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人打卡 | 從Matters出發,我們要走向哪裡?
來Matters已經數不清幾個月了,記得第一次了解到Matters這個平台,是在Youtube淘到了一個項飆老師的訪問,裡面提到了這是一個“Matters對話項飆老師的在線課程”,好奇心驅使下便Google了解Matters,沒想到一來便在這裡扎根了。
我平時多數時間都在大陸/內地生活,接觸的更多信息、接觸的更多人都來自“墻內”,身邊人更多訪問的都是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泛娛樂的平台,所以決定了多數人都是對政治認識有偏差,抑或乾脆對政治無感的人。
而Matters上,我有機會認識許多來自香港、台灣以及遍佈世界各地講華文的朋友。每當看到他人認真寫下的文字,我都會不吝讚賞地狠狠拍手。捫心自問,我總是以“沒有時間”擱置寫作這回事,所以我更能體會碼下一篇文章,背後凝結多少心血和心意。同時,Matters上也有很多朋友是基於“不遺忘”“公民不從命”的本意在寫作,是為了記錄他們所經歷的歷史、為了表達我們對未來世界的希冀而寫作。
當人們不只是關注自己的衣食住行,關注自己明天的飯碗和利益,而是走出自身去關注政治對個體的影響,去關注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那些時刻的人是不自私的,是張懸那首歌唱的那樣,“你在曾經不止是你自己”,我在Matters見到了很多“你不止是你自己”這樣的時刻,並從中收穫了很多善意的力量。
記得一開始令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Pakkin 寫的一篇關於他在教會如何查經的文章,裡面還介紹了一本他自己寫的書《時勢好惡,做基督徒好難》,其中引用了一段裡面出現的文字,我當時便把那篇文字“私藏”起來,每當我覺得“時勢好惡,做人好難”的時候,便會把那張圖片拿出來看一下,以作激勵。還想著等疫情過去,可以正常通關香港的時候,要過去帶一本這書回來。
看到有一些Matters的老朋友在說“Matters變了”,例如以前Matters是一個專業政治討論氛圍更強的社區,如今變成一個流水賬盛行的地方,從而導致用戶對自身定位更加迷茫之類的批評,我個人的感受是,Matters讓我最珍視的地方,是這裡的人情味與人味。
我時常與“墻內”的朋友感慨說,我覺得我們生活的環境裡“人”一直在消失。我們每天的話題都是“內捲”、“雞娃”、“搞基”(炒基金)等,若不奮進,則很容易就淪為大眾口中的“985廢物”、“三和青年”、“韭菜“等,公眾人物呼籲大家理性討論會被批鬥到被社交平台封殺,喪盡天良的娛樂明星卻躺著就能賺到普通人十八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個不把自己當人,也不把其他人當人的體系中,沉浸在一場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中而不自知。
每當我被這種場景折騰到倍感疲憊的時候,便會到Matters上來逛逛。神奇的是,每當走完一圈,大家的善意和溫暖便注入我的身體,使我獲得重啟的能量。所以,Matters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生活在大陸/內地的人而言,是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因此,我不認為大家要把Matters局限為“一個政治討論的地方”,抑或一個“嚴肅觀點出沒的地方”,而簡單地將其當成一個留住“人”、留住“記憶”的地方就好。
Matters是一個幫助我區分“我們”和“他們”的地方。“我們”,是自我覺醒,“我們”有自我意識,能獨立思考,理性判斷與交流,主張愛與和平;“他們”,是被有偏差的信息洗腦,思想不獨立也不批判,被“仇恨教育”扭曲,不把自己當“人”,也不把別人當“人”的。
“我們”要時刻與“他們”保持距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