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圖書館|2024年選中作家Tommy Orange

MaryVentura
·
·
IPFS
·
所以,這些人物也都很像我們,一些人在重複創傷,一些人在嘗試走出創傷;一些人選擇離開人生,一些人選擇重回家庭⋯⋯

本週12日,未來圖書館宣布,2024年選中的封存手稿作家是來自美國加州奧克蘭印第安裔的Tommy Orange。看到這條新聞我很高興,因為自己手中正捧著Tommy Orange的第一本書There There,而才剛剛看完他獲得國際布克獎提名的長篇小說Wandering Stars。

幾年前就建立了#未來圖書館的標籤,因為覺得來自挪威的這個小項目非常的有意義。如果你登陸未來圖書館的網站就可以發現,這是一片森林,從2014年開始,每年都會選一位作家將未出版的手稿封存在森林裡,等待100年之後才出版,出版用的紙張將是來自這篇森林的樹木。

能夠確認的是,凡被未來圖書館項目選中的作家,其作品都非常受歡迎而且作品的意義也受到廣泛的認可。Tommy Orange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看到Tommy Orange的時候,我已經對美國印第安文學有所了解,也知道印第安人的姓氏會聽起來很有趣的樣子,比如「Orange」😂那時候,剛剛很快讀完了幾本Louise Erdrich的作品,自己非常喜歡,不過要說被印第安文學深度吸引,還是從Tommy Orange開始的。

美國印地安人的史詩級紀錄

Tommy Orange說本來不想寫史詩或者歷史小說的,就只是想寫小說,寫被奪去土地的印地安人一代代的掙扎,結果沒想到,一下將兩本書寫成了續篇,不僅There There和Wandering Stars裡面的人物有很大重合的部分,更有情節上的連貫性。我是先開始看的Wandering Stars,沒有看前一部,並不影響。不過,多少還是能夠瞭解一下印第安的歷史比較好,下一次會介紹一本印第安歷史的非虛構書。

其實,如果問我上一次看貫穿幾代人的史詩級巨著,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呢。很多時候,當我翻開書看到的是👇這種代際關係,常常會直接被勸退😂

雖然自己是一個嗜讀者,但很多時候還是對進入一個代際關係複雜加上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背景的故事望而卻步,畢竟,讀者和作者或多或少還是會找相近的,能夠有更多理解可能的故事來連結。

不過,這一次閱讀Tommy Orange,我發現並不是這樣的!!以前會覺得對於跟自己生活或者熟悉的文化相對較遠的故事並不是特別有興趣,我甚至不喜歡科幻小說,也不知道是跟自己過不去還是有什麼跟現實過不去的坎😂但是,這次讀美國的印地安人文學,才慢慢發現,感知一個跟自己似乎無關、遙遠的文化中的相同的痛楚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我成長了☺️

Tommy Orange的代際史詩是從一個在針對印第安人的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的男孩子開始的,就由他開始,一代代傳下去,很多時候是父親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死去,也不乏母親在生下孩子就撒手人寰的悲劇,但印地安人的血脈就這樣頑強地在一個設計要完全除掉印地安人文化的系統中傳承。

我一直很討厭「可歌可泣」這個詞,似乎是因為在共產主義的宣傳中用爛掉了,但對於印地安人的遭遇和頑強,以及他們對於歌唱和其他儀式的傳承,「可歌可泣」真的是他們史詩的完美概括。

史詩與現代的結合

更重要的是,在Tommy Orange的故事裡,他並沒有完全沈醉於歷史,他的人物是背負著歷史進行他們現代的生活的。他們酗酒、吸毒、賭博成性,每一點滴都是現代印地安人的寫照(如果喜歡聽「真實罪案」類節目的讀者可能更加瞭解這一方面)。正因如此,我一個並不了解印地安人的「局外人」能夠無縫銜接,能夠理解teenagers會去嘗試大麻,去喝酒,有小寶寶出生以前母親就不停地喝酒而無法戒酒⋯⋯似乎我們現代人一系列的麻煩和苦惱都是有源可溯,有因可循的。——難道不是嗎?😮‍💨

如此同時,每一個被困在自我的代際創傷和歷史悲劇中的人物都頑強地活著,一如既往地尋找著出路,尋找著解決問題的辦法,哪怕是酗酒,哪怕是賭博,都在持續。因為作者告訴我們,就像納粹要消滅猶太人一樣,倖存下來的人怎麼也要活下去,傳承下去。

所以,這些人物也都很像我們,一些人在重複創傷,一些人在嘗試走出創傷;一些人選擇離開人生,一些人選擇重回家庭⋯⋯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搜神記」裡的搜神者【下】

萬聖節捉鬼|阿爾瑪•菲爾丁的「搜神記」【上】

回文詩與事|譯·蟲蠹的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