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丨流于浮表,必无法抵抗遗忘的惯性
在手机、电脑都读不下长文,有值得读的微信文会一键推到kindle,闲暇时慢慢读。在《发哨子的人》一文出来的时候,意识到会被删,第一时间推到了kindle。果不其然。但后来发现这篇文到底写的是什么、大家读没读已经不重要了,它衍生出了新的意义——是接力,是行为艺术,是反讽,是对抗。
这场略带亢奋的“合谋”,编织了一张话语网,松散地牵扯出每一个密闭空间里的同质个体。在十年前,这套话语并不陌生,但今天,因为沉寂多年,似是新生潮流。它显得时髦、精致,让人趋之若鹜,定要参与一把。似乎晚一步,就要被这套话语及其使用社群抛弃。
催生这场潮流的竟是密闭空间的审查系统,真是意外惊喜。以往,审查系统总能清除这些“毒瘤”,三个小时、半天,顶多一天,随着人工加程序的高效运作,成效必然。这一次也没有理由怀疑。但万万没想到,在往日的既定路径中,新议题的不断跌入、繁忙日常事务的切割也在有力削弱着原议题的生命周期,若无法被持续讨论,则自然沉没。但近期的焦点太集中了,日常还笼罩在“疫情”之下,没有新议题,也没有繁忙的工作和娱乐,所有人都看见了这则“看不见”的新闻,并想方设法看到它。
越看不见,越要看见;越被删除,越要发出;越不懂,越想弄懂——当审查系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不仅发现这一次清除行为成了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一次,且发现自己成了“酵母菌”,一直在为对方供给养分,推波助澜。
于是有人喊停了。前天晚上,新版本和总结版的《发哨子的人》不再被清理,同时南方人物周刊的《四人殉职,四人濒危》出来并引起关注,也没有被删——审查系统开始避免再酿路径依赖的大错。在审查退场后,议题的接力艺术也失去了意义,这篇文章终于在昨天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四人…》的热度也没持续太久——大众也有路径依赖:不被删的,大概也不太值得关注。
一个豆瓣友邻说,中国民众愿意表达政治不满的唯一情形是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而非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或无法被保障,而民众对表达的共识只能形成于一种情绪表达,而非权利主张。
初读觉得这位友邻过于苛刻,认真想想,虽不至于对任何形式的表达冷嘲热讽——毕竟历史环境使然——但也应考虑这种情况:酵母抽离后,议题立现疲弱。接力的艺术行为自有丰富意涵,但对权利主张讳莫如深,局限了它在更广泛层面的延展,也没能在更多人心间驻留。
能第一次这么大程度挫败审查系统,这场疫情激发的愤慨也是第一次让现行治理模式陷入困境,已是难得,让人看到希望。但也意味着,更智慧的审查、更严密的治理或将被开发。流于浮表的表达必无法抵抗遗忘的惯性,审查系统只需稍改路径,即能恢复效度——先不删,等大家不在意的时候,再悄悄地、缓缓地作滞后删除。待你回头看时,一片空白,模糊记忆已无迹可循。
不要忘记,则要读,要想,要说出来,要讨论,也要自省,我只能这样抗衡。
P.S. Matters有不少值得一读的长文,右键成txt再邮件到kindle实在不方便。希望有小伙伴能提供把matters一键推送到kindle的办法,当感激不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