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瑜伽師地論》_20240124

度.do
·
·
IPFS
·
十遍處。三三摩地...

單純地記錄,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堆壘出的法義,真實或不真實,唯有徹力實際修行。

《瑜伽師地論彙集》p487~494

〔原文〕續p487

■ 十遍處

復次,由諸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故名遍處。
言無二者,謂諸賢聖無我所二差別故。
言無量者,遍一切故。

何故遍處唯就二處建立?
由此二種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續故。
色唯屬自身;
香味二塵不遍一切;
聲有間是故不說;
如是有色遍諸處定。
色界後邊,於無色中空遍一切,故立遍處。
識所行境遍一切故,亦立遍處。

復次,修觀行者,
先於所緣思惟勝解,次能制伏。
既於制伏得自在已,
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
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八色遍處善清淨故,
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
如其勝解隨所轉變,皆能成就。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堪有所用。

識遍處善清淨故,
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

空遍處善清淨故,
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譬如世間瓦鐵金師,初和泥等未善調練。
解脫位亦爾。
如善調練,勝處位亦爾。
如調練已隨欲轉變,遍處位亦爾。

.

■ 三三摩地

復次,三三摩地者,

云何空三摩地?

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
數取趣等,心住一緣。

當知,空性略有四種。

  1. 觀察空
    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
    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2. 彼果空
    謂不動心解脫,
    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3. 內空
    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
    及我慢等,一切僻執。

  4. 外空
    謂於五欲,空無欲愛。
    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
    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
    此中,緣妙欲相,名為色想。
    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

又修行者,
由彼果空,
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
由觀察空,
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

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
便應作意思惟無動。
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
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

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
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云何無願心三摩地?

謂於五取蘊,
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云何無相心三摩地?

謂即於彼諸取蘊滅,
思惟寂靜,心住一緣。
如經言,無相三摩地,
不低不昂,乃至廣說。

云何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
又二因緣入無相定:
1. 不思惟一切相故。 2. 正思惟無相界故。
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
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
於無相界正思惟故,
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此三摩地,略有二種:
1. 方便。 2. 方便果。
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
於彼諸相謂能解脫,
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
彼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
方能取解脫隨相。
於此解脫又解脫故,
不自策勵,思擇而住,
是故名為極善解脫。
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
雖名解脫,非善解脫。

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
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
又復滅道、俱應曉了。
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
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
於見道位,名曉了果。
於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

若於此處無有彼物,
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
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
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

何故此中先說空性。
餘處宣說:
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
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中不清淨,
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

是故經言:
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
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
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 若執著空性,等同背離空性。

★ 要用智慧,而不是意志力強迫自己。

★ 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

★ 打破業力與認知的框架。

★ 人世間的善法皆是治標不治本,只是一種方便,卻不徹底。

★ 佛法最珍貴處,在令眾生從根本處遠離顛倒。

.

.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度.do千山萬水, 不如一抹白。 愛畫,喜字,戀山水。 描線,寫聞,觀世間。 戒不掉的喃喃自語.............^^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老病死.無常。

風動,還是心動?
50 篇作品
瘋字玩詩帖
6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