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ilm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獨立

silm
·

懂得欣賞一種無用的藝術,是一個人能夠獲取內心平靜,養成從容不迫態度的一大關鍵。但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須如此,才能抵達我們所期望的終點;人是多種多樣的,必須承認這一點,我們才能明白,為何一切,不能如我所願。

叔本華邊曾提醒我們,可以去做我們所希望的事,但不要希望所做的事一定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這也是為何惱火會從心底升起的原因。

我們對於一切不能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東西,都有着深深恐懼,恐懼會導致憤怒。

「人類所思所做的一切,都與滿足內心深處的需要和減輕苦痛有關。若想理解精神活動及其發展,就務必要牢記這一點。情感與渴望是人類一切努力與創造背后的動力,無論這些努力和創造看起來有多么高貴。」(愛因斯坦)

為了抵禦無法遏制的恐懼,我們先學會憤怒。但這種憤怒並不能改變恐懼,消滅脆弱,只能讓自己陷入更難熬的後悔,以及愈發加重的恐懼之中。希望藉助外力消除恐懼,都是一個將自己藏進被子的小孩兒,祈望有人能為自己開一盞燈,或是將那個發出恐怖咿呀的老吊燈,立刻修好。

但在燈光亮起,大人走進來,揭開被子的一刻,除了大口呼吸的新鮮空氣,還有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感受。那些恐懼為何突然消失了。原本墜入恐怖叢林的房間,現在一片光明。過去和現在,到底有何不同?

讓我們能夠不再恐懼于恐懼的,究竟是什麽?

作為孩子,我並不曾考慮這麽多,因此在成長後,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恐懼和憤怒的交替來臨。一個脾氣古怪,動不動就發火的成年人,只是一個在孩童時,總經受着恐懼的孤獨者。現在的心里,也依然留有傷痕,而這四望無人,只有自己孤零零站立的小島,更加重了這種內心的惶恐。

我們必須尋找到與這個世界的聯結,從而通過這種聯結,得到自己的下落。在個人的密室裏,我們無法憑自己就發現一個孩子到底躲在哪裏。

是的,一個人的幸福快樂,看起來十分複雜,且似乎需要更多前置條件。但在我們憑藉努力和智慧,終於過上一種期望中的生活時,我們會明白,曾經讓我們舉步擡腳,一次次進入艱辛旅程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小小願望:

消釋痛苦,解除恐懼,回到自己最開始的地方。

正因為我們內心知道幸福在哪兒,纔會一再地覺得不滿意;正因為我們內心明白恐懼還沒有解除,纔會將自己一再投入到憤怒之中;正因為我們要回到一個地方,才不能停止關於內心的追求。

事情就是這樣。

不必多說,誰都可以輕易體察到。

我從不會因為別人臉上露出笑容,就認為他沒有和我們經歷一樣的事。曾經有一位運動員,似乎天生有一張笑臉,無論成功失敗,都給人露出一種活潑開朗的笑容。但他的妻子,卻可以輕鬆從這些相同的笑容中發現深處的不同,這樣的笑是輕鬆,那樣的笑是掩飾,而還有的笑,則有着放不下的憂慮。雖然對於外人是一樣的,但讓一個朝夕相伴、相濡以沫的人來看,卻可以如同雙胞胎的媽媽一般,輕易分辨這同中的不同。

我們就是這樣。

「永遠要把培養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而不是獲得專門的知識放在首位。」(愛因斯坦)

當我們仍然感到恐懼,釋放憤怒,就記得這一點。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按照我們的想法而活,而我們自身也是如此。

體諒所有能體諒的,找到憤怒背後的恐懼,接受它,擁抱它,最後剩下的就是我們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你能獨立做到這一點,正如你曾經和其他人一樣,感受着苦痛和恐懼,堅強地生活到今天。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