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後代考證國軍祭拜儀式 反思戰爭籲台海和平
《戎禮馨香》通過選取一二八淞滬戰役、長城戰役及綏遠戰役的五場最具特色的追悼大會或儀式,研究發現國民政府透過陣亡將士紀念儀式安慰遺族、並對全體軍民精神動員,探究國民政府當時的對日戰略方針,為國民政府在抗戰前奉行綏靖主義的說法提出平反。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的溫玉珍,曾在香港光華新聞中心工作過四年。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談及為何想到從祭祀儀式切入,溫玉珍表示自己在香港因各種活動而逛了很多墳場,墓地在他人心目中好像都是悲傷的離散,但在她看來更重要的是對於歷史的記憶。她看了一個個公墓,跑馬地墳場有香港辛亥革命烈士楊衢雲的墓,沒有名字只有編號,這個奇特的故事將她吸引,後來越看越多,每一個墓都有他的身世,好像構築起一個香港的近代史,也是中國的近代史。溫玉珍想到立墓碑之前,都要做一個儀式,宣讀他們的戰功,像是一個戰爭紀事的片段。
這部分很少有人研究,《戎禮馨香》也是首部以國軍對日作戰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和紀念儀式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溫玉珍介紹到,她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九三三年長城抗戰結束後,冀熱長城戰役追悼會,這隻屬於地方部隊的第二十六軍,在她翻查到的紀念大會手冊上,這個軍隊活動範圍遍及中國大江南北,作戰對象從北伐時北洋、到國府內部反蔣勢力、到中共紅軍、再到日本軍隊,同時還會參與救災,給她的直觀印象就是非常忙碌,也凸顯國軍當時既要安內亦要攘外的時空背景。
對於抗日戰爭的主力與貢獻,近年兩岸各自爭奪話語權,中共二零一七年將「八年抗戰」改稱十四年抗戰,將國民政府三一年起的局部抗戰囊括在內。溫玉珍認為,兩岸關係處於敵對狀態的時候,就會採用抹黑對方或者把對方從歷史抹掉的方式來處理,比如現在大陸會削弱中華民國國軍在抗戰歷史的故事,在《八佰》裡隱掉中華民國的旗幟,其實背後意旨當時的國民政府沒有積極抗日,都是在打內戰。她也經常聽到大陸文宣會說抗戰時期國軍只打自己人,國軍很腐敗,每次看到那些相關的影視作品都會很難過。在她的書中側寫追悼大會的目的,紀錄了這些軍人在打日本人,死傷了多少。
溫玉珍強調,當時的國軍在三十、四十年代對外不停地抗日,一些軍隊是在對抗中共並不是主要的,還有很多是在平內亂。但如果因此說國府是只剿共不抗日,我覺得是不公允也有違歷史的,這些國軍先烈都為國家盡過這一份力,也是一心向著當時的「中國」的,不應為現在政治目的去這樣操縱歷史。
她也在研究中重新肯定了當年國府的努力。溫玉珍指出,那段時期的中國其實就是一盤散沙,內部其實不平穩,國民政府當時採取的是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雙重策略,以獲得備戰時間和外部援助,像是不宣戰、不切斷和日本完全的聯繫,並透過當時的國際聯盟從中協調,以避免開戰,因為當年的中國其實完全打不起這場戰爭。
另外,溫玉珍還發現其實日本人也非常重視祭祀軍人的儀式,重視戰死的的屍骨是否埋葬好,在當年中日兩邊的狀態是類似的,投入很多力量以做精神動員,兩邊政府都是為了安生慰死,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國民的標準,強調如果是個好男兒就要為國獻身,好讓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戰爭當中,為之後的長期作戰做準備。
四九年之後中國大陸和台灣方面如何建構一個國家的歷史敘事,這是溫玉珍一直非常感興趣的。中國大陸十一國慶,國家通過國家慶典重新定位或者講述建國歷程及未來方向,之後的閱兵向國人展現國家的力量。在台灣是雙十節,五零年代會強調反攻大陸和光復,到了七零、八零年代,就轉向民主化,一直到現在,也會在國慶日透過領導人的講話對兩岸關係重新定位。台灣如今仍有春秋兩季祭拜軍人儀式,溫玉珍指這都受到30年代遺留下來的影響,這些祭祀儀式基本上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已經有完整的雛形,一直延續到台灣。
透過儀式,領導人在祭拜國軍亡魂的時候,在祭禱文裏面也會提到對這個國家定位的未來。溫玉珍指,在民進黨執政後,儀式也無形之中發生變化。「比如蔡英文就會更多提到感謝國軍保衛家園,保衛台灣,她會比較重視1949年之後遷台之後的戰史,感謝國軍在金門八二三砲戰等、對台海和平的貢獻,不會著重在抗戰時期」,因為這個祭文一半是唸給過去的亡魂聽,一半是唸給生者。
溫玉珍是青年軍及黃埔後代,父親溫樟當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並參加登步島、八二三等戰役,這也是溫玉珍致力於這一研究的另一動力——希望像父親一樣的一代軍人被肯定。八月二十五日,九十五歲的溫樟在台因病去世,這本獻給為國家獻出生命的那一代人的新書成為溫玉珍給父親最後的禮物。
接受專訪時,溫玉珍正台灣照料病中父親,她介紹到,父親當年在軍校學的是無線電電報,所以一直跟著長官跑才一直活了下來。父親跟著國民黨輾轉來到台灣,他的大哥卻是跟著共產黨,最後到了甘肅之後上山下鄉,再也沒有回到山西老家,只有一個弟弟還留在山西守著祖墳,一家人就離散了,父親再也沒見過大哥,因為兩岸訊息不互通,後來連他們母親過世他都不知道。
溫玉珍表示,從小父親會反覆講這些故事,就覺得戰爭的代價真的太大了,這一代人他們都會不停地講述這個戰爭的故事,他們共同的心願其實就是不希望再有戰爭。另一方面,溫玉珍以前覺得父親遷到台灣這七十年的這些歷史故事,對台灣人來說一定有感受,因為跟台灣休戚相關。但後來,她發現49年以前更早的抗戰歷史,在台灣已經被邊緣化,慢慢不被重視。「可是這所謂的本土化是不可逆轉的,因為當年遷台的人已經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抗戰老兵都已經在凋零,只是這個記憶如何傳承下去,兩岸再用什麼方式連結,這是我關注的。」
溫玉珍還提到,台灣前行政院長、曾經的國軍將領郝柏村晚年去大陸重走抗戰之路,她覺得郝柏村字裡行間中,就是希望兩岸能夠維持這個抗戰的記憶,因為除了中華文化本身,這是所有海外華人的一個共同記憶和瑰寶。另一方面,郝柏村也希望兩岸能夠尋求一種更為和平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輕易地動武。
「我父親一直想回去,對他們這一代人講,大陸永遠是他們的家鄉,但是一直到後來都沒有機會。」溫玉珍強調,國軍的歷史也應該依循史實放在中國近代史當中完整展現出來,而不能因為變成「敵對勢力」而被忽視或扭曲,這樣國家對他們有失公允。
原刊2022年44期《亞洲周刊》 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