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師
花店是最愛逛的店之一。
鮮花, 盆栽, 各式各樣的花器, 各種材質花盆。
巧思綁成的花束,花環。
花藝師用五顔六色鮮花為特殊場合創造美麗構圖。
憑借其廣泛知識,為客戶提供鮮花護理建議,也為客戶推薦鮮花場合搭配。例如,與婚紗禮服相匹配的花束。
婚禮中不光是新娘捧花。 還有教堂座椅側邊會綁上有絲帶的小花束。
葬禮上也少不了花環。
好多美眉向往花藝師工作--每天看著鮮花很開心,能自由發揮創作 …沒錯,不過這份工作不光只有優雅一面。 如果你覺得每天美美、那大錯特錯!
花藝師簡稱 “農民詩人”: 進貨搬貨、處理花材、換水等等,全部是勞力活。
進貨要在花卉市場裏轉好幾個圈來貨比三家、多逛才能多熟花材品種、價格、辨別新鮮、學怎麽保鮮,回去後,每一枝花要自己除葉枝,沒錯!每一枝!還要醒花、搬大桶水、放保鮮劑、留意室溫等等等…
在德國,學習花藝是漫長過程,想要成為認證花藝師需要至少三年時間,若想取得Master大師認證則至少兩年半到六年的業內工作經驗。
對熱和冷敏感, 有過敏(花粉症)、神經性皮炎或有色覺問題的人不適合該職業。
花藝教學系統且全面,花藝基礎理論知識,設計學、植物學、零售經濟學、通識性學科、藝術史、繪畫等也是必學內容。
為期三年的職業培訓很大一部分是在花店工作場合進行,此外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基礎。大多數受訓者在開始接受花藝師培訓時都有中學畢業證書或中級畢業證書。
學員們與花草打交道, 熟記德文和拉丁文名稱,能識別植物, 知道如何照顧。植物何時, 在哪個地方,如何生長最好?植物學、植物藥劑學、藝術概論與藝術史⋯等。
新晉花藝師也學用不同工具和技巧制作花束花環,或插花。
花藝師需要了解基本比例和色彩理論。有了這些知識,就容易創造和諧構圖。
職業訓練會有薪資,雖然不高,但或多或少可以補貼生活費。培訓第一年每月報酬約為585至664歐元。學徒期第三年,每月790至797歐元的工資。
結業後,大多數花藝師工資約為每月1,600歐元。薪資靠手藝跟經驗累積起來,可達到每月2000歐元左右。公司的規模也會影響工資。大公司通常工資較高。
以下照片拍自小鎮第三代經營之花店。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83109be-9036-4fce-b842-d75c49aa1d5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861c122-d5ce-4595-bcc0-181114e07e21.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5d9f3a5-51d9-4aa5-894d-f9c3615a79bd.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799e8c3-a24c-412a-8e20-f4130e73736e.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0bf426b-b82c-4c64-959e-e217dee15a2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5766098-23a9-4984-be21-9523f4234684.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ac96d75-7a93-45bd-aac0-314d8051cd9e.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402b33a-a094-4960-a491-4ef4cf99bb54.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31d9491-c0b0-4c7f-9266-2e00e3fd3294.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8cf09f0-a8d6-449b-85e3-8df2d2c2f0e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08f5f60-87b6-407b-9d5d-5f4c93e9f58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875d9b7-4d96-440b-8168-7725e46a1817.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0e75a24-d76f-46bb-97f6-2d4ed2100eea.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49c6aa0-3200-4465-ac09-8e118e81b31a.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a04d115-7642-453a-93b2-eb38e026c6f6.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1623018-6f87-4d47-9658-166d729b0802.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9f3156d-18b6-4065-ad65-82d621c682d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