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收藏】避暑山莊《綠毯八韻碑》拓本

何補齋
·
·
IPFS
·
乾隆皇帝手書綠毯八韻碑拓本

有人喜歡把古碑拓片裱框作成裝飾。然而,卻不注重內容。

古碑存世最多的就是墓誌銘,掛個墳頭之物在客廳裡,豈非十足晦氣?此類碑刻精品, 最好還是做成折頁,方便翻閱,賞其書法之美,可也。

若要把整面墓碑掛在牆上的話,若無專室,還是留給博物館、美術館來做的好。

那一年,因公赴中國,有緣到承德一遊。小時候讀書是熱河避暑山莊,現在「熱河省」不見了,承德變成是河北省地界。

行旅匆匆,亦是走馬看花。略觀數方石碑,其中之一便是乾隆手書《綠毯八韻》碑。

綠毯八韻碑保存現狀

此碑內容,是乾隆皇帝到了避暑山莊之後,看到水草豐美,猶如一張大大的綠色毛毯,因而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又覺得自己的詩寫的實在太好了,不給別人瞻仰一下未免太浪費,於是寫成一件書法大作,刻碑留念。

碑文內容如下:(為便利閱讀,吾人標點之)

山莊土美草豐,連岡遍野,而以鹿多恣食,不致蔚長。鋪地不過寸餘,誠綠毯也。對而引興,用成八韻。
綠毯試云何處最,最為避暑此山莊。
卻非西旅織裘物,本是北人牧馬場。
雨足翠茵鋪滿地,夏中碧罽被連岡。
鶴行無礙柔叢印,鹿(齕)那容密剡長。
度不尺盈剛及寸,聞殊香爇乃饒芳。
奢哉溫室氍毹漢,刺矣白家絲線唐。
奚必鄭元書作帶,偶同李賀句歸囊。
莎羅小坐因成什,示儉因之緬訓良。
辛丑季夏之月上澣 御筆

詩藝平平,不過淺白易懂。用了一些典故,略解如下:

第八句的「齕」這個字,是用牙齒咬的意思,乾隆爺寫的異體字,中文輸入法打不出來。「剡」是草長出來尖尖的部分,「鹿(齕)那容密剡長」是說有鹿在吃草,草長不長。

「香爇」,是指焚香的意思。「聞殊香爇」說的青草的香味和焚香不同。

第十一句以下,吊了一堆書袋。

奢哉溫室氍毹漢」:漢朝有宮殿名為「溫室宮」,鋪滿了毛毯。乾隆爺說,看到這片青青草地像毛毯,讓我聯想起漢朝的皇帝怎麼那麼奢侈啊!

刺矣白家絲線唐」:又讓我聯想起唐朝白居易寫的《紅線毯》,那諷刺的意味是多麼深刻啊!

白居易《紅線毯》詩云:「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人奪人衣作地衣」。

奚必鄭元書作帶」:何必像漢朝的大學者鄭玄那樣(為避諱康熙阿公的大名「玄燁」,所以把「鄭玄」改稱「鄭元」),整天在家研讀經書,只看著庭院裡的植物。「書作帶」又稱「沿階草」,葉狹長而柔軟,夏日開淡紫色小花,結青紫色小果,可種植在庭院中供作觀賞。

偶同李賀句歸囊」:偶爾也該像唐朝的詩人李賀一樣,出門走走,找找靈感。《唐書·李賀傳》:「賀每旦日出,騎馬,從小奚奴,背負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

莎羅小坐因成什,

示儉因之緬

訓良。

我在青青草地小坐,想到這些事情:比方說,看到草地像地毯,我就聯想到漢朝、唐朝的皇帝好浪費,只有我愛新覺羅弘曆最節儉好棒棒!〈最好是這樣〉,於是寫下這首詩。

(我是皇帝,所以要換行)我開示節儉的美德,緬懷

(父皇、祖先的教導,所以要換行)先人的教誨,並且告誡子孫們這個良善的道理。

辛丑(1781,乾隆四十六年)季夏之月(6月)上澣(即上旬,1日到10日之間)

「澣」同「浣」,洗衣服的意思。唐朝的官制,工作十天休息一天,那天可以用來洗衣服,故十日稱一「浣」。

此碑吾見時,有用圍欄隔開,但表面有點髒髒醜醜的。想說怎麼不清理一下?後來看到相關報導,說是因為拓碑的人太多,技術又差,所以把過量的墨汁的沾到碑石上,日久被石頭吃了進去,沒辦法完全洗乾淨了。

當年被無良拓碑者破壞的慘狀

後來,在日本網站上看到有人出售此碑拓本,已略有殘破,想亦是破壞古物的共犯之一。然而此碑既已不准再拓,想想還是買了起來。

送到大學美術社去裱成框,技術好,完全看不出殘破處,惟裱框所費卻是買資的好幾倍。而皇家的碑就是大,裝框完畢,還得情商親友出動貨車搬運,才把此物送到家。

幸好客廳的牆夠大。

猶記當時是個很熱的夏天,掛上這幅避暑山莊的碑文,正著時。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何補齋竊思平生所學,何補於國計民生?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