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FT is present:回應《從現場到參與,從藝術到賦能:表演藝術與NFT的交互參照》

仲伍
·
(修改过)
·
IPFS
·
NFT不只是當下(present)的反照,更是作為科技應用豐富藝術體驗的恩惠(present),不是嗎?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HK)近期舉辦「劇場/不/停/封:「演上線」計劃專題講座系列」探討「後疫情時代」劇場與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新一期的線上藝評雜誌《ARTiSM》2022年06月號的專題「國際之近遠」亦刊登了張又升(張寶成)的文章 《從現場到參與,從藝術到賦能:表演藝術與NFT的交互參照》 ,還有在臉書深入淺出簡單重述文章的邏輯。在香港有關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的討論和實例常見於視覺藝術範疇,難得有專文探討 NFT 與表演藝術,為以下以活躍於 NFT 藝術的 Tezos 區塊鏈和自身對表演藝術(主要為劇場)的淺見回應。


NFT的「現場性」

回想起第一件引起筆者對生成藝術產生興趣的作品,莫過於林經堯發在 fxhash 的作品《 forsaken 》。看著開始鑄造(mint)的一刻,一排又一排的房子按著 p5js 程序語言的藍圖建構起來,竟然可以生成出清冷早晨的一間小房子、暗夜中的一座燈塔,甚至是一座被遺忘的歷史遺跡。

林經堯 (Jinyao Lin) 作品 - forsaken

鑄造「生成─交易式」NFT 藝術的現場感有賴於當下在 Discord 或 Telegram 的線上交流或交易而來。有趣的是近來為了令 NFT 藝術更為普及化,Tezos 基金會直接主動出擊,將當下鑄造的現場感結合實體活動呈現,今年5月的巴塞爾藝術展會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筆者便親身體驗:

筆者在5月29日攝於巴塞爾藝術展會香港展會現場

事實上作為巴塞爾藝術展會合作夥伴的Tezos基金會已經在美國邁阿密海灘瑞士巴塞爾進行類似現場鑄造活動,另外將於7月舉行倫敦舉行的Proof of People亦可見Tezos基金會推動 NFT 藝術結合現場活動現場的體驗,而參與者獲取 NFT 的方式完全不需要具備區塊鏈知識和入金的經驗,只要在現場掃一下QR碼獲取連結,利用以電郵社交帳號登入創建錢包,然後就可以隨機獲得現場鑄造活動中指定幾位藝術家的 NFT 生成藝術品。而由於藝術品描述本身亦會註明為巴塞爾藝術展會的展會和年份,鑄造當下也同時視為類近POAP的出席證明。

於香港展會現場鑄造王新仁(阿亂)的作品 Chaos Culture

其實先於巴塞爾藝術展會,台灣的張惠妹演唱會憑票在akaSwap換領的 ASMeiR NFT ,相信日後會有更多類似的應用,但是仍然依靠主辦方補貼成本,若 NFT 持有者想要進行交易仍需要支付交易費用,但無疑讓更多受眾以較低門檻進入區塊鏈的世界。


NFT介入表演藝術的可能性

回到表演藝術本身,寶成的文章強調「參與」的本質──不只現場,包括事前事後的所有過程。 NFT 作為門票、場刊的實際用途固然能有解決表演藝術自網絡年代開始一直存在的資料散失問題,或者作為表演藝術眾多的記錄方式之一(近期例子見科藝藝術節2022中,重現舞台燈光效果的「賣光」項目),其實對表演藝術的參與形式可以帶來更多想像。

筆者在劇場中最深刻的「參與」體驗是天邊外劇場的作品《盧亭》(2015),所有觀眾在未知情的情況下,先品嚐一碟蒸魚才開始進場觀賞演出,然而把本身就蘊含觀眾與盧亭魚人命運同體的寓意,這種內化的「參與」過程也伴隨觀賞後消化箇中意義。雖然當時的劇評亦曾指出,粵語版《盧亭》乃翻譯自劇團前往愛丁堡藝穗節演出的英語版,但沿用英語版加入食物元素賦予參與感的後勁,仍不亞於以長篇鋪墊的《漁港夢百年》三部曲。

天邊外劇場 -《盧亭》(2015)

觀眾雖然不能將 NFT 如食物般消化,但可在自己的錢包內燒毀 NFT 來場觀賞的歷險。HERE & NOW 去年底的 Edition 1 起初只是 Tezos 線上展覽,參加者先買一個「代幣」 NFT 作為進場門票,進場時燒毀「代幣」開始體驗,完結時獲得一件 NFT 生成藝術品。 HERE & NOW Edition 4 已發展至以穿過不同的「門」來決定觀展的路線,而由於不同門的隨機性,吸引人再三體驗。

HERE & NOW: H&N SPOTLIGHTS

筆者不期然想起再構造劇場的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作品《她和他意識之流》 (2018) 和《有你,故我在》(2021) ,兩部作品分別在前牛奶公司倉庫和大館的歷史建築群進行,觀眾分成不同的組別路線,經歷不同時代的演出片段。記得在《她和他意識之流》的最後回到奶庫的入口,發現演出的是觀眾自己:當舊日歷史和記憶淡去,你會拿隨身的什麼東西和身旁同行的他/她交換,記住這段旅程?交換過的物件已然忘卻,但如果生成藝術NFT在鑄造當下就成為戲劇作品的關鍵鑰匙或導覽地圖,那麼對觀眾而言除了現場體驗的獨特性,說不定 NFT 更可以有著記錄參與記憶的特殊價值。

再構造劇場 - 《她和他意識之流》(2018)

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創作

現在於 NFT 生成藝術範疇活躍的藝術家,也早早將新媒體藝術的各種美學和技術應用於各類音樂和視覺藝術展示,但昔日仍限於為一部作品的演出或展覽而製作,創作者與觀眾維持單向的觀看關係。筆者幾年前雖然無緣欣賞賴宗昀與王新仁(阿亂)等人於台灣月節目《在香港發聲》的演出,但又藉由 NFT 藝術重新再認識各人持續創作的歷程。

行為藝術家 Marina Abramovic 今年於瑞士巴塞爾藝術展會期間公布將2001年的舊作《英雄》(The Hero)巡迴在六個不同城市的大螢幕上播放,並在Tezos區塊鏈上發行NFT。正如她ARTnews 的訪問中所說:「如果我今天開始才開始我的藝術生涯,這就是我要做的。」即使 Marina Abramovic 和 Ulay 兩人的關係和創作,以及後來的紀錄片《The Artist is Present》一直為人所述說,但藝術家並不固步自封,總是一直在創作的路上往前進,才會令行為藝術不只成為可以在 M +博物館看到的《情人》,也可以在鏈上重現《英雄》。

NFT不只是當下(present)的反照,更是作為科技應用豐富藝術體驗的恩惠(present),不是嗎?

Marina Abramović - The Hero (2001)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