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狂人的救贖之旅

FilmBurns 電影薪火
·
·
IPFS
·
《周處除三害》顧名思義引用了《世說新語》中〈自新第十五〉周處悔改的故事,電影背景則改為現代台灣,對應周處的角色是一名黑道中人陳桂林(阮經天)。他因身患絕症而打算自首,卻發覺只是通緝榜的第三位。因此打算消滅前兩名通緝犯揚名立萬,他不怕死,只怕死了沒人記得。

(原文刊載於電影薪火)

文|花輪亂夢

香港導演黃精甫繼 2014 年《惡戰》後,九年後回歸影壇,在台灣拍成了《周處除三害》。《周處除三害》顧名思義引用了《世說新語》中〈自新第十五〉周處悔改的故事,電影背景則改為現代台灣,對應周處的角色是一名黑道中人陳桂林(阮經天)。他因身患絕症而打算自首,卻發覺只是通緝榜的第三位。因此打算消滅前兩名通緝犯揚名立萬,他不怕死,只怕死了沒人記得。

電影開首一場緊湊的追逐場面就為電影定下基調,亦展現了陳桂林的心狠手辣。這是一齣充滿暴力美學的犯罪電影,追逐場面一氣呵成甚是精采,打鬥亦相當有功架。不過敘事就有流水帳的感覺,陳桂林找到香港仔(袁富華)的過程過於輕易,只是透過追蹤替香港仔拿藥的小美(王淨)便直接找到香港仔的藏身地點,直接在對面的賓館監視香港仔,這個排行第二的通緝犯未免太過易找了。對決張力欠奉,幸得小美將整個行動轉化為英雄救美的橋段,不但大快人心,也突顯了陳桂林狂漢柔情的一面。

接下來陳桂林追尋牛頭的劇情就與香港仔的有很大反差。香港仔是典型暴燥黑幫老大,易於動怒,非常暴力。而牛頭偽裝成的尊者則表面和善,因此敘事節奏亦比先前要慢。尊者的真正身份是牛頭,本該是劇情的轉折點,然而看到陳以文,不難猜出他演的必然是重要角色。由陳桂林入教到發現邪教真相,過程冗長而且都在意料之中,但阮經天的演繹令整個段落生色不少,情緒崩潰到立心修行,然後發現真相後決心消滅邪教,整個心理起伏很大,非常難演。

電影中我最欣賞是故事沒有在陳桂林自首後草草完結,而是留下篇幅描寫他接受死刑前的心境。整個故事走向是一個反英雄替天行道,相當痛快淋漓。然而陳桂林自首後感到悔恨,一切事情無可挽回,帶來的蒼涼之感,比起前段的殺戮戲碼更好看。開首展現的狂氣,去到結尾悔疚無奈,一頭一尾形成強烈對比,令角色變得更加立體。若然沒有結尾一段,就不能承載原典周處痛改前非的部分。

雖然電影是暴力犯罪類型,但重點都放在陳桂林的自我救贖之旅,較重視他的心理變化。相對起來,犯罪情節的設計就諸多不足。一如上文提及,陳桂林所有行動都過於容易——不論是找出兩名通緝犯抑或是消滅他們的過程。雖說他不是頭號通緝犯,仍有死對頭警官陳灰(李李仁)竭盡全力追捕,可是陳灰在電影中段卻直接消失了,令我感受不到陳桂林有逃犯該有的壓力(其實三個通緝犯都一樣)。而且陳桂林年青力壯又有手槍,對上兩位都是有年紀的,武力十分懸殊。他的生命力又異於常人,即使後段遭刺傷和封棺活埋,依然可以滿血回歸。因此我絲毫感覺不到他的任務難度,也造成節奏不夠緊湊的問題。

《周處除三害》的英文片名是 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三種動物在佛教的造像「生死輪」中分別代表著三毒:貪、嗔、痴。片中三名通緝犯就分別對應著貪、嗔、痴,但若然希望透過三個角色的結局體現三毒的禍害,力度則嫌不足。三者對應模糊,而且關於香港仔的篇幅有限,牛頭背後思想和邪教信徒亦著墨不多,人物塑造片面,他們二人之所以被殺的原因是他們在通緝榜排在陳桂林的前面,並非直接因為執於嗔貪而亡,三毒意象的設計便欠缺實在的指涉。

《周處除三害》似乎想指向宏大的罪與罰命題,但是不太成功,情節設計亦不夠緊湊。三毒和邪教等元素亦只屬表面的設置,沒有深入探究。幸好片中展現的暴力美學和打鬥均有一定水準,一眾演員的發揮亦彌補了以上所提出的缺點,瑕不掩瑜,尤其是阮經天所演繹的陳桂林。


電影薪火網站
電影薪火Instagram
電影薪火Facebook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ilmBurns 電影薪火電影媒體,以評論和專題文字為核心,讓光影蔓延。 網站: https://linktr.ee/filmburnshk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破。地獄》:天堂皆在我

《阿諾拉》:邁向「成熟電影」的關鍵一步

《魅笑 2》:恐怖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