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mith的AI音乐魔法:机器人赚了1000万,我却进了监狱!
AI音乐是未来——至少对于那些乐队成员永远迟到的我们来说,是这样的。

不过和大多数新技术一样,它也引发了一些伦理(还有法律)上的疑问。于是,我们迎来了迈克尔·史密斯这个有趣的案例:这位来自北卡罗来纳的男人据说通过利用AI生成音乐和机器人操作流媒体平台,赚了1000万美元。
别急着问,这可不是某个地下摇滚传奇——这是个靠AI生成成千上万首歌曲,然后让这些歌曲播放数十亿次的男人。听起来不错,对吧?除了他被抓的那部分。

迈克尔·史密斯到底做了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迈克尔·史密斯用AI生成了成千上万首歌曲——不是那种朗朗上口的旋律,也不是催人泪下的情歌。这些都是随机生成的曲子,名字叫《Zygophyceae》和《Zymoplastic》。(我们只能想象听众们和这些歌之间的"深厚情感"了。)

他利用机器人,创建了假账号,并在Spotify、Apple Music和Amazon Music等平台上播放这些AI歌曲,播放量达数十亿次。结果呢?他靠版税进账1000万美元——这个副业不赖吧?不过司法部可不高兴,指控他电信欺诈、洗钱,外加一堆法律罪名。简单来说,史密斯让这些平台误以为有几百万“真人”在听他的音乐,实际上,全都是机器人在"卖力工作"。

那么,这是非法的吗?还是说他只不过是太聪明了?
这里就有意思了。迈克尔·史密斯是在偷走那些诚实、辛勤音乐人们的财富吗?还是他只是比我们这些人更懂得流媒体版税系统的“门道”?这个案件处于音乐伦理的灰色地带——毕竟他并不是去银行金库偷钱啊。他只是利用机器人帮助AI音乐刷了几百万次的假播放量。有些人可能会说,史密斯唯一的罪行就是“野心太大”。
真正的问题似乎在于规模。1000万美元可是笔大钱,赚到这个数,人们自然会开始质疑。但用AI创作音乐,并让这些歌曲疯狂播放,和雇佣公关团队推销你的歌曲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当局正在拿迈克尔·史密斯“杀鸡儆猴”。随着AI音乐的崛起,整个行业都在竭力自保,而史密斯不幸成为了这一斗争的牺牲品。司法部宣称是为了“保护音乐人”(尽管大多数穷困潦倒的音乐人可能会说,自己从来没感觉到流媒体版税在保护他们)。我们都知道,真正的问题是要阻止大规模操纵。
实际上,机器人一直都在被使用,但当你开始赚到1000万美元时,你就上了“雷达”。如果史密斯只满足于付他的酒钱,FBI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他。但嘿,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典型案例来告诉我们,利用AI机器人玩得太过头会发生什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用一些聪明的小策略赚点外快。

机器人、伦理和荒谬的在线投票世界
我们得承认,假如你曾在网上花过哪怕一丁点时间——无论是投票参加乐队之战比赛,参与在线调查,甚至只是刷刷你的社交动态——你很可能见过机器人的杰作。我说的是那些视频点赞数1万但只有100个观看量的家伙,或者是那个餐厅比赛突然在一夜之间拿到了可疑的高票数,或者是那个最差的乐队居然赢得了最佳乐队比赛。这都是同一个游戏:你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轻松地买到机器人。
拿中国举例吧。淘宝上充满了各种增加浏览量、点击量、点赞和投票的服务。在这里,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当我看到这些酒吧、餐馆,甚至本地乐队之间的比赛时,都会觉得好笑。你知道至少有一个竞争对手早就跑去淘宝买票了。便宜、简单,坦白说,这完全毁了比赛的乐趣。

使用机器人让人觉得是在玩弄肮脏的手段,因为它破坏了真实参与的意义。无论是音乐流媒体还是本地餐厅投票,当虚假账户开始人为增加数据时,整个系统就失去了平衡。在某些情况下,机器人给了不公平的优势,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们则彻底毁了比赛。
不过我们也别自欺欺人——每个人都在这么干,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事情感觉如此灰色。我们经常看到网红购买点赞和观看量,甚至企业也常常花钱提高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是少数“烂苹果”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像Michael Smith这样的人把事情做到了极端,赚了数百万。

那么,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使用机器人真的是一种犯罪,还是它只是人们用来玩弄系统的另一种工具?事情就从这里变得荒唐起来了。使用机器人来人为地增加播放量、点赞或投票的确可以让你陷入法律麻烦,尤其是当涉及金钱时。在Michael Smith的案件中,问题不仅仅是AI音乐,而是他使用的机器人来欺骗性地增加播放量,导致他陷入了困境。电信欺诈指控的原因是他操纵了Spotify和Apple Music等平台,让它们为并不存在的真实听众支付给他数百万版税.
但这里有个奇怪的地方:使用机器人是非法的,但制作或出售机器人并不违法。这怎么能说得通呢?这就像制造毒品是完全可以的,但一旦你试图使用它时,你立刻就有大麻烦了。如果机器人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制造和出售它们的人没有受到追究?

为什么机器人制造者没有麻烦?
问题的核心在这里:为什么制作或出售机器人不违法?这就像有一个虚假播放量的黑市,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人监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处于法律的盲区。只要它们被用于“合法”的目的,比如提高SEO排名或模拟用户流量进行测试,它们就没什么问题。但当它们被用来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利,就像Michael Smith的案件中那样,法律的铁锤就落了下来。

好机器人 vs. 坏机器人:互联网的世纪对决
并不是所有的机器人都一样。好机器人简直是互联网的“劳模”,每天勤勤恳恳地帮Google搞网站索引,做客服机器人帮你秒回消息,或者做些网站监控的苦差事,确保你上网不卡。而另一边,坏机器人就没那么乖了,它们是来“搞事”的,从垃圾邮件轰炸、黑客攻击,再到像迈克尔·史密斯那样刷流媒体播放量,毫不客气地把系统玩得团团转。好机器人拼命维持秩序,而坏机器人只想趁乱捞好处,硬生生把有用的系统变成了“作妖”工具。
现在认识了这两类机器人,是时候聊聊为啥这事儿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了。

机器人崛起:无法信任的流媒体数据
在音乐行业里,坏机器人就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进来狂吃蛋糕。现在,这些机器人可不仅仅是在刷Instagram点赞了——他们在音乐流媒体里找到了新的游乐场。到2023年,互联网流量的近一半——49.6%——是由机器人产生的,其中有整整32%是“坏机器人”,专门搞破坏,比如在Spotify和Apple Music等平台上人为地提高播放量。这些机器人帮助艺术家(或者说“艺术家”)通过提高播放量赚得盆满钵满,让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受欢迎多了——谁能忘记Michael Smith?讽刺的是,机器人点播放键比大多数艺术家吸引真实听众还容易。
虽然像游戏行业正面临着57.2%的坏机器人入侵,但音乐行业也在与这些虚假流媒体作斗争。生成式AI让创造音乐并在流媒体上重复播放变得如此简单,甚至机器人也可以(字面意思)。流媒体平台正苦苦应对这些数字害虫,因为它们扰乱了整个生态系统,导致真正的艺术家收入被挤占。每次播放才赚0.003美分已经够难了——现在还得跟拥有机器人军团的人竞争。难怪美国司法部会介入,拿Michael Smith开刀做个样板——这简直就是机器人的战争,只不过武器不是激光,而是版税欺诈。

机器人疯狂:自动化接管音乐世界
当你想到音乐自动化,你可能想到的是AI为电子游戏创作背景音乐或自动生成曲调。但现在,自动化正在接管流媒体平台,以比你说“排行榜冠军”更快的速度人为提升播放量。2023年,简单机器人占了所有机器人流量的39.6%,越来越多的这些机器人被用来训练AI模型。是的,有些机器人是无辜的网页爬虫,但还有些坏机器人,他们帮艺术家刷流量,导致那些听起来像洗衣机录音的歌曲也能大赚一笔。
Michael Smith案件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展示了当坏机器人被用来操纵系统时会发生什么。通过在流媒体平台上灌水,这些机器人让艺术家在没有真实听众的情况下赚到数百万版税。流媒体平台急得焦头烂额,投入数百万资金试图阻止机器人把Billboard榜单变成AI生成胡闹作品的排行榜。简直像在看一场大逃杀,但参赛者不是玩家,而是机器人——他们玩的是版税。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在意 (不仅仅是流媒体的问题)
谁不喜欢“逆袭”的故事呢?有人偷偷玩转系统,狠狠坑了资本一把,结果靠着零头就成功逆袭。像《上班一条虫》(Office Space)里,男主偷偷抽走一点点钱,积少成多,结果猛捞了一笔。这基本就是迈克尔·史密斯的操作。但关键是:虽然这看似只是个聪明的小把戏,但你应该在意的原因是——这不仅仅是流媒体平台的问题,这是整个互联网的灾难。

问题不仅仅是坏机器人在欺骗Spotify或Apple Music。更大的麻烦是我们已经打开了自动化的潘多拉魔盒,却已经在想着如何利用和毁掉它。是的,现在是AI机器人在刷播放量,但这种操控已经在整个互联网中肆虐。如今近一半的网络流量是由机器人生成的。就像一个虚拟派对,半数的客人只是来捣乱的!眼前能捞快钱,但代价是创作者、消费者赖以生存的数字环境在逐渐崩塌。
想想看:互联网才不过存在了一代人的时间,我们就已经想出了各种破坏和摧毁它的方式。眼前的快钱已经超越了我们对长期损害的顾虑。似乎这是人类的传统,对吧?找到某样好东西,然后想办法榨干,直到只剩下灰烬。音乐流媒体也不例外——今天看似是个漏洞,明天就可能让我们钱财两空、被机器人统治。

所以下次听到一首突然爆火的歌曲时,不妨想一想:这是粉丝的真爱,还是又一个机器人在刷数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