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如果要用書名定義你人生的章節,你選哪幾本?
聖誕節我要書做禮物,老公不知道應該送什麼書,就把我的喜好跟ChatGPT簡單描述了一下,ChatGPT就給我推薦了這本書——《A.J.Fikry的書籍人生》。雖然很喜歡這本書的封面,但還是懷疑ChatGPT對我的了解程度。不過看到作者是Gabrielle Zevin,覺得應該抱著樂觀的心情試一試。
沒有看過Zevin寫的《明天,明天,再明天》,多次在書店捧起又放下,覺得不是自己的菜。可是這本《A.J.Fikry的書籍人生》倒是立即抓住了我。
人生與Title
初中時候的班主任是個狠角色,要孩子們每週都寫週記交給她。我跟她的過結很深,被她整得死去活來,自然不想讓她讀到我週記裡任何真實的內容。於是,我每週的週記都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然後順著那首歌「為賦新詞強說愁」地寫下去,唯一保證的就是裡面都是深深觸動自己的情感卻沒有絲毫真實發生的事件。題目從《半島鐵盒》到《Stronger》,應有盡有,她倒是也買帳,我從來不知道她是否真的讀懂了我的暗示。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十幾年的人生就是這麼些Title組成的。還記得那本週記本是淡黃色硬皮,閒來翻看,滿足於每一個Title,好像每首歌都唱的是自己的人生。
現在的我已經過了三段十幾年的人生,人生的章節也有了自己的Title,ChatGPT的推薦竟突然打破了這種原創性,給我介紹了這本書,它的每一個章節都是一本書的書名。意識到這一點的一剎那已經有點驚訝,ChatGPT是怎麼知道我初中的週記形式的?帶著一點懷舊、一點期許的心情,我走進了《A.J.Fikry的書籍人生》。
愛書的細節
在我看來,《A.J.Fikry的書籍人生》並不以情節取勝,而是細節。情節上或多或少會有點陳詞濫調,人物的設置也能夠猜出個八九不離十;而愛書的細節、故事中人物的古怪精靈和想要傳達的「愛的訊息」才是致勝之處。
開書店的人生似乎注定不是社會定義的富裕,然而,擁有那麼多書籍,對於愛書之人而言,就是真正的富裕。書店老闆A.J.Fikry在書的開始就面對了一連串的loss——失去摯愛的妻子、失去珍藏的愛倫坡古籍、失去生活的意義……但是,在書店發現一個棄嬰之後被激起的責任感讓AJ學著成為父親,也學著聆聽自己的內心,繼而找到了愛情。
如果我們熱愛什麼就用什麼來紀錄人生的話,我的人生似乎也應該像AJ這樣,每一個篇章都能夠找到一個相對應的書名。其中一個篇章也必定是我的「愛之宣言」,一個篇章是我給自己孩子日後的文字……AJ最後死於腦癌,讓我想起了愛書、藏書的丘世文。在AJ最後的日子裡,他已經無法說話,可在腦海中,還依舊構建著要跟自己女兒說出的句子。那些句子在AJ腦海之外聽起來已經句不成句,但我還是想把它們寫下來,它們也是我想說的——
The words you can’t find, you borrow.
We read to know we’re not alone. We read because we are alone. We read and we are not alone. We are not alone.
We are not quite novels.
We are not quite short stories.
In the end, we are collected works.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