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登“人類非遺”的浙茶,到底有多絕? 👨

K社長 新旅遊
·
·
IPFS
·
由中國單獨申報的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浙江,正以“茶”為媒,在新時代迸發出更勝以往的“茶鄉”生機。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開始煮飲“原始茶”;六千年前,寧波田螺山有了中國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這片古老東方的小小樹葉,在浙江開啟曼妙旅程,終是名揚四海,造富一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七屆常會在摩洛哥拉巴特舉行,會上傳來喜訊:由我中國單獨申報的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成為世界各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該名錄(名冊)數量最多的國家。

在這個申遺項目中,浙江,不僅牽頭申報,更有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為:綠茶制作技藝(西湖龍井)、綠茶制作技藝(婺州舉岩)、綠茶制作技藝(紫筍茶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安吉白茶制作技藝),以及廟會(趕茶場)、徑山茶宴兩項民俗活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細品,這驚艷全球的浙江茶色!


2008年入選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她孕育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間,她凝聚了西湖山水之精華和西湖茶人之智慧。

她,就是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龍井

清代乾隆皇帝獨愛西湖龍井,他四上龍井、題寫龍井茶御詩、親封“十八棵御茶樹”的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西湖龍井,素來“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這樣的美茗正是來自於越冬后茶樹的初芽。

這時候的茶芽肥碩、強壯、飽滿、厚實,轉瞬即逝的釆摘時間醞釀出了一年中品質至臻的茶味。

對於杭州人來說, 第一抹春色就在這杯明前龍井新茶裡。

泡上一杯龍井茶,嗅着淡淡的龍井香,沐浴在陽光下,連春天都變得完整了。

西湖龍井茶的釆摘和制作都十分精致細膩。

全手工的釆摘需要對於時間的完美把控,正如龍井茶區的一句諺語:“茶葉是個時辰草,早釆三天是個寶,遲釆三天變成草。”

除了把握時間,茶葉的丰收多多少少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一旦天氣突然變熱,嫩芽也會因為抽得太快從而變老,最終失去作為龍井茶的資格。

但即使是這樣苛刻的條件,茶農們卻仍舊遵循着老祖宗“一茶一葉”的規矩,堅守着西湖龍井的品質傳承。

歷經千辛萬苦釆摘后的嫩芽,終於迎來了最后的“成茶禮”,它們借助茶農們的巧手,經過攤放、青鍋、成條、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九道工序,蛻變成了真正的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傳承至今,已經成為浙江一張熠熠生輝的“金名片”。

西湖龍井茶博物館、杭州圖書館茶文化主題分館、非遺主題酒店等茶文化空間載體隱藏在城市的高樓廣廈間,為低頭忙碌的人們增添了一抹幽幽茶香。

而這背後,自然也少不了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樊生華,“綠茶制作技藝(西湖龍井)”項目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8年如一日地鑽研技藝、守正創新,在傳統“十大手法”基礎上獨創了西湖龍井炒制“太極手法”。

葛維冬,“綠茶制作技藝(西湖龍井)”項目第六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擁有34年制茶經驗,不僅自己是制茶大師,培養出的徒弟也都成為了業界翹楚,推動傳統技藝薪火相傳。


2011年入選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為安吉白茶的名字帶有一個“白”字,很多人都對它有着不淺的誤解。

安吉白茶之所以被安上 “白茶”的名,是因為枝頭剛長出的嫩葉缺少葉綠素,色白如玉,但從制作工藝上說,它卻是實實在在的綠茶。

雖然安吉白茶的名氣很大,它的成名史卻並不久遠。

1930年,孝丰鎮的數十棵野生白葉茶樹被發現。隨后當地農戶便逐漸開始量產、繁育,安吉白茶的發展史也是從這時候才正式起步。

而短時間內的聲名鵲起也意味着安吉白茶的品質實在過硬。

茶葉葉白脈綠,顏色鮮活,經水沖泡後湯色清澈透亮,香氣高而持久,白、活、香、鮮、清正是其最佳寫照。

和很多綠茶一樣,安吉白茶的釆摘也有着時序之分,當清明前,它的嫩葉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嫩葉就會逐漸變為全綠。

