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咒詛自己,不如燃燒生命
2025年04月04日
與其咒詛自己,不如燃燒生命
讀經: 伯3:1-26
選讀經文:
伯 3:1-7,10-11,16,20-22,26
"1 此後,約伯開口詛咒自己的生日。2 約伯說:3 「願我生的那日滅沒,說『懷了男胎』的那夜也滅沒。4 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5 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白天的昏暗恐嚇它。6 願那夜被幽暗奪取,不在一年的日子中喜樂,也不列入月中的數目。7 看哪,願那夜沒有生育,其間也沒有歡樂的聲音。…10 因它沒有把懷我胎的門關閉,也沒有從我的眼中隱藏患難。11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就氣絕呢?…16 我為何不像流產的胎兒被埋藏,如同未見光的嬰孩?…20 「遭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21 他們等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22 他們尋見墳墓,就歡喜快樂,極其高興。…26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
時代默想:
約伯與三位好友,經過七日七夜沉默相對後,約伯開腔說話,以哀歌抒發情感:
生辰是禍(1~10):約伯一口氣說出十一個願,咒詛自己的出生:
「願我生的那日滅沒……願那日變為黑暗,願神不從上面尋找它,願亮光不照於其上。願黑暗和死蔭索取那日,願密雲停在其上,願白天的昏暗恐嚇它。願那夜被幽暗奪取……願那夜沒有生育……願那些詛咒日子且能惹動力威亞探的(「力威亞探」是音譯,是中東神話中一種海獸;新標點譯文為「鱷魚」),詛咒那夜。願那夜黎明的星宿變為黑暗……」(1~9)。
身在痛苦裏的人總會問:「活着,既是這麼苦,為何要出生呢?」連先知耶利米在極痛苦時,也咒詛自己的生日,甚至收生婆和一切向他父親報信的人,都一併咒詛(參耶20:14~18)!沒有出生,的確大吉大利!約伯問「何必有我」代表他接受這一切患難,他不是要終結生命,只是不明白為何會來到這世上。
死亡是福(11~19):約伯一方面問自己,為何沒有一出母胎就死去?若一出生就死去,那是多麼的好呀(11~13)!另一方面,約伯讚賞死亡的好處:「在那裏惡人止息攪擾,在那裏困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再聽見監工的聲音。大的小的都在那裏,奴僕脫離主人得自由」(17~19)。死亡是一份安息和解脫!
求死不易(20~26):受苦的人可能會對約伯的話有所共鳴:「他們等死,卻不得死;求死,勝於求隱藏的珍寶。他們尋見墳墓,就歡喜快樂,極其高興」(21~22)。原來尋求死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在患難中,在愁苦裏,仍然有光賜下,仍有可以活下去的生命力(20),這正是約伯所發出哀聲和疑問:我如何撐得下去(23~26)?
約伯的「哀歌」道出受苦的人的心聲和掙扎:「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面對無止境的患難,約伯坦然承認內心的痛苦與絕望,並由自身經歷思考生命的意義。人生並不是無風無浪便代表有意義,今天我們明白活着是為了甚麼嗎?如果我們不明白神叫我們活着的意思,便會覺得死亡就是終局,也不會看見永恆中的價值。從正面看,約伯不住在自己的位置上學習如何在神面前真實。每人的痛苦也不一樣,無法比較。求神幫助我們在極端痛苦的時候,能像約伯般尋問智慧、緊緊抓住神。
回應禱告: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患難來到。」每個人都有機會遭遇困境,神容許我們向祂抒發情感,這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所信的神是真實無偽的,祂能體恤我們一切的苦情。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