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接一個
拖了很多時日才在上星期把《等待在夜裡被捕》看完,一直不知道該不該説點什麽,剛剛吃早餐看新聞得知書的作者Tahir Hamut Izgil獲得瑞典詩歌「蟬獎」,「評審認爲他是這個時代最重要和有勇氣的詩人之一,用精準的語言描繪了個體的抗爭和維吾爾人的處境」。我想我應該説點什麽來恭喜Tahir的獲獎。
我讀書是屬於一目十行也能讀的人,但是有些書就是沒有辦法讀快,例如這本《等待在夜裡被捕》,Tahir好像就坐在你身邊絮絮叨叨地閑話家常,不帶一點血腥暴力,也沒有運用丁點兒恐怖片的橋段,聊著聊著就發現他原來在和你講一個很驚悚的故事,聊完他還一臉鎮定地告訴你,嗯,我和你説的這些都是真的,留下你一個人在那渾身發冷,連續很多個夜晚都做噩夢。
《等待在夜裡被捕》大概屬於一本回憶錄,回憶的時間綫從1996年開始,Tahir在前往土耳其留學前被捕,罪名是涉嫌携帶不法及機密文件出境,被關了差不過五年之後,Tahir在烏魯木齊掙扎著重啓自己的人生,成爲導演,結婚,生女,一切貌似慢慢步入正軌,然而2009年之後,Tahir的人生再次脫離正常軌道,先由謹慎聽話地活著,變成惶恐不安地活著,以至於每個晚上都把保暖的衣物放在床頭,隨時做好準備半夜被帶走。幾經波折抵達美國,人生的軌道又再次從零開始。寫這些經歷,很容易就變得繁冗,但是Tahir就是很有本事把「囉嗦」的劇本拍成史詩級的大片。哪怕在讀書前我已經知道他是安全的,閲讀過程中仍是一再為他的處境擔憂。很多具體的内容再講就是劇透,我覺得最好還是自己親自讀一遍,甚至兩遍。
《等待在夜裡被捕》的很多章節後面都附有Tahir的詩,每一個節選都是那個章節最好的襯托,透過詩,更能印證Tahir平淡敘述背後那巨大的憤怒和悲傷。我特別喜歡<他方>這一首。
在這些無色詞語的包圍之中
在這個被擾亂的時刻
我額頭上的標靶
也不能使我下跪
更且
夜復一夜
一個接一個
我念誦我認識的螞蟻的名字
我想把自己保持完整
在路邊或他方
就連
懸崖也逐漸懶於凝望遠方
但是
我在思緒中修剪你蓬亂的髮
兩根手指作剪刀
我往你的胸膛潑一把水
想熄滅遠方森林的大火
當然
我也只能用片刻
凝望遠方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讀過Tahir寫的詩,看完書後,我想把他的詩都找出來讀一讀。很多時候,寫字會言盡,而詩永遠都是意無窮的。
書的起源是Tahir向《The Atlantic》投稿了文章<One by One, My Friends Were Sent to the Camps>。在讀完《等待在夜裡被捕》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錄《The Atlantic》,找到發表在2021年7月的這篇文章,實際上書是文章的延續和擴寫,意外的是文章的網頁版本附了記者采訪Tahir大女兒 Aséna Tahir Izgil的錄音,雪山泉水一般叮咚好聽的聲音,道出的卻是身爲維吾爾族人的心酸。天真無邪的Aséna被迫提早長大,先是配合假裝生病,以便家人以就醫爲名逃離家鄉;到了美國後,同齡人都在討論TikTok, malls, games,感覺自己活得就像一個老奶奶,那種族人的苦難不被世人知曉的憤怒,把當地親友拋在身後的悔意,以及身份認同的問題都讓這個少女備受煎熬。 Aséna說到自己展開的新生活,「 I don’t deserve this beautiful life here」時,我忍不住落淚,離開的人每日都受著「 the feel of guiltiness」的煎熬。對於過往,Aséna説「I want to always remember this」,噢,我也是的。
不管是書、文章,還是 Aséna的受訪,都讓我生出難以言喻的感同身受。我的人生走到此刻,親身經歷了一些原本以爲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經歷的事情,看著那些所有我叫得出名字的人在清晨被帶走,當Izgil家的父女可以講出來的時候,我已經什麽都不能言,只能獨自在自己的恐怖片裡嚇死自己,眼巴巴看著自己成爲驚惶的啞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