最佳釆摘期正是需要在這特定的白化期內釆摘、加工,這時候生產的茶葉在經水沖泡后,葉底也呈現白玉色,形如鳳羽色如霜。

釆摘過后,便是嚴謹的工序:釆摘、攤放、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收灰干燥

每道工序都有特別要求,除需要正確的溫度外,還要保持苛刻的溼度、極高的手感和手法。

追求完美的匠人就在這日復一日的枯燥工序中完善自己的手藝,傳承茶葉的風味。

嚴榮火,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一直都致力於安吉白茶制作技藝的傳承發揚與創新發展,他結合傳統和現代制茶技藝,提出了“自如走水制法”。

陳達有,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總是在傳承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并將自己的經驗用於茶農生產和技術培訓,進一步推動了安吉白茶產業發展。

經過傳承人代代努力,安吉白茶的名聲在外也為安吉的“白茶產業+文旅”產業開辟了個更多可能性:全方位展示安吉文化歷史印跡的白茶客廳、茶系列特色民宿……

2011年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長興,有一名山,依傍太湖,重巒疊翠,竹木陰翳,其間常年霧漫山林,使之成為孕育一杯好茶的沃土。

這名山,便是顧渚山

唐代湖州刺史張文規曾稱贊此處“茶生其間,尤為絕品”。

絕品自然指的就是紫筍茶

紫筍茶其名由《茶經》 “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的論述得來,無論是形狀,還是顏色,紫筍茶都是“上品中的上品”。

上品的紫筍茶外形細嫩緊結,湯色淡綠明亮,滋味獨特鮮醇,無愧它“茶中第一”的名號。

當然,紫筍茶的名聲遠揚還與茶聖陸羽的一句“芳香甘冽,冠於他境”脫不開關系。

正是因為這一句,紫筍茶成為大唐貢茶,開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紫筍茶一般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釆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

這時候,芽味細嫩。

最特殊的是紫筍茶制作工藝隨曆史發展不斷演進的同時,“古代”制茶方法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茶葉界的“一茗七法”指的正是:團法、餅法、凌霄法、周氏炒青法、許氏炒青法、北山僧法和大葉蒸青法。

紫筍茶古法蒸青和制作茶餅的過程,同《茶經》中記載的一致,需要經過精挑細選摘茶葉、蒸汽殺青保綠色、蒸罷搗碎如細米、圈模成規拍成餅、晾至半干刀錐孔、茶餅慢焙穿作串、挑選封包細貯存等工序精制而成。

現代炒烘工藝經攤青、殺青、回涼初烘、復烘等14道工序,前后所用時間需達半月之久。

美茗經過漫長時間的等待反而顯得更為動人。

鄭福年,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紫筍茶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他總是每天徒步走上古茶山,精心養護原始生態的古茶樹,對紫筍茶炒制有自己獨特的體會,還一直致力於研究和恢復唐代紫筍茶的制作技藝。


2008年入選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眾所周知,能以地方冠名,總是在某些方面十分出彩。

婺州舉岩茶便是如此。

舉岩茶的制作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是唐五代時期的十大茗品之一,也是明清時期成為皇家的貢品。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更是把婺州舉岩列為最佳名茶之一。

一直以來,上佳的舉岩茶細緊略扁,微帶茸毫;色澤銀翠交輝,香味持久;沖泡時湯色奶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入口則鮮醇甘美,清新宜人。

古時的舉岩茶,也因此被稱做碧乳茶,說起來,竟和現代奶茶形如“雙胎”。

每年清明到谷雨之間的十五天,是舉岩茶釆摘的唯一時節。

由於舉岩茶對茶葉的要求几近苛刻,茶農們只選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一萬枚芽葉只能制成三到四兩茶葉。

