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边无际的海
IPFS
一个来自于海南的豆瓣友邻写自己“少时面对海,有种带着幻想的孤独感”。
前几天我先是在海南旅行,又去香港玩了两天。我家乡濮阳没有海,但同样是小城文青,我对她的感受并不陌生。北京也没有海,但我在这里可没有这种感受。北京是喧嚣的,也是阶层折叠的。在这里,我只想在景山公园的山顶上大喊:”让我们来拼一拼吧!”
海不仅可以是浪漫和灵感源头,也可以比喻淹没一切的某种灾难性的东西。沈从文写青岛的那篇“八骏图”里,大海所象征的美和灾难性合二为一了。在结局处,男主人公“生了一种很蹊跷的病,必须用海来治疗”。
这种病无疑有另一个名字,叫欲望。
余秀华也写过海。“我的心里,怎么会有一个大海的沙漠/这沙漠上,怎么会有找不到水源的骆驼”,是她写深圳海边的诗句。抛开比喻和修辞的手法,她写的也是:欲望,以及释怀。余秀华的诗句能看出女性情感的百转千回,结尾处写到了带着混乱的痛苦的释怀:“我庆幸海滩上还有这么多人熙来攘往/他们走向我却并不迎合我。”
余秀华的好处在于真诚,而沈从文的写法高级一些,因为他让男主人公停在了最危险也是最迷醉的一刻,那种恐怖就好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海水也可以是商业文明的征兆,人群里细密的心思和头脑往往出自于有水的地方。在香港街头漫步,很容易体会到商业和消费的氛围。也理解了为什么陈奕迅唱“我会不会与你相见,在街角的咖啡店”,因为香港开在街道转角的店铺是真多,经常很有氛围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