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爸爸也得媽媽手?|認識 狄奎文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

跟很多軟組織受傷一樣
媽媽手並沒有專屬於媽媽
而是只要長期使用或急性撕裂這條肌腱、韌帶、關節囊
還有「肌腱鞘」,就有高機率會得到的病
肌腱鞘是甚麼呢?
它其實就是一個軟組織通道
你可以想像肌腱是台火車,而肌腱鞘就是隧道
大家都知道肌腱在收縮放鬆時會伴隨長度的伸長及縮短
這段長度的變化代表肌腱的滑動
這些細細長長如電線如果沒有「集線器」整理整齊就會在滑動的時候扭成一團
就像腕隧道中的橫向韌帶
它就是底下肌腱、神經的集線器
只不過這些集線器還必須提供很好的「滑動性」
才能確保肌腱功能
.
看到這裡,聰明的居民可能已經猜到媽媽手的原因了
沒錯,就是這個集線器的內部空間變小,導致肌腱用力時卡住、拉扯產生疼痛
導致「狹窄性肌腱鞘炎」
常常發生在抬重物、運動員、廚師、抱小孩等等的動作上
所以感覺起來男生發生的機率還是高一點呢?
這裡不免俗還是告訴大家
不是所有痛在手腕大拇指側的病都一定是媽媽手
如果這個位置的神經被壓到、頸椎神經嚴重壓迫、周邊橈神經壓迫......
都有可能產生類似的症狀
或許有人聽過這個測試—Finkelestein Test

用其他四指抓住大拇指向小拇指側下壓
如果出現大拇指側疼痛就是陽性,代表你可能得到狄奎文氏症
但這個測試就算測到上述幾種其他病因還是有很大機率為陽性
所以媽媽手的評估還是要交給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是醫師的超音波檢查
就跟我之前的文章提到的一樣
只要空間變小就會產生症狀
所以無論是「集線器」還是「電線」變厚都會產生疼痛
這台火車都會撞向隧道
而發炎久了就會產生「沾黏」
導致久病不好,舊病纏身
所以治療這個病一樣要透過「伸展」、「滑動」
來放鬆變厚的肌腱及去沾黏
伸展
其實動作就跟Finkelestein Test一樣

拉伸到稍微痠痛廷個10到20秒再放鬆
滑動
媽媽手相關肌腱是「外展拇長肌」、「伸拇短肌」
分別是做「鴨嘴打開」跟「比讚」




所以就是重複做這幾的動作讓肌腱滑動
有時會覺得稍微痠痛是正常的
通常一輪做個20到30次就可以休息一下,一天記得想到就做
肌力訓練
等到測試都不太會痛只剩緊緊的感覺後
就要加入肌力強化
動作一樣是「鴨嘴打開」跟「比讚」
只是要加一點重量「挑戰」一下


每10下一組,3組一輪,一天做個3輪就行
媽媽手是個靠一般儀器還有居家運動可以大概率治癒的病
但如果你已經休息一個星期、也做了軟組織處理
疼痛都沒有好轉或者總是有最後一點痛好不了
那可能有其他問題;
或者想要有好一點的預後、完整的治療
都建議還是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這裡徒手雖然不一定要,但能加速你的復原速度,並能幫你找到其他問題的可能
可以參考一下囉!
---------------------------------------------------------------------------------------------------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歡迎來到我的國度
.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 .
.
但在我的國度裡,希望我的居民們能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不亞於任何其他醫療技術」、「不只是無腦操作」的專業 . . .
.
最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請幫我在下方點擊「5下like」,我將獲得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的回饋
按下5次Like,就可以免費贊助我的文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居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