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區域的文化塑造與生活的引導

不小王子
·
·
IPFS
·

#城市設計

Paul L.Knox

#群學出版

出版日期:2019.2

都市設計的概念我腦袋主要是兩個體系,一是大學時系上賴世剛教授的,站在微觀的角度,城市自帶擴張屬性,自己擴大的有機體;另一個是北京清華大學周榕教授,宏觀的視角下說在互聯網的競爭,城市很多功能被取代,伴隨AR(擴增實境)發展,城市會變得個人化。

這個因緣下,今年的臺北國際書展看到了這本書就想說買回來當兵看,想重溫以前學的都市設計思潮概念。


買回來之後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大於知識累積,它很適合企業領導人,對社會價值議題感興趣的人都行。從人性矛盾的討論,來看人們追尋秩序的失序,再到人們面對各種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嘗試,給了領導者很高的視野看待問題,最棒的是,書裡很多社會科學名詞,在發表講話的時候有很多概念可以運用或是…唬人。

幾個高大尚的名詞

1.消費弔詭:人們覺得可以通過消費來建構自身認同,以及他們的階級區異,儘管消費同時扮演了塑造並控制日常生活特質的意識形態角色。

2.永恆矛盾:人總是追求美學或是理想的最高經濟,但另一方面卻又深陷在自己只是整個供應鏈的一環,受制於政治與經濟的壓力。

3.二元論:經濟、溝通、政治與法律結構,框架促成了我們的行為,同時我們的行為也重構這些結構。

4.狄德羅效應:在個別家戶層次上,納入新物件、拋棄舊事物之際,重要的是保持一致的審美標準。

5.現代化、現代性、現代主義的差異。

6.前衛與英雄設計者:許多設計史與設計文化的解說,將變遷歸因於個別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個性與職涯。

7.現代主義的核心:以技術進步和社會民主的名義,重新設計整座城市。

8.紋理效應:聚集傾向與設計服務的群體動態,以及他們的整體特性。

9.畢爾包效應:建築物混合了使用價值、符號交換價值與轉換價值,將建築物轉變為一處品牌資產。

10.卡拉ok建築:將建築比喻成像是唱歌,唱得多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滿活力、高歌歡唱。

說回思想脈絡,書裡認為都市設計最重要的目標是改善貧富不均以及弱勢群體的生活,創造社會永續發展,這貫穿整本書的主題與評論。

都市設計的萌芽因應工業革命,城市湧入大量人口,增加創造力與影響力的同時,生活品質卻大幅下降,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像是想利用工業革命生產力,創造理想的實質及社會環境;嘗試以田園牧歌式的環境和古典建築主體,對抗快速都市化的負面效果。

各個時期派別就不特別說明了,對作者而言它們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主流文化強烈的內部生存機制,對於挑戰主流文化的創新事物有反向吸收的能力,像是代表反抗的龐克文化變成消費文化的熱門商品;田園都市主義旨在改善城市混亂的環境,卻又變成建商提高房子價碼給中產階級的行銷手段。第二個則是規劃本身的問題,讓規劃從「促成」變成「失能」,因為規劃的專業型態充斥家長主義、空間決定論、未來主義和視覺美學,對批判充耳不聞。

當代的都市設計,從促進社會公共性的角度來說比前代還更糟。新自由主義不在乎公共利益及市民社會,重要的是一切都可以買賣的消費主義,模糊公共與私人空間的傳統區分。像是後現代設計主義的建築物,大多是浮誇的「畢爾包式建築」,秉持著沒有人知道原則,只為了創造「場景」,追求視覺上前所未見的效果。當然也不能說這類建築沒有公共意義,只是其形式必定造成了許多浪費。

當代設計家在面對文化與經濟議題的焦慮,書中分析了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帶有鴕鳥心態的「懷舊式」設計來緩解這種焦慮,藉由過往時代對秩序的思考或演繹,表達文化基因有這麼一回事,順便再賺一把錢。第二個層次就是進步思想努力建構的「新都市主義」,強化地方感、宜居性、可持續性及生活品質加強,與前代思潮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不是單一願景的產物,而是源自許多組織、協會和政府機構的集體決定。

對於設計該達到的目標,也是在看設計時,有五個大重點觀念:

1.使都市環境清晰易讀,以創造地方感(盡量不要創作使用率太低的建築)

2.透過通用的編碼,來幫助失能者

3.促進並確保公共衛生,並為其他複雜、混亂而浮動的環境,帶來秩序與穩定

4.使運輸與土地利用更有效率

5.預防犯罪、保護營造遺產、產生社群,並創造歡樂環境

從追求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五個目標是「有意義」設計的關鍵。而有意義的設計是有很大力量的,除了促進文化外,商業上還能促進資本的流通與累積,通過產品差異化來刺激消費,以及促進社會再生產、正當性與認同。

小結,這本書以學術及社會文化作為切入視角,但我覺得這本書不論是以文化推進者或是商業利益追求者來看,都很有參考意義。前者不多說,在社會價值觀不斷深入探索與思考下,勢必會不斷探索極限。商業雖然追求利潤,但利潤增加的正向動力,就像上一段說的設計力量,也是建立在與社會價值的結合上,當然極端的商業追求也會造成偏離,需要有修正的力量。

不論什麼方向,從社會正向發展的角度看,沒有好壞之分,有的是對自己方向使命更深刻的認知要求,嗯…順帶一提這也是讀書的意義,藉由更多人的經驗探索這個領域的極限。這整個過程中,也不能忘了家長式主義帶來的失控,我們處在二元論的世界,好的概念影響人們,人們亦會定義什麼是好的概念。

最後小小聲的說一句,以前大學上課的時候要是讀過這本書,一定可以把教授問倒…


#翔武紀 #都市設計 #思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不小王子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https://taplink.cc/s110160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酒後走路比酒駕更危險?顛覆常識的經濟學-《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怪胎經濟學)

從《殺夫》到同志文學:台灣女性如何打破社會枷鎖?-《性別島讀》下

女鬼是來自社會的壓迫,台灣文學的性別秘密故事《性別島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