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引進藝品拍賣與油畫修復第一人───劉煥獻
藝術家常以不同的姿態在人間遊走,有人享譽畫壇,有人獻身教育,有人安靜作畫,也有人像劉煥獻這樣對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沒有太多時間享受作畫的樂趣,而是專心為藝術家打造揮灑的舞台,致力於「畫廊產業」的經營,執行國內外各種藝術性博覽會,讓一般人有更多欣賞與收藏藝術的機會。
1939年出生於桃園縣中壢市的劉煥獻,從小就對美術充滿興趣,唸小學時便展露了這方面的長才,但劉煥獻認為初中才是他人生的關鍵期,當時他的美術老師曾現澄鼓勵他繼續深造:「你畢業後應該去讀美術科系。」
有了老師的肯定,劉煥獻一舉考進台北師範藝術科,從此踏入美術專業領域。台北師範畢業後,又以第一志願考進師大美術系,熱心參與各項藝術活動,無論在美術設計、創意廣告、純粹繪畫上都有過人的表現。
「當時有畫展我就看,有比賽我就參加。」作品參加全國性美展多次,畢業後,劉煥獻任教於自由中學,當時台灣正值經濟起飛前夕,中小企業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美術人才。
劉煥獻選擇了一條和別人不同的路,他進入中華傳播公司的美術設計師,隔年成為華夏塑膠產品印刷設計主管,這一待就是17年,期間他在廣告設計比賽中頻頻得獎,曾榮獲最佳中華兒童插畫獎、最佳廣告設計獎等獎項。
然而劉煥獻發現:「當時沒有美術館,畫家的畫作只能在省博物館、中山堂等場合展出,我有很多優秀的學弟妹們都沒有展覽的場地,真的很可惜。」
劉煥獻有感於畫家缺乏發表的舞台,因此在1979年,劉煥獻與台北師範藝術科的同學張金星,懷抱對藝術的理想分別由設計界、裝潢界投身畫廊經營,成立大廈內第一間「阿波羅畫廊」。
兩年後,台北市立美術館開館,之後台中省美館、高雄美術館陸續開館,台灣進入美術館時代。
「當時畫廊不僅成為畫家、收藏家,藝術與大眾的橋樑,也是畫作入駐美術的跳板,」劉煥獻猶記民國78年以後,畫廊業一片榮景,整棟大廈內厝邊頭尾加起來至少有40家以上的畫廊。
1987年劉煥獻獨資成立了「東之畫廊」,以展出台灣本土老、中、青三世代及華人藝術家之油畫、水彩、雕塑美術類作品為主,並出版畫冊,推廣美術教育及相關文化活動,帶動培育收藏人口,建立與藝術家合作之經紀人機制。
劉煥獻不僅有藝術天分,更有企業經營長才,他擴展了「畫廊」的定義和價值:「培養畫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的搖籃,我們也製定出畫作的價格表、真假畫的鑑定機制。」
此外,劉煥獻更是引進藝品拍賣和油畫修復的第一人,他笑稱自己是「畫的醫生」,並率先助藝術家家屬籌設私人美術館,如李梅樹美術館、李石樵美術館、李澤藩美術館都在他的奔走下問世;不定期舉辦座談會及演講、著書評論,致力於改善國內藝術環境。
1994年的劉煥獻走向國際舞台,成為「台北國際藝術博會」的策劃和召集人,1997年擔任首屆「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每年都會舉辦「台北國際藝術博會」。
劉煥獻為台灣藝術史開先鋒,為藝術創作者披荊斬棘,鋪陳一條康莊大道,他的努力與堅持令人感動,劉煥獻不敢以畫家自居,他當畫家的夢想遠了,卻實現了別人當畫家的夢想,「幫助一個藝術家從默默無聞走到功成名就,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滿足了。」
他是藝術長河裡一隻推波助瀾的推手,將未經琢磨的藝術璞玉磨得又光又亮,讓閃耀奪目的藝術寶玉光芒更現。(原文載於客家雲網站)
圖片出處:http://yoshimasalee.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2.html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