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評 - 閱讀變現:一天30分鐘的榨書法,幫你最速儲備職場競爭力!
IPFS

話說好久沒寫讀書感想/書評了,距離上一篇已是遙遠的半年前(2024/8),這拖延症真是令我汗顏...。
我本身就很愛看書,但近2、3年觀察下來,驚覺如果只是單純把書"看"完,卻沒留下什麼似乎有點可惜,於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與封面考慮了3秒就決定收入我的書櫃中。
不得不說書名與副標寫的很厲害,意圖使人不得不買,但確實內容也真是挺不錯的,從基本的架構理論到行動實踐的方式一應俱全,都是很實際的做法並有舉實例說明。
作者(格格)是從一位愛讀書的人開始輸出影響力、拓展人脈到最後成功經營個人品牌,很適合也想要經營個人品牌的讀者做為參考,若只是單純想提高讀書的效率與累積讀書成果也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一本書。
全書以三階段串聯並以"變現"作為分界: (p.s. 這邊指的「變現」我認為可以當成「輸出影響力並獲得回報」 至於是否真的可以把閱讀變成現金就看大家各自的努力了😆)
變現之前: 閱讀時需要的前備技術
(1) 閱讀力 - 找到讀書動機/讀書方法/讀書好習慣(ex: 畫線、寫批註、總結)。
(2) 邏輯力 - 用邏輯思維讀重點,順序/架構/歸納與演繹,以加速理解。
變現成功: 閱讀後獲取的加分能力
(1) 表達力 - 讀後整合輸出(ex: 寫書評/說書)
(2) 影響力 - 用讀書打造品牌 (組織影響力/個人影響力)
(3) 連結力 - 線上/線下讀書活動、創造連結(ex: 讀書會)
變現之餘: 閱讀外產生的附加價值
(1) 自信力 - 從書中知識、智慧找到自我
(2) 踐行力 - 從讀到變成做到 (V.O:目前我自覺缺少了這塊, 如讀後感/書評無限拖延...)
(3) 覆盤力 - 梳理目標、日常記錄、回顧並驗收成效 (V.O:我也計畫要把定期覆盤納入我的行動清單之一)
⭐下面是我在讀書過程中摘錄的一些內容筆記:
說書稿重點:
開頭吸引聽眾
補充背景資訊
正文論證 (1)金字塔 (2)三點論述- 加入小故事
結尾總結: 回顧重點/引申/號召行動
書評與讀後感想不同的地方:
書評基本上要包含下列內容
書名+作者
不求全/主觀邏輯線三點論述(+小故事)
設置小標題
金句引用
使用3張圖片(其中一張為書封)
吸引人的標題
讀書習慣養成:
其論述類似<原子習慣>,從細小的習慣開始慢慢培養,例如想要建立每年讀30本書的偉大目標,就先從每天讀書10頁(甚至只有5頁也好)開始。
覆盤:
是圍棋的用語,意思是下完棋之後檢討哪一步棋下的不好,之後要如何改進。簡單分成4步: 回顧過去與評估狀況、對比分析與反思、總結方法、改進並再次行動。

結論: 這是一本兼具雞湯與實用方法的一本書,並值得一讀再讀,尤其是想藉由讀書建立個人品牌的讀者。看完此書後,我的行動有下列三點:
(1) 堅持讀完書後寫書評(至少也要寫個讀後感)
(2) 執行定期覆盤,先建立大目標(例如: 成為自由工作者)並細分小目標後,以年覆盤、月覆盤、周覆盤,來檢視成果與審視自己的方向是否需要修正改進。
(3) 累積寫書評有一定熟練度之後嘗試看看說書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