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金卡
「文殊院你去過不?就在旁邊你每天路過的那個。現在年節市集很熱鬧的。」聽到我問可以去哪兒逛逛,可愛的櫃檯妹妹眼睛骨碌碌轉。
「還沒有。」
「那,」她點開手機的小紅書:「你能去排隊領開運金卡嗎?它最近很火,可以刻自己名字。我上班沒法去,下班的時候都結束了。」我瞄了一眼螢幕,看起來是復古的手動印刷機。
「好,好啊,我下午沒什麼事。」
她很高興,連忙拿起紙筆寫字:「這是我的名字,這是我媽的,還有我爺爺。」隨即把紙張遞給我,我愣了一下:「啊,好的。」她說那個明信片大小的厚卡上的字,還會燙金,她很想要。OK。
「還有,你可以幫我錄視頻嘛?那師傅很酷。」
.
年節前夕出差,我又去了趟成都。
成都街市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漫天瀰漫著的辣椒花椒氣味,紅紅辣辣,躲避不掉。回台北後,偶爾聞到相同的味道,皺眉,抬頭看,才知道是近年在台北街頭興起的重慶酸辣粉、四川烤串。
第一次去成都的時候,看著什麼都好吃,到處吃,腸胃受不了,這次去,學乖了,住同一家旅館,淨吃便利店的火腿三明治,就怕太辣太油,拉肚子。
我住的旅館就在文殊院對面,附近都是一些低矮的,古色古香的樓房。包含我住的旅館在內,附近的商家大概率都是以前大戶人家的宅邸遺留下來改裝的。
巷弄裡的年節市集,人潮洶湧,應該說,靠近文殊院街那一帶都擠得水泄不通。我還沒走到星巴克,就看到星巴克轉角的攤位,擺著兩台機器,一旁排起長長的隊伍,隊伍裡的人們耐心等候,吃著周邊攤位買來的小吃。
大約是小紅書的魔力,為了老式印刷機排這麼多人。現做客製化的新年賀卡有著令人嚮往的喜氣與好運?
攤位看板上寫著:「活版印刷,絕無僅有,客製賀卡,700磅特級厚紙,一張五十九元,贈一本書。」相當於新台幣265元一張明信片。
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卡片樣張上面的字,繁簡體混用:「謹贺新年」、「開运」、「命里有钱」。我看不出他簡繁體切換的邏輯是什麼。
「可以帶來好運,討吉利。」排隊的夫妻這麼說。什麼?簡繁混用嗎?
人們看著師傅操作機器,排列字樣,卡進定位,刷油墨,壓印。再在另一台油壓機器加熱,燙上金箔。
而在最後一步,金箔被壓印在賀卡上的步驟引來觀眾的驚嘆,他們無不喜滋滋地領取,工讀生隨機遞給顧客一本書,一些詩集,一些魯迅的書,裏頭夾著他們期待的開運金卡。顧客離去,一些書籍也就不那麼被重視地被放置一地。
我沒有排隊,而是站在一旁跟著群眾圍觀,看師傅操作得滿臉紅通通,我看得出神,但他的樣子卻是越看越面熟。
而他認出我了。忙了一陣,他和他的助手換手,端著熱茶,逐一發給客人,接著走向我。
「林總編,您怎麼會在這?」我的眼睛止不住眨呀眨,因冬季乾澀許久的眼眶一下子濕潤起來。
「我改行當財神爺啦。來!請用茶。」他用眼神示意我。我接過他手上的熱茶。他說:「這台活版印刷機,全中國找不到一台,一台都沒有啊!後來是聯繫到英國的印刷商,從英國海運在倉庫裡長灰塵的舊機器過來,再照著零件復刻的。」他眼睛炯炯發亮。
在震驚之中無法平復的我,總編說了什麼我模模糊糊聽得並不仔細,又吞吐著問他:「您都好嗎?」不敢置信完好健康的一尊林總編活生生站在我眼前,雖然瘦了許多,或說精實,但看起來更年輕了。
「初來乍到,還不習慣吃辣對吧?看你嗆到流淚。哈哈哈哈哈哈」,他笑著,繼續端茶給下一位客人。
他消失,丟下工作,然後在這裡活得好好的,太不夠義氣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