而無論多么難得,茶園一年一次的釆茶都會隨着谷雨的到來,準時結束。

婺州舉岩制作技藝主要由揀草攤青、青鍋、揉捻、二鍋、做坯整形、烘焙、精選儲存7道工序組成。

炒制時以焙為主,炒焙結合,既保持了原有的茶芽特色,又能使舉岩茶獨具風格。

胡招余,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他出生制茶世家,家族中數代人都從事婺州舉岩手工制作,至今已有230余年。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胡招余對於婺州舉岩茶的制作有着自己的獨特心得,并將其融會貫通,創新發展。

2008年入選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磐安自古有“界三郡而鄰五邑”之稱,這裡山脈延綿,層巒疊嶂,壑深谷幽,泉清溪曲,竹密林丰。

磐安縣的“趕茶場”從高山秀水中走來,根植山水、粗獷豪放,神秘而原生。

什么是“趕茶場”?這先要從磐安的茶文化說起。

磐安是“中國生態龍井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與茶淵源頗深。

趕茶場又稱“茶場廟廟會”,盛行於磐安玉山一帶。

這是一場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聚會,既是為了紀念茶神,也是為了會市活動,其特色就在一個“趕”字。

廟會期間,玉山區域以及周邊地區的群眾都不約而同“趕”到古茶場,鄰近地區的商人也會到此設攤布點,現場聲勢浩大,熱鬧非凡。

趕茶場共分春、秋兩社,即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與十月十五。

春社時,茶農會盛裝打扮祭拜“茶神”,祈求茶葉丰收,茶場內還會舉行掛燈籠、迎龍燈等民俗活動。

趕茶場

迎龍燈

等到秋社,茶農和百姓帶着秋收的喜悅前來趕集,其間還有三十六行、疊羅漢、抬八仙、大花鼓等各種丰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以及迎大旗、迎大涼傘等民俗活動。

迎大旗

清代磐安人周顯岱曾在《玉山竹枝詞》中描寫了這一盛會:“茶場山下春晝晴,茶場廟會春草生。游人雜還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聲。”由此可見當時萬人空巷的景象。


 2011年入選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徑山山高林深、雨露充沛,進是空山幽谷,出則鄉村自然,優越的環境造就了徑山茶的好品質。

徑山茶與山齊名,始栽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1200余年曆史,仍享譽不衰,形成了源於自然、崇尚自然,講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獨特品質和風味。

以茶論道的“徑山茶宴”更是成為了獨有的風景。

“茶宴”源起漢晉,興於中唐,盛於兩宋,式微於明清。

徑山茶宴”是我國古代禪院茶會、茶宴禮俗的存續和傳承。

隨着徑山寺的興盛,“徑山茶宴”的儀式規程作為禪院法事、僧堂儀軌,被嚴格地以清規戒律的方式規范了下來。

徑山寺

從唐代到宋元,清規戒律一脈相承,茶會茶禮視同法事,其儀式氛圍的莊嚴性、程式儀軌的繁復性,都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具備了佛門茶禮儀式的至尊品格和茶藝習俗的經典樣式。

戒興法師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自1996年開始,戒興法師拜師學習中國茶道和“徑山茶宴”習俗整套流程,形成自身有關“徑山茶宴”的系統知識體系,多次參與中日茶文化交流活動,對傳承弘揚“徑山茶宴”作出了重要貢獻。

徑山茶宴歷經千年變遷,留下許多名篇華章、軼事佳話,造就了熔名山名寺、禪學茶藝、詩文書畫於一爐的徑山禪茶文化。

遍尋清歡不得見,人間茶味是尋常。浙江,正以“茶”為媒,在新時代迸發出更勝以往的“茶鄉”生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社長 新旅遊〈新旅遊〉K社長,創始人,長期關注“全世界新旅遊型態與人文地理的新旅遊自媒體”,分享旅遊互聯網資訊內容和創業內容經營成長,期望下個10年,讓旅遊更美好。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爆火之後的營地需要找準定位

定制游,還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旅游運營70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