为了分发渠道,去中心化浪潮到底对创作者带来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有一种模糊的感觉正在靠近我,是创作的感受在变化。
在去中心化的社区里创作和在传统的媒体里有明显的不同。以前,我的选题、写作进度、素材库,都是默认不公开的。如果我想让谁参与我的写作,我需要主动地、定向分享这些信息。但是在 Uncommons 社区写这些东西时,我的选题库[6]和素材库[7]都是默认公开在 Notion 上的,任何一个社区成员都可以看到文章的创作进度。
上周,我早上醒来收到几条通知,看到 Matters 的活动大使 Swift Evo 给我评论了几条去中心平台的激励政策变化,还有社区项目 UnLib[8] 的负责人 @adazz ,评论了对创作平台金融化的担忧、和有关 xlog 的背景知识。他们给我补充了我不知道我其实需要的信息。这是未知的未知,所以哪怕我主动询问,我也不知道要问这些问题。
我的创作本身更具公开性了。并不是说,我以前不可以把写东西的全流程放在网上,问题是放了也没人看,我不知道发在哪里会有人关心。现在的区别是,去中心化社区提供了受众,他们有可能与内容产生建设性的互动,这就让创作过程的开放有了意义。
让开放不是为了开放的名义,而是真的提升创作的乐趣,这样的创作体验像是一场永不结束的黑客马拉松:我正坐在我的位置上写东西呢,隔壁的团队来看了眼,跟我聊了聊,又回头做他们自己的项目去了;过了一会儿,场地另一端的哥们儿来遛弯,跟我提了些建议,给我点启迪,然后也回去做事情了。我不在一个小黑屋里、或者装着防窥屏,阻止别人看到我在做什么。去中心化的社区是虚拟的黑客松场馆,它24/7地亮着灯,谁都可以到我桌子面前,端详下我的半成品,和我交个朋友。(以前只能靠成品交朋友哇!)
对于一个写文字的人来说,黑客松式的创作体验是 Web3 思潮在2024年带给我的大乐趣。
其他
关于合集
加密思潮问题合集:www.notion.so/69d976...
加密思潮造物合集:www.notion.so/68ae6d...
关于温柔加密专栏
写与加密文化有关、由中文创造的思想。我们关注全世界华人的实践,不仅写 Web3 原生的,还写精神内核上去中心化的一切。
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 是一群致力于公共物品建设的 Web3 爱好者、社会建设者和互联网公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社区,前身为GreenPill 中文社区。
Uncommons 是由普朗克孵化的加密人文品牌
Notion 社区协作文档 : uncommons.notion.sit...
Telegram 面对面数字花园 : t.me/theuncommons
Twitter Global Publicity︰twitter.com/Un__comm...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