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
回想起過往求學生活,幾乎都是在強記的地獄中度過,除了培養良好的語文基礎及基本的邏輯觀念之外,似乎沒有在記憶裡留下太多知識,反而是靠著自身的興趣而養成的閱讀習慣為我帶來了許多思想的翻轉與衝擊。
我的思辨啟蒙來自於父親,從小他就灌輸我們教科書上的內容有許多都是洗腦式的愛國思想,也掩飾了許多刻意不讓人民知道的史實,加上當時在教科書裡有大量的中國歷史與地理,其鉅細彌遺的程度總是讓身為學生的我們摸不著頭緒,我們總是笑說反正背就對了,背後的理由根本不重要,也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幾乎與考試畫上等號,對學生而言並沒有真正與這些知識產生生活上的連結,自然而然也難以體會知識的力量與閱讀的美好。
作者吳媛媛以身為瑞典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帶領讀者走進瑞典的教育現場,首先我很訝異的是瑞典學校是無償提供學生文具及任何課堂所需的用品,真正落實讓每位學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的目的,也讓我想到以往總不時思考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所不同,到底清貧的家庭要如何負擔老師時不時開出來的購買清單呢?原來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倘若可以編列預算由學校來負擔這些費用,應該能使學童的受教權變得更加平等。
前面提到編列預算的問題,那就必須要談到政府稅收的部分,近來政府宣布稅收超徵所以決定還稅於民,每人預計發放六千元新台幣,然而作者在書中提到台灣的稅收跟整體經濟規模GDP相比,是先進國家中最低的,但過去十多年來還推行多次減稅,我想這有很大的因素是想討好人民,台灣即便稅收很低,依舊有許多人完全不想繳稅給政府,只要一有補貼的政策出爐,就會開始斤斤計較自己沒有資格請領,認為自己有繳稅就應該要找機會拿回現金,再者台灣稅基如此之低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稅制不公,政府向既得利益者傾斜的結果就是富豪階層總是稅負過低,日益高漲的房地產讓普通老百姓感到高不可攀,甚至像是一道高牆把我們堵在幸福人生的陰暗處。
在這本書中以瑞典高中高職生所必須修讀的語文、歷史、數學三個科目為出發點,講述在瑞典無論是哪一個科目都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並且非常重視語文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這是汲取知識的最基本能力,同時也引導學生如何去辨別資訊來源的正確性,並且不只是關注「你怎麼想」,甚至是「為什麼你會這麼想?」,其實這兩個疑問句很適合在孩子幼兒時期就拋出進行腦力激盪,訓練孩子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出理由,而非指令式地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或怎麼想。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提到關於「文學」與「民主」的關係,乍看之下兩者很難聯想在一起,但作者在書中提到瑞典老師表示我們每個人在閱讀同一本書籍或觀賞同一部戲劇之後竟然會引起不同的感受與想法,而這些個體差異本身就代表了「民主」,而老師在鼓勵學生閱讀經典文學的同時,也不認為文學就該被當作鞏固認同的工具,畢竟每個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有其背景,並非是不可撼動的真理,隨著時代的演變還是要保有自由思考的能力去做分析與評斷。
除了語文之外,書中也提到培養對歷史的了解和同理能消弭偏見與歧視,我覺得這一段話很值得深思,許多人都會對過去的歷史感到事不關己,但事實上當我們接觸到許多人事物之後會發現許多思想與言行是其來有自,甚至是我們不認同或無法理解的思維是有歷史文化背景存在的,倘若我們能透過學習去了解歷史,也自然會化解許多誤會與歧視,在書中提到瑞典反歧視策略有一個常用詞叫做「敏感教育」,指的是我們對於許多事物的「不敏感」多半源自於資訊和知識的匱乏,所以提升敏感教育就像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作者也用了一個非常精準的詞叫做「白目」來形容遲鈍或不敏感,這也正好為我解答了總是不理解許多人不自覺會表達出歧視的言論而不自知,其實關鍵就在於不僅對於議題本身不敏感又缺乏足夠的情報與常識。
我非常推薦大家有空一定要去看吳媛媛所有的作品(目前有三本),無論是談政治、社會、文化等範疇都非常有深度,表面上聽起來這些內容有些嚴肅,但卻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她不以貶低台灣提升瑞典的觀點來闡述,而是單純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並提出數據來提供讀者作為參考,對於提升台灣民眾的公民素養非常有幫助,也希望能持續看見吳媛媛的優質好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