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人間鬼故事Day 6: 出櫃的心魔
很有趣。come out 能讓我想到的兩件事,一是常見的關於性向的出櫃,二是在上次七日書稍微寫到的關於忽然落入某種接近追星的心情,正在尋求出櫃的機會。在考慮該對今天的題目說些什麼,慢慢想起來兩件事的共通點:為什麼出櫃是困難,為什麼是心魔?
性向出櫃好像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者時代環境使然,我有一陣子比較頻繁感受到旁人的期待。不誇張,從一段對話的沈默,就能感受到下一個問題將是出於善意或要求的詢問。對這個問題,無論出於哪種動機,我都沒有回答過。因為首先這是個人的事,二是我知道他們期待的答案,但是當時的我,甚至到很久之後都並不很確定、也不想貿然就踩進一個框架裡。
母親是其中一個,但不幸、不是友善的例子。我們沒有聊天的習慣,某天她忽然要我去房間聊聊。那也不是真正聊聊。在沒開燈的房間,她坐著我站著,訓話的設定,她一開始想裝作輕鬆,卻馬上就顯露出極大的痛苦糾結,先鋪陳家人之間應該無條件坦誠,然後開啟了那個未完式的詢問句型:「你是......」。
我對她的痛苦直覺性憤怒。對我來說,隱私沒有坦誠的道理,以坦誠和家人之名強求隱私,極其粗魯。並且我對自己沒有答案的事,她卻已經確認了。我一方面從各種套路明白,她作為家長為什麼痛苦,但又很不解,因為這終究是我身上的課題。或許這也是母親共情的表現,但是我覺得很被冒犯。那並不是我做了什麼引來照護者的質問,或者只是她朋友的好奇。我甚至什麼都還沒在心中真正確定,就已經令她失望,哪有可能期待她理解更幽微的問題所在。或許有親情穿插其中,但她只是想要一個承認,已經八成確定、也已經厭惡這個答案;而都三項都與我本身為何無關。
她忘記了,那時候我也忘記了,在同一個房間,幾年前我童年很熱切喜歡過某個歌手,搜集了大量的專輯、雜誌、海報、商品、報紙,貼在牆壁上,收藏在抽屜、衣櫃裡,在某天全都作為我犯錯的代價,被勒令自己打包拿去大樓垃圾場。學到的教訓說起來非常幼稚俗氣,但切切實實就是「喜歡是一種弱點」和「不能對她透露出自己的喜好」;普通的跟風的愛好尚且是如此,何況是更內心複雜的那些。
可能是那個情況下,十多歲的我才模糊意識到表現自己是一個基本的信任問題,在那之後,愛好、喜歡可以被變成把柄,報應在物質或其他形式上。
回顧起來,從那之後我很謹慎的表現自己的偏好:限於我喜歡綠豆湯、麵食那樣食慾淺層,或者歷史書籍那樣理性無聊、不可侵犯的兩極。同樣的防備心,後來內化及於對待所有人。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很喜歡何韻詩,能光聽她的專輯幾個月半年,怕人群怕麻煩也去看她的舞台劇、演唱會,但是只告訴過一個認識十年、確認無害的朋友;甚至日記裡都未必提起幾次。
顯然的,出櫃的內容與對象未必是困難所在,出櫃的心魔對我而言,是暴露自己的弱點;就算都未必是弱點、只是有點害羞,暴露就漸漸成為恐懼本身。所以我願意把透露所有不重要的微小熱情都當成一種出櫃仔細安